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刚刚结束近50天访问的彭德怀,回国第二天就走进了国防部的办公楼,先听取了自己出国这段时间,国内和军队的一些情况,随后找来参谋,了解出国前交代给他的一些事情。
就在几个月前,彭德怀亲自到湖南、江西等地视察,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他所看到的情况,和地方给中央汇报上来的情况,完全大相径庭。因此视察结束后,彭德怀让参谋将所有材料整理好,回国之后马上送来给他看。
“要是当年打仗,我肯定给你记一功。”从参谋手中接过厚厚一叠材料,彭德怀握着参谋的手说道:“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几天之后,彭德怀将自己重新整理的材料又交给参谋,让他赶快给毛主席送去。参谋说主席那里可能已经有了,是不是不用送了,没想到彭德怀斩钉截铁地说:
“立即送去,这会引起他的重视,有回音立即告诉我。”
三天之后,材料退了回来,除了封面上毛主席画了个红圈外,彭德怀翻遍材料不见毛主席的任何批示。也就是说,这份材料并没有引起毛主席的重视。
正当失望至极的彭德怀陷入苦苦思索之中时,中办下发通知,将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原本彭德怀想让黄克诚去参加,一方面黄克诚对地方的情况比较了解,另一方面自己刚刚回国,想要休息一段时间,顺便看看积压下来的文件。
“我怎么能替你去呢?是不是在上海受了批评,心里不舒服?”黄克诚试探地问道。
就在彭德怀出国前,中央在上海召开会议。在会上,彭德怀受到了点名批评,让彭德怀很是费解。
见黄克诚又提起了上海那件事,彭德怀微微一笑,说也不是不服气,就是感情上觉得别扭。黄克诚一向考虑周全,他担心如果这一次彭德怀不去开会,恐怕会加深毛主席对他的误会,因此便继续劝说:
“你是政治局委员,你怎么能不去呢?还是我留下来值班,你去开会的好。”
“我去就我去吧。”彭德怀点了点头,对黄克诚的考虑表示赞同。给工作人员布置完任务之后,彭德怀就登上了前往武汉的专列。
当时谁都没想到,这一去会改变彭德怀的后半生。
一路上,彭德怀的心情都不算太好,经常一个人坐在车窗边,凝视着窗外的风景,也不和其他同行的中央领导说话。当看到车窗外一大群外出逃荒的饥民经过,彭德怀的心猛地揪了一下:
“这才是基层真实的情况啊!”
会议召开后,毛主席首先提出了19个问题,几乎涵盖了国内外各项事宜。初上庐山的彭德怀听完之后,积郁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中对这次会议充满了希望。
因此在之后八天的小组会讨论中,彭德怀七次发言,以一贯的毫不掩饰的风格,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现存的很多问题。
彭德怀的这些发言,自然没有被如实反映上去,负责整理的同志出于一片好心,将其中的尖锐言辞全部删去,结果彭德怀发现之后很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
真实的情况没有反映上去,眼看着会议即将结束,什么问题都没解决,彭德怀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经过几天的思索之后,彭德怀决定找毛主席面谈一次,告诉毛主席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将现存的问题在会上着重讲一讲。
但不凑巧的是,彭德怀去找毛主席的时候,彻夜未眠的毛主席刚刚睡下。彭德怀不好打扰毛主席休息,只能先行返回。周小舟来看望彭德怀时,得知彭德怀欲见毛主席未果,便建议给毛主席写封信,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这回你给我当参谋了。”彭德怀笑着说道。信写好之后,彭德怀直接交给了毛主席的秘书,请他转交给主席。信送出之后,彭德怀如释重负,等待着毛主席的回音,却没想到这封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针对彭德怀的这封信,各小组整整讨论了六天,政治风向陡然转变,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彭德怀,批判的声音蜂拥而至,只有少数人对彭德怀反映的情况表示赞同,其中就有王震将军。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王震和彭德怀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48年澄郃战役,王震率部攻打壶梯山,彭德怀没有事先通知王震,就到了前线指挥所。当时战况正打得激烈,王震见彭德怀来了,急匆匆地让他赶快去后方:
“在这里出了问题,我可负不起责任。”
“你死,我就死不得?”彭德怀没有理会王震,反而站到了观察孔前,透过望远镜观察战局,弄得王震左右为难。
趁着我军调集炮火的空袭,敌人拼命向我军打炮,指挥所被炮弹爆炸的气浪冲着直摇晃。为了彭德怀的安全,王震不由分说地将彭德怀拉进掩体,向他汇报情况。原本王震以为彭德怀听完汇报就能离开,没想到彭德怀还要到外面继续视察。
“你是不是不听我指挥?”王震又气又无奈地问道。彭德怀不以为然地告诉王震,你指挥你的,我看我的,保证不干预你指挥。
战场上的吵吵闹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二人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后,王震因病进京住院治疗,医生建议立即进行手术。手术方案上报给彭德怀之后,彭德怀考虑了整整两天,才下决心在手术方案上签了字。
之后,彭德怀对于王震的手术情况一直给予关注,直到听说手术成功,彭德怀才放下心来。
彭德怀遭到无端批判之后,王震没有独善其身,也没有随波逐流。身处各种批判的声音之中,王震为老战友挺身而出:
“我认为彭德怀同志是民族英雄,我支持他的意见。”
后来,毛主席听说王震在小组会上的发言后,对王震很是赞许:“王震不落井下石。”
1973年,彭德怀被查出直肠癌晚期,住进了301医院。临终前,彭德怀交代自己的侄女,等自己走了之后,有机会代表自己去看看王震。
随着十年政治风暴落幕,彭德怀的亲属开始为彭德怀恢复名誉四处奔走。1978年,彭德怀的侄女彭钢写了一封申诉信,通过关系交给了王震,希望王震能为伯伯洗刷冤屈。王震看过申诉信后连声称好,亲笔在上面做了一些修改,让彭钢重新誊抄一遍:
“这件事我虽然不能作主,但我一定交给小平同志,还老首长一个清白。”
在王震的帮助下,所有关于彭德怀的材料全都递到了中央,中央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的错误结论,为彭德怀恢复名誉。1978年末,中央为彭德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邓小平致悼词,对彭德怀给予了最正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韦刚编. 彭德怀.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07.
[2]张树德著. 毛泽东与彭德怀.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01.
[3]滕叙兖著. 不信青史尽成灰 彭德怀的铁骨与柔肠.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06.
[4]张书志.庐山会议中的彭德怀(下)[J].档案时空,2014(07):8-11.
心想事成
王震真是一个硬骨头,一个真正的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