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红书流行中美对账,结果中国网友发现美国年轻人结婚,根本没有彩礼一说。就是说,两个人只要看对眼,就能住在一起,也许领证,也许不领证。
在美国的恋爱氛围里,如果不领证,女人生孩子是最危险的时期——这时候的性伴侣最容易移情别恋,很有可能生下孩子后只有女性带娃,男的早就跑没影啦。所以,美国的单亲妈妈极多,接盘侠也多,一个美国小孩长大前可能叫过好几个男人当爸爸。
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不例外,从公开资料可知,他的生父是肯尼亚人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养父是印尼人苏托洛。
即便这样,在美国的婚姻制度里,也没有发展出彩礼制度来。因为现实很残酷,别说男方给女方钱,女方倒贴钱都不一定有男人娶她。
为什么?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西方社会都是弱肉强食、强者通吃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女性在男权主导的社会领里,不论在体力还是智力职场上都处于下风状态,根本不受重视。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美国人结婚以后女性要改为夫姓,再厉害的女性也是如此,不信扒拉扒拉美国的白人和黑人女性政要,有谁不是婚后改为夫姓的?
希拉里那么能耐,号称美国政坛“铁娘子”,也不例外。她婚前叫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在1975年与比尔·克林顿结婚后,曾坚持使用“希拉里·罗德姆”作为自己的名字,但在权衡利弊后,最终改用“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作为自己的名字。因为你不改,你就在男权把持的美国政坛里混不下去。
相反倒是华裔政客如赵小兰、戴琪之流,还是遵从中国人习惯不改为夫姓——赵小兰嫁给了米奇·麦康奈尔,戴琪嫁给了Robert Skid。
为什么美国的女权主义那么发达?正是因为美国女性在很多领域受到歧视,出于自卫才不得不张牙舞爪,到处采用极端形式争取自己的权益。
时间久了,有些人就误以为美国女性的地位非常高了。但是“萝莉岛”事件让许多所谓的女权主义者破防,在女权如此发达的美国,居然还存在规模如此巨大的长期迫害女性的有系统的犯罪行为,还有大量政要和社会重要人物参与其中,怎么解释?
说到底,国外的女性自古就是男人的玩物,男人可以为女人付钱,但是在商品拍卖会上——
“拍卖”的英文单词“auction”来源于拉丁语“auctionem”,表示“加价”。拍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当时拍卖主要用于拍卖女奴。由于竞拍过程中价格不断上涨,这种行为被称为“拍卖”。当时还没有拍卖槌,而是以鞭子抽地三下作为成交的标志。竞拍场面非常火爆,竞拍人激动地青筋暴起,眼珠发红,挥舞手臂竞相加价。

到了欧洲资本主义革命以后,西方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也没有发展出“彩礼”制度,反倒出现了所谓“陪嫁”制度。我们现在看《简·爱》《呼啸山庄》那个时代的西方文学作品,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西方尤其是英国,17、8或者20来岁的女性喜欢嫁给40多岁的男人。
这不是说英国女性普遍存在“恋父情结”或者“大叔控”,而是40岁的男人普遍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比较富足了,可以娶那些家境贫穷拿不出嫁妆或者只能拿出一点嫁妆的女子为妻。在欧洲,即便王室女子也是如此待遇,一旦嫁出门去,她的陪嫁就由她丈夫接管和支配。
在欧洲工业大革命时代,有大量贫穷还长得一般的女子终生嫁不出去,孤独而死。所以西方的女权主义者一方面反对嫁妆这种制约女性的经济枷锁,另一方面鼓励女子经济自立不要太依靠男子。
说到这里,你还觉得中国那些沉迷于彩礼的女性见到国际上的女权主义分子还会感到万分亲热吗?人家对你们这些没有经济自立精神的女性不啐一口就很有礼貌啦。
今天的西方女性自然不用再准备什么丰厚的嫁妆去钓金龟婿啦,她们主要靠美色钓鱼,但是西方的富豪家庭还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很多漂亮女演员并嫁不进去这种家庭……
西方传统婚姻习俗中的嫁妆制度也不是没有遗存,那就是被殖民了几百年的印度现在还流行着女方要准备丰厚嫁妆的习俗,不然女儿真嫁不出去。
指望全世界的朋友上上小红书,就把“彩礼”的歪经推向全世界,那真是想多啦。现实中,嫁给外国男人的中国女性不少吧?大家去问问那些洋女婿的丈母娘,有几个人收到人家洋女婿的彩礼啦?不倒贴或者少倒贴点就很不错啦。
头段时间,一位中国女博士想让荷兰男友拿出8.8万欧元作为彩礼,结果被人家报案,喜吃牢饭,这事大家还没有忘记吧?
可见,不是所有的中国文化传统与习俗能够顺利扬帆出海的。你别看冥币文化能够风靡全世界,但是彩礼这种让外国想结婚的男人掏大钱的文化实实在在推广不出去。
真的,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包括彩礼、嫁妆这些封建陋习越来越没有市场。
国外越发达的国家越是讲究男女平等,这种男女平等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经济独立、思想独立。
我们不要把国外女性看得太过高贵,外国女性照样以普通人为主,她们面临的生存压力远比中国女性要大得多,中国女性的地位基本上是全世界女性的天花板。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完全反对彩礼制度,毕竟取消彩礼制度,会与一些地区的民俗相悖。象征性得收点彩礼,别因攀比影响到双方家庭的经济根本也无所谓。毕竟在中国也讲究门当户对,“彩礼”制度和“嫁妆”制度原本就是一对,不能在继承传统上顾此失彼,否则就成了瘸子,一条腿走路啦。
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我国不是移民国家,不可能在短期内放开移民通道,让外国新娘大量涌入,中国的婚恋市场早就和国际社会接轨啦——没有多少人会惯着个别地区的女性在彩礼上狮子大开口的。
当然,男性朋友也不要过于高兴,漂亮的、家境富足的或者综合条件都很好的女子,不论是中国女子还是外国女子,一般男子都很难追到手,不要幻想太多。
凡是能嫁过来的,大多数条件也一般,很少有处女,能过到头不离婚的也未必很多,所以中国慎重放开洋媳妇入籍也不无道理。
但这就是生活呀。
有些女性朋友不服气,说只要国家放开移民,中国女子嫁给外国人的更多。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国家什么时候阻止过中国女子嫁给外国人啦?这些年嫁给外国男人的中国女子还少吗?你只要能找到符合婚姻条件的外国人嫁出去,中国政府不干涉,甚至脱离中国籍加入外国籍也没事。因为你这样做是缓解国内人口压力,减少对国内资源的占用,不算坏事。
问题是外国男人也是挑挑拣拣的,不是你想嫁出去就能嫁出去的。
这些年来,中国小伙子娶洋媳妇的故事已经不新鲜了,大家的焦点是即便有这么多嫁进来的洋媳妇,按照现有的中国入籍政策,很多洋媳妇也要在符合条件多年以后才能取得中国国籍。
小红书的意义就是,通过中外网友的交流,彻底撕破了婚恋市场上的许多假象,让大家更加务实,未来普通人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容易。
中国优秀的文化一定会通过不断的人员交流传遍全世界,至于那些糟粕文化,传着传着就传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