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王朝――夏有多强盛?到底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

稷下学史来明志 2024-05-02 02:55:04

夏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首个奴隶制政权,源于氏族势力的崛起。普遍观点认为,夏朝历经14代、17后(夏统治者称“后”,逝世则称“帝”),初创人为大禹或启,都城包括阳城、斟鄩、安邑等地,以河南嵩山一带和伊河、洛河流域为主要活动区域。

夏,是黄河中游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联盟,由十余个姒姓部落组成,其中夏后氏占据主导地位。尧、舜时期逐渐壮大,鲧因治水失败被杀。其子禹继承父业,成功治理洪水,赢得众多部落首领的拥戴,成为诸夏族的最高领袖,并逐步建立了夏族王权。禹本欲将王位传给益,然而益却让位于禹之子启,此举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端。

夏王朝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其地理中心位于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夏族起源

据史料记载,夏部族在夏后氏建立前,曾与周边部族争夺联盟首领之位,频繁爆发战争。夏部族崛起于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之后。诸多古代文献将夏部族追溯至颛顼,如《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认为黄帝次子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鲧生禹,禹为夏启之父。

然而,《汉书·律历志》引“伯禹帝系”则认为“颛顼五世生鲧”。不论世系如何,这些记载都表明,夏部族极有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是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部落,最初居于渭水中下游,后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

夏的疆域大致在今河南中西部至山西南部一带,尊鲧、禹为祖神。《史记·六国年表》载:“禹兴于西羌。”《史记集解》引《帝王世纪》:“孟子称大禹生石纽,西夷人也。”近人研究亦表明,直至两汉魏晋时期,仍盛传禹出自西羌的传说,称禹为“戎禹”,羌人中亦保留对禹的崇拜。

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徐中舒认为,夏朝的主要部族为羌,依据汉至晋五百年间流传的羌族传说,无理由否认夏非羌。林向《“禹兴于西羌”新证》运用考古新证夏羌文化关系。以禹为代表的西羌(姜)戎文化与晋南豫北原有文化相融合,构成华夏文化的主干。有学者认为石峁古城为夏人首都,然石峁文化更接近“狄”的系统。古书称禹出自西羌,似与北狄无关。若在更广的背景下理解禹出西羌的说法,即禹具有“泛西北文化系统”或戎狄背景,则石峁与夏的关联便无法排除。

鲧禹治水

最早经文献记载的夏族成员乃鲧。《国语·周语》记载,鲧曾为夏部族领袖,封在崇地,故称“崇伯鲧”。

鲧系崇氏部落的领袖,位于大河南岸的嵩山之中。崇氏与共工氏皆擅长治水。尧舜时期,鲧与共工为争夺王权,对尧、舜展开激斗,皆以失败告终。禹继其位,号“崇伯禹”。此表明夏族早期活动于崇山附近。当时河水泛滥,鲧被四岳推举治水,历时九年而失败。治水失败或因不善团结族人和其他部落。《尚书·尧典》载,尧因鲧方命圮族、毁败善类而反对其治水,可见鲧治水时,部落对其不满。《尚书·洪范》与《国语·鲁语》亦提及其“鲧障洪水”,表明其治水主要采用土木堵塞,或为治水失败之因。鲧治水失败后,被处死于东方黄海海滨的羽山。

禹为鲧之子,鲧亡后,禹受命,联合共工氏及其他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治水。禹弃鲧“堵”之法,改以疏导为主,依地势高低,疏导高地川流积水,使平原免受洪水之害。治理后,居民纷纷迁至低平之地,开垦肥沃土地。草木繁茂、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了人们乐于定居之处。

禹治水有功,夏族势力增强,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为世袭制国家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史记·夏本纪》载,禹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广为传颂,治水过程亦促进了各部落团结。

因此,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源于三皇五帝时代的黄河泛滥。洪灾长期困扰周边人民,大禹历时二十年的治水工作不仅团结了华夏先民,也提升了自身声望。洪灾根治后,生活环境改善,首个统一王权得以奠定。

讨伐三苗

禹治水有功,随后舜又派禹去讨伐三苗。禹屡败三苗,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巩固了君权。《墨子·非攻》中说道禹克三苗后,“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这说明禹在治水与讨伐三苗胜利后,夏部族已成为部族联盟首领。

