“我没有叛变过,我要上诉!”面对组织上的再次怀疑,甚至被迫脱下了军装,刘毓标再也按捺不住。
1955年,刘毓标被授予少将军衔。经历了20多年的革命斗争,刘毓标各方面已经成熟,正当他准备为军队现代化再做贡献时,一场悄无声息的风暴向他袭来。刘毓标先被安排到招待所“休养”,失去了一切职务和工作,紧接着又被通知转业。
参加革命20多年,刘毓标一直忠心于党的事业,就是因为一次意外被捕,刘毓标受到了组织上的怀疑。但刘毓标没有想到,这次被捕的影响居然会长达几十年……
1935年5月,刘毓标率领独立团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开辟了游击新区,很快这里就成为皖浙赣省委的活动中心区域。按照省委的指示,独立团转入外线开展游击战,部队迅速发展到了上千人。
次年年末,独立团打下了安徽宁国县一个区公所,从缴获的报纸上得知蒋介石被扣西安的消息,刘毓标决定再打一仗庆贺一下,顺便证实西安是不是发生了事变。经过侦查,发现浙江昌化县城只有一个保安中队驻守,刘毓标当即决定攻打昌化。
独立团假扮国民党军大摇大摆地开进昌化县城,保安大队一触即溃。通过对国民党县长和党部书记的审问,刘毓标了解了西安事变的具体情况,迅速派人向省委书记作了汇报。
皖浙赣省委得到消息后,判断国内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决定由省委书记率领独立团主力去浙南,通过浙江省委的电台与党中央取得联系。但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蒋介石在与红军和谈的同时,开始对南方各游击根据地发动了最后的“围剿”。
由于得不到中央的指示,南方红军游击队遭到国民党正规军的重重包围。在突围中主力被打散,刘毓标身负重伤被俘,皖浙赣省委遭到严重破坏。
通过叛徒指认,敌人得到了刘毓标的身份,开始对他威逼利诱,甚至残忍地将他的双腿压碎三处,都没能让刘毓标说出党的秘密。就在刘毓标被抓不久,又关进了一个名叫陈铁君的人,自称是红军挺进师参谋长,奉命到这里来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能够在狱中找到战友,刘毓标心中无比激动,但由于无法核实陈铁君的真实身份,刘毓标还是保持着高度警惕。在二人多次不约而同组织难友与敌人进行斗争之后,刘毓标向陈铁君透露了自己的身份。
很快,国民党当局找到了陈铁君,在谈判中陈铁君要求立即释放刘毓标,并成为谈判代表。国民党当局见无法抵赖,只好将刘毓标释放。刘毓标跟随陈铁君结束谈判任务之后,孤身一人回到了根据地,对他来说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将失散的部队集中起来。
结果等刘毓标回到根据地后,却始终没有见到党组织和部队的影子,他猜测可能是组织上不相信他,便多次在游击队的必经之路上留条子,请求无论如何要与党组织见一面。
游击队员发现刘毓标的条子后,立刻给皖赣边特委书记送去。但是皖赣边特委书记虽然已经听说不少国共合作的消息,但思想上仍旧不敢放松,派人给刘毓标送去一封短信,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和方式。
刘毓标见到特委书记之后,将自己被俘之后的情况原原本本讲了一遍,还将有关国共合作的一些报纸交给了他。见特委书记对自己所说仍旧半信半疑,刘毓标冷静地想了想,请他们派人去找项英和陈毅,自己就留在这里受他们看押,如果情况不对随时可以枪毙。
特委书记很快派人前往南昌寻找陈毅,陈毅向他们传达了中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指示精神,要求他们传达给皖赣特委。等来人走了之后,陈毅担心他们传达不准确,决定亲自到皖浙赣边区走一趟。
1937年末,陈毅抵达皖赣特委所在地,当看见刘毓标虽然回归了党组织,但特委却一直派人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要跟着,陈毅找刘毓标单独谈了一次话。
谈话之后,陈毅召集皖赣特委的干部开了一次会,要求撤销对刘毓标的监视,只进行正常的政治审查程序。在陈毅的关怀下,刘毓标以总务科长的身份继续为党工作,并且很快恢复了党籍,并作了结论。
刘毓标本以为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却没想到十几年后又被提了出来,并且还因此脱下了军装。在向组织上诉没有改变结论之后,刘毓标放弃在军队离休,毅然选择降职三级到地方继续为人民服务。
在离开部队前,军区领导专门请他吃饭饯行。回到家之后,有些微醺的刘毓标无力地躺在床上,两行热泪顺着眼角滴到了床单上……
尽管是被迫转业到地方工作,但刘毓标的工作态度却没有丝毫的改变。已经56岁的他不顾病弱的身体亲自到农村检查工作,和当地干部同吃同住,吃稀饭睡草席,甚至几个人同盖一条被子。
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刘毓标主动要求降低工资,遇到重大灾情还积极捐款捐物。
1966年政治风暴开始后,刘毓标的“历史问题”再一次升级,无端被扣上了“叛徒”的帽子,再一次被“开除”了党籍。
1970年,刘毓标因胃穿孔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治疗,当妻子赶到医院的时候,刘毓标强打着精神嘱咐妻子:“你们要想办法救我,我的问题还没有澄清,现在还不能死。”
在妻子的搀扶下,刘毓标足足走了四个小时走到了火车站。一到南京,刘毓标立刻被送进医院抢救治疗。
十年政治风暴结束之后,刘毓标被安排组建民政厅,并出任厅长。上任之后,刘毓标立即着手拨乱反正,让全省的民政工作重新走上了正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江苏省委对刘毓标的历史问题进行了复查,并作出正确结论,撤销了那些不实的罪名。
长达25年的冤案终于水落石出,刘毓标拿到组织的正确结论后,不禁老泪纵横。
1979年,刘毓标响应中央号召,辞去了一线领导的职务,退居二线出任省政协主席,一直工作到1984年离休。离休之后的刘毓标仍旧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发展,积极参加各种议政活动,反对各种不符合党性原则的言行。
1996年春节,刘毓标不顾自己身体虚弱,召开了一场“家庭支部会”。在会上,刘毓标总结了自己有“三个不死”:小时候饿不死,战争年代打不死,和平时期怨不死。并且叮嘱自己的六个子女和他们的配偶:
“我和你们母亲清白一生,所作所为问心无愧,希望你们做一个对党忠诚、对人民有益的人,不要留下污点。”
参考文献:
[1]夏阳.刘毓标与皖浙赣红军下山[J].湖北档案,2008,(Z1):84-85.
[2]黄国城.耿耿丹心映青史——记少将刘毓标[J].党史纵横,2001,(04):34-36.
[3]陈新海,吴长征.赤胆将军刘毓标[J].江苏地方志,2009,(01):41-42.
[4]于兆文.开国少将刘毓标的传奇人生[J].钟山风雨,2022,(02):4-11.
[5]刘晓农.皖浙赣红军出山改编的经过[J].党史纵览,2002,(0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