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学问其实有很多,例如:吃饭还要看环境和心情……那么,吃饭怎么吃才算是最好的姿态呢?怎样吃饭才健康?
如何健康吃饭?1.吃饭时挺直腰背人们吃饭时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殊不知,这会使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消化。在矮桌前吃饭、坐在沙发上以及蹲着吃饭,都会造成腹部受压,影响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引发胃病、影响心肺功能。应该挺直腰背,让胃部不受任何压迫。
2.吃饭时不谈扫兴的事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说话会使咀嚼食物的次数减少、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3.饭后半小时再喝茶饭后不宜立即饮茶,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饭后半小时再喝茶,能起到促进消化吸收,起到杀菌消毒和护齿的作用。
4.饭后别马上用脑饭后,体内的血液会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脑相对缺血。用脑会引起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因此,一定要在饭后休息半小时以上再进入工作状态。听听音乐、散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5.多嚼硬的食物根据年龄不同,可适当补充一些硬的食物,如水果、甘蔗、生黄瓜等。这是因为较硬的食物要费劲去嚼,当咀嚼的次数增多或频率加快时,大脑的血流量明显增多,活化了大脑皮层,起到防止大脑老化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6.选择愉快的就餐环境如果在不愉快的环境中就餐,必然会直接影响脾胃功能,使脾胃运化失调,肝气不舒,日久就会导致气滞血淤,给癌症的发生创造条件。
7.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渠道,这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若餐间多吃零食就会影响正餐时摄入食物的数量。
8.细嚼慢咽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专家建议,每吃一口饭就放下筷子,集中注意力在嘴巴的咀嚼上,每一口都要细细地咀嚼30次以上。
9.早饭吃热的中医认为,早餐应该吃热食,保护胃气。建议早餐选择热稀饭、热麦片、热豆浆等,再配上包子、面包等干主食。
10.两餐间隔4-6小时两餐间隔太长或太短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影响食欲和消化。因此,两餐间隔4-6小时比较合适。
11.睡前别再饱餐临睡前吃食物,往往会增加胃的负担,特别是巧克力、咖啡这类刺激性食物,不但刺激你的胃,还会刺激神经中枢,使你晚间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眠导致休息不足,早晨起来就会面庞浮肿,神色疲倦。
12.先吃爱吃的食物桌上的菜,肯定有你偏爱的和不喜欢的,此时该先吃哪个?专家提示,先吃自己喜爱的食物,这会让你在情绪上获得满足。愉快的心情能较快地产生饱胀感,避免吃得太多。
13.晚上别吃冷饮晚上7点后,人体体液代谢下降,此时吃凉的食物,尤其是冷饮,不易消除疲劳还会影响睡眠。
14.骨头汤加点醋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含钙丰富的食品有牛奶、鸡蛋、骨汤、鱼虾、黄豆等,但胃肠道的酸度不足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烹调食物时适当放些醋,可使食物中的钙转化成容易被吸收的醋酸钙。
15.特别饿时喝点粥特别饿时,应少量进一些半流食,如粥、面或米线,然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尤其注意,特别饿时别进食牛奶、豆浆、酸奶和白薯,否则可能引起消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