建立王朝

据说在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内部实行了“禅让”的制度,推选出领导者。当尧年迈时,他将“王”的位置传给了有才干的舜。

舜同样把王位交给了禹,禹在涂山召开了部落大会,再次对三苗进行了征讨。据《左传》记载,有“万国”参与了涂山大会,可见夏部落的影响力。在会稽部落大会上,防风氏首领因迟到被禹处死。古籍中也提到禹根据诸侯部落的距离来规定纳贡的数量,显示出夏氏族对周边部落经济的掌控。

禹曾推举东方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然而皋陶未等到禅让便去世了,禹又任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

禹去世后,伯益按照部落联盟的习俗,为禹举行了三年的丧礼。三年后,伯益未能获得权力,而启在民众的支持下,取得了权力。

关于这段历史,有不同的记载: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另一种说法是“益继位后,有些部族未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发起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之后益率领东夷联盟讨伐启。经过几年的斗争后,启确立了他在部族联盟中的领导地位”,但他们都认为“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自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意味着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取代,可以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然而,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引起部分反对。随后,许多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启的权力。启都郊外的有扈氏挺身而出,率领部族联盟向启都发起进攻,与启军在甘地展开激战。战前启称他的权力是“恭行天”的,这便是后来周朝天子论的雏形。启得到中原民众的支持,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最终打败有扈氏,将其贬为牧奴。这次胜利标志着中原地区的主流社会观念已经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变为世袭制度。

夏氏族原姓姒,但从启开始改用国名“夏”为姓。同时启不再使用伯这个称号而改用后,即“夏后启”。启擅长歌舞,常举办盛宴。其中最盛大的一次是在钧台,即钧台之享,还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启在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甚至有些文献传说启曾上天取乐舞。中国古老的乐舞文献《九辩》、《九歌》与《九招》均称启为其原作者。

启统治期间,其子武观时常作乱。《韩非子·说疑》说他“害国伤民败法”,最终被诛杀。除了夏氏族内部的纷争,为争夺部落联盟的主导权,亦常与东夷交战。

太康失国

夏启离世,太康继位。太康只图享乐,无心政务,使得夏朝权威衰微,东夷有穷氏部落蠢蠢欲动。羿,此东夷善射部落之首,率领大军从其领地鉏迁至夏朝领地穷石,并与夏人联姻,建立了有穷氏。在夏民拥护下,羿夺取了夏政。太康逃至斟鄩,寻求庇护。

羿并未自立为王,而是立太康之弟中康为王,然实权尽握于己手,引发诸多部落不满。和氏与羲氏公开反抗,羿以其扰乱时序为由,命胤率军征讨,战前发布誓师词《胤征》,最终大获全胜。

中康去世,其子继位。随后,二者投奔与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至此,羿独揽大权。羿好猎,疏于政务,如同太康般,沉迷狩猎,荒废国事。他罢黜武罗、伯困、龙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寒浞。寒浞年少时因造谣被逐,后被羿收养,成为有穷氏一员,备受重用。寒浞势力日益壮大,趁羿外出狩猎之际,将其杀害,霸其权、夺其妻,生下豷、浇二子。寒浞将戈赐予其子豷,过赐予另一子浇。浇奉父命率兵灭掉亲夏的斟灌氏与斟鄩氏,杀死在斟鄩避难的相。相之妻缗已怀有身孕,从墙洞逃至有仍氏家中,不久生下少康。

少康中兴

少康复国后,任有仍氏牧正。浇得知后,派人谋害有仍氏,少康遂投奔有虞氏,任庖正一职。有虞氏首领虞思膝下无子,仅有二女。他将二女许配少康,赠其田一成、众一旅,并将纶城交由少康掌管。少康以此为据点,重整夏部族,设官分列。派遣女艾潜入浇廷,策划复兴夏室。

当时,身处有鬲氏的夏室遗臣靡得知少康欲夺权,便亲自率领斟灌、斟鄩氏残余民众与少康会师,联手击败寒浞,拥立少康为夏后。少康随后在过地击败浇,再命其子杼在戈地消灭豷。至此,统治中原长达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覆灭,四十载的“无王”时期告终,后人称之为“少康中兴”。

