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哪吒1》横空出世,一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 引发无数共鸣,以黑马姿态狂揽50亿 + 票房,令观众热血澎湃。
2025年,《哪吒2》霸气归来,再度点燃观众热情,一举斩获超60亿票房,荣登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宝座 。
《哪吒》系列凭借精美的特效、扣人心弦的剧情吸引众多观众,更以深刻内涵引发大众深入思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ab84c7049af4ee3c264d9e50430e74.png)
电影中,我们看到哪吒从魔丸转世的顽劣孩童,历经诸多磨难,最终成长为拯救苍生的英雄。
他的成长历程里,父母之爱是最关键的支撑力量。
这种亲子关系,也反映出导演饺子的经历。
随着《哪吒2》再度爆火,在接受采访时,饺子称,在自己打算自学三维动画时,母亲给予他极大包容,“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为了父母,我想我都很难做到这样。”
这也令我们不禁思索,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究竟该如何爱孩子?真正对孩子有益的爱是怎样的呢?
重新观看《哪吒》系列,我领会到:父母给予孩子最优渥的爱意,不是用物质堆积的溺爱,不是过度呵护的温室环境,也不是按既有模式制定的规划,而是做到以下这4点。
01尊重孩子的独特之处,接纳他们的不完美哪吒生来便拥有神力,性格叛逆,从降临这个世界起,就被视作“魔童”,村民们对他满是恐惧与排斥。
周围的人纷纷劝说李靖放弃这个“魔童”,生怕其会给陈塘关招致灾祸。然而,李靖却斩钉截铁地拒绝,他表示:“我会教导他明辨是非、懂得善恶,引领他走上正路。”
殷夫人那句“娘从不在乎,你是仙是魔。娘只晓得,你是娘的儿”,道出了父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意——认可并接纳孩子的独特个性,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做自己。
在父母的心中,哪吒并非魔丸,而仅仅是他们的孩子。
为了助力哪吒走上正途,发挥自身天赋,李靖和殷夫人还特地请来了太乙真人当师父,传授他仙术和各种本领,让他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探索、成长。
这种毫无保留的接纳,对独特性的尊重,给予了哪吒极大的安全感,使他在充满恶意的周边环境中,依旧能够感受到父母关爱的温暖。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指出:“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父母之爱,首要便是接纳孩子的独特性,允许其依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而非将其塑造成为自己脑海中理想的模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eca91f45458b5a2e7ff8b07aa5d038.jpg)
在成长纪录片《小小少年》里,有一位名叫殷然的孩子,与同龄人相较,他的爱好十分独特,对研究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家里养了超过200只虫子。
在许多家长眼里,这或许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可殷然的父母却全力支持他的兴趣。他们加入昆虫爱好协会,陪伴殷然前往森林、民宿探索昆虫世界的奇妙,帮助殷然在学业和爱好之间找到平衡。
在父母接纳与支持的土壤里,殷然培养出了与众不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看到别人所忽略的问题。
他甚至会提出自己的质问:“虫子的所谓好坏,益虫和害虫的区分,都只是基于人类的角度,但这种角度难道就一定正确吗?”
