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刘学询出生在广东香山,祖上经商,家境殷实,刘学询12岁的时候,家中挂着一条幅:“不扫一室”,意思是要“扫天下”。他小时候习武练剑、飞鹰走马样样精通,然而他玩归玩,学业也没有放下。24岁中举,7年后又考中进士, 并逐渐升为候补道台。但他对官场不满,选择下海进入赌业,并迅速暴富,娶了十二房美妾,并在广州西关荔湾建起了一座“刘园”,极度奢华。因此,他很快为自己赢得了“刘三国”的称号,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
对刘学询而言,有钱不是目的,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几年后,孙中山从日本回国,筹办第一次武装起义。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与一直抱有反清复明政治野心的老乡刘学询认识了。刘学询自命为朱元璋一类人物,而孙中山不过是他皇帝梦中的“开国元勋”。在孙中山后来的多次革命活动中,他多次为其提供财力支持。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往海外,大肆攻击慈禧,刘学询趁机落井下石,直接刨了康有为的祖坟,后来清廷派他赴日“考察商务”,旨在与日本政府谈判引渡康梁。临行前,他携带两把匕首,声称谈判不成,哪怕舍命也要刺杀“反贼”。这场政治秀弄得朝野震动,在日本期间,刘学询经孙中山的介绍,并通过犬养毅的安排,会见了当时的日本首相。因为这次的会见,也让他受到李鸿章器重。
“庚子拳乱”,刘学询极力怂恿李鸿章和孙中山联合,趁乱搞“两广独立”。李鸿章权衡一番,最后还是决定北上重揽大权,刘学询心灰意冷,到了上海。
然而孙中山却是百折不挠,当时他人在台湾,策划了惠州起义。因为当时刘学询在上海,孙中山没能及时通知他,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给刘学询一封密信,表示愿意奉刘为首:“或称总统,或称帝王,弟决奉足下当之。故称谓由足下裁决。”可惜的是,刘学询并没有接到这封信,要是当年他及时接到这封信,按照他的野心和实力,看到惠州起义的声势,很有可能会全力以赴地投入支持,那样的话,历史或许真的要改写了。
此后,随着局势的推移,他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刘学询一生活了80岁,皇帝梦破灭后,他开始退隐西湖,游山玩水、栽花种竹,与诗书为伴,过起了梅妻鹤子的生活。
进士出身的刘学询,不搞政治玩起园林艺术也是相当精彩。他走南闯北,足迹所至,观摩名园,深有体会,最终耗时五年才基本建成“水竹居”,成为西湖第一名园,而曾经的“水竹居”,就是现在的杭州西湖国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