这段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历史,生动展现了夏朝平定中原方国部落(特别是东夷族)的过程。

少康之子杼(亦作“予”)继位。他深知东夷对夏室的不满,为巩固东方势力,将都城从原东迁至老丘。他重视武器研发和兵甲制造,文献中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记载。他还派兵征讨东部东夷(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传说他获得了象征吉祥的九尾狐。在杼的治理下,夏朝版图扩展至东海(黄海)之滨。杼在位期间,夏朝达到鼎盛。夏人对杼极为尊崇,为其举行过“报祭”。《国语·鲁语》赞誉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全面继承了禹的事业。

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族与夏朝实现和平共处。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九个部落常向夏后纳贡祝贺。槐去世后,其子芒继位。芒去世后,其子泄继位。在此期间,东夷族与夏人逐渐融合。泄在位期间,开始向西方拓展。同时,他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进行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源。泄去世后,其子不降继位。他曾多次率军征讨西方的九苑。

暴桀亡国

孔甲无子,其弟扃接班,扃死,其孙廑即位。然而,廑不幸英年早逝,由孔甲侄子孔甲接替。孔甲改变君臣祭祀祖宗的传统,改向恭敬天帝。《史记·夏本纪》评价他“好方鬼神,事淫乱”。尽管如此,夏朝与东夷依然保持友好关系,可能因为两者同化程度较高。

孔甲死后,其孙皋換座。皋死,其子发即位。这段时期,方国部落与夏室关系紧张,内部纷争加剧。从孔甲到履癸(即桀),内乱不断。

孔甲乱政后,夏朝逐渐衰落。发死后,其子履癸(夏桀)即位。桀勇武,“手搏豺狼,足追四马”。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关系破裂,进贡的部落逐渐减少。桀因此常讨伐不顺从的部落。

古籍记载,桀贪恋美色,打败某个部落后,会挑选心仪的女子带回宫中。《国语·晋语》提及的有施氏、《竹书纪年》提及的岷山氏、末喜氏皆遭此劫。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与伊尹私通,桀却在洛夺走妺喜,伊尹愤而投奔商汤。

桀的多次征伐激怒了许多有权势的部族。有缗氏(舜的后代)因不服桀而被灭。活动于今河南东部山东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在此期间崛起。桀以商不服为由讨伐商首领汤,并将其击败。汤被囚于夏台(一作钧台),后获释。除了夏室对外关系恶化,文献还提到桀在廷内用人不当。

桀只顾享乐,不顾民生,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众讨伐桀。灭掉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与桀决战。汤实力强大,桀无力抵抗,边逃边战,最终败于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今山西安邑),汤紧追不舍,双方在鸣条展开激战。桀再败,被汤流放到历山(一作鬲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逃至南巢之山(今安徽省巢湖市)并死于此地(《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略有不同,称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

鸣条之战后,夏朝覆灭,商汤在亳称“王”。至此,中国历史上首个世袭制政权夏朝灭亡,共传13世、17王,历时约四百年。亡国时间约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

夏人后裔

夏朝覆灭之后,其残余势力主要定居中原地区,而桀则率领部众向南迁移至南巢。商汤王遵从帝宁之旨意,册封夏朝遗民中的姒姓贵族于杞国,以供奉先祖和祭祀大禹。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夏朝后代在商朝时而被封爵,时而被废除。周武王攻克商朝后,册封大禹的后代东楼公于杞地,使杞国得以延续,并负责祭祀大禹。春秋时期,孔子因尊崇夏朝礼仪,曾前往杞国进行考察。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村,夏禹的姒姓后代世代守护着禹陵。

郭沫若、胡厚宣、程憬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即为战败后的夏。据卜辞记载,土方是位于殷西北方的强大方国,曾是武丁及前代商王的征讨对象。武丁征服土方后,在其腹地“唐土”建立了大型城邑“唐”,以此镇压土方人民,此后再无土方叛乱的记录。周初,成王将此地封给了晋国的始祖唐叔虞。

0 阅读:0

稷下学史来明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