殷然不仅在自己心心念念的领域不断探索,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童年因此而充满快乐,无比满足 。
02给予信任与支持,做孩子坚实的后盾美国教育家约翰·霍尔特曾指出:“信任是教育的基石。”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当是无条件的信任,坚信孩子具备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电影《哪吒》中,李靖与殷夫人对哪吒充满了信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124f370f35bde7eaa2cfd99e3cfce7.png)
有一次,哪吒为了保护百姓去除海妖,却被村民们误解,认为是他带来了灾祸,从而遭受了众人的指责。
然而,李靖并未轻易相信村民的说法,而是仔细查看哪吒的手腕,发现了海妖留下的黏液,然后坚定地告诉哪吒:“是你打跑了妖怪。”
殷夫人也对哪吒说道:“你压根儿就没想伤害百姓,对吧?你就是气他们误会你。”
他们没有因为外界的误解而怀疑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相信他的善良与正义。
这份信任,赋予了哪吒更多的勇气和力量,让他有底气去面对外界的误解和敌意。
当哪吒得知屠城陈塘关的真正凶手是无量仙翁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直面真相,与无量仙翁展开斗争,以拯救天下苍生。
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勇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深知,自己的父母始终信任他、支持他,无论他做出何种选择,父母都会坚定地站在他的身后。
许多名人的成功背后,同样离不开父母的信任与支持。
篮球巨星勒布朗·詹姆斯,他的母亲格洛里亚在他年幼时就独自承担起抚养他的责任。
生活的艰难困苦并未使格洛里亚对詹姆斯的期望有所降低,她始终坚信詹姆斯拥有非凡的篮球天赋,并且全力支持他去追逐自己的篮球梦想。
在詹姆斯的成长历程中,格洛里亚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让他在球场上能够毫无保留地发挥自己的实力。
正是得益于母亲的这份信任与支持,詹姆斯才能在篮球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终成为篮球界的传奇人物。
03学会放手,让孩子自由探索在《哪吒2》里,东海龙王敖光对待儿子敖丙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起初,敖光满心期望敖丙能够完成龙族的使命,带领龙族摆脱海底炼狱般的困境。为此,他将自己的期望和精心规划的路径一股脑地强加给了敖丙。
他为敖丙量身定制了极为严格的修炼计划,甚至还安排敖丙拜申公豹为师。在如此沉重的压力之下,敖丙只能艰难地前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e963b45e3a4fb2229a3cf6714643120.png)
然而,在经历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事件后,敖光渐渐察觉到自己之前的做法可能存在偏差。
他看到了敖丙在追寻使命的道路上所承受的痛苦,以及内心深处弥漫的迷茫。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了敖丙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我选择的强烈渴望。
最终,敖光彻底放下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执念,对敖丙深情地说出了那番话:“父王只是想凭借自己的经验为你谋求幸福,可如今看来,父辈的经验终究是过去的产物,未必全都正确。你的人生道路,终究需要你自己去勇敢闯荡,往后,要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啊。”
这是敖光的自我觉醒,更是他对敖丙的一种放手。从此,他不再将自己的意志强行灌输给敖丙,而是选择尊重敖丙的选择,让敖丙能够自由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与之对应的发展任务和挑战。
倘若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就难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足够的锻炼机会,进而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有一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完全无法适应独立的生活。他连基本的洗衣服、整理内务都不会,甚至连去食堂打饭这样的小事都显得不知所措。
原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进行了过度的保护,几乎包办了他生活中的一切事务。
这种过度的保护,使得他在离开父母的庇护后,变得完全无法独立生活,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退学回家。
由此可见,父母过度保护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爱,实则是一种伤害。
04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给予高质量陪伴在《哪吒1》里,有一个场景特别让人难以忘怀:殷夫人身披铠甲,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只为能陪哪吒踢一会儿毽子。
哪吒满心欢喜地与母亲一同玩耍,可由于还不太能控制好自己的力量,一不小心,一脚就把殷夫人踢到了墙上。
然而,殷夫人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生气与责怪,她笑着从墙上爬起来,还鼓励儿子接着踢毽子。
这个踢毽子的场景,洋溢着温暖与爱意,成了哪吒心中最为珍贵的回忆。
殷夫人身为陈塘关的守护者,平日里公务缠身,每天都要应对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全力保护百姓的生命安全。
即便工作如此繁忙,她还是会特意抽出时间来陪伴哪吒,陪他踢毽子,和他亲切交流。
这种高质量的陪伴,让哪吒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即便后来面对外界的种种误解和排斥,他依然能够坚守内心的善良与坚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4f15a29d8fd706a7459d340136f5a7.jpg)
杨绛先生与女儿钱瑗之间的陪伴,无疑是一段令人称赞的佳话。
在钱瑗成长的岁月里,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杨绛先生始终陪伴在女儿身旁。
她们常常一起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一起热烈地讨论各种问题,在精神层面彼此滋养。钱瑗在学业和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杨绛先生无微不至的陪伴与悉心教导。
杨绛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陪伴的深刻意义。她的陪伴,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相伴,更是心灵上的深度沟通与情感共鸣。
在陪伴的过程中,她给予女儿无尽的鼓励与坚定的支持,让钱瑗在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写在最后爱,是一场充满温暖的修行。
就像纪伯伦所说的那样:“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的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确的爱,能够赋予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塑造健康的人格,让他们拥有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而错误的爱,却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够学会正确地爱孩子,让孩子在爱的怀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勇敢无畏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