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陈嘉庚,一个名声响当当的企业家,硬是踏进了延安这块红色的热土。毛主席一听这消息,赶紧叫人摆平整个日程,准备从早聊到晚,从政治谈到经济,可谓是准备充分。
然而,陈老板到了之后,看了看那密密麻麻的日程表,笑着摇了摇头,说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的话:“我今天是来吃饭的。”
场面一度尴尬,所有人都愣在那儿。这时候,陈嘉庚看看周围一脸困惑的小伙伴们,又补充一句。
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拍了拍陈嘉庚的肩膀。
当年抗日战争时期,那真是一场大戏,人人都得上场。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兄弟同心协力把小日本赶出去。
话说陈嘉庚这位南洋大烟商,原来对蒋介石那是相当有好感,可能觉得这人带兵有一套,能让日本鬼子抱头鼠窜。于是,一开始他把握的物资和军费都给了国民党。
然后就有意思了,国民党的蒋大总统在抗战初期还算给力,但时间一长,好像火力不足,有点儿打不动了,时不时还对共产党使点小绊子。
陈老板也不是吃素的,渐渐地他开始琢磨,这蒋总统是不是只会摆样子?1940年左右,他思想上来了个大转弯,可能是被共产党的坚持不懈和雷厉风行吸引了,这才决定去延安走一走,看一看。
一到延安,哎呀,那可不得了,毛主席亲自出马,还不是那种官样文章的款待,更像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陈老板被这股子真诚打动了,可能心里嘀咕:“这才是真正的为民请命的队伍啊!”
在延安的日子里,他看到的每一件事都让他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革命队伍,他心里那个激动啊。从此以后,陈老板就成了共产党的坚定支持者,对于支援抗战的决心更是坚定了。
02再来说说陈嘉,别看他后来成了南洋首富,那是后话,起初他也不过是个带着点小本经的小商人。他那种商业帝国的雏形,其实是从一把种子开始的,真是不得不让人感叹,有时候种子不单是植物的,还能种出金钱树来。
想当年,陈嘉庚跟他爹在新加坡和福建跑来跑去,算是过了一把海上商人的瘾。他爹如果知道他儿子的野心,可能会惊得掉下眼镜。陈嘉庚在父亲的小店里摸爬滚打,你说这不是典型的少年老成吗?
他第四次踏进新加坡这块宝地时,手里揣着点积蓄,人家买房子,买车,他呢?他买种子。别小看这些小玩意儿,这可是他未来商业帝国的基石。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估计是既紧张又兴奋,就像是押宝一样,全部押在一颗颗种子上。
陈嘉庚在种植园里走来走去,对着那些苗头刚冒的小植物,可能还自言自语:“你们长大了,就是我打天下的兵!”想他那时候,也不过是个梦想家,谁知道他的小种子后来真长成了参天大树。
几年下来,陈嘉庚的生意从种植业变厂区,再到园区,他的商业版图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一下子冒出来一大片。回头看看他刚开始的那些日子,真是让人感叹:“这不是种植业,这分明是种钞票的业务啊!”
而这一切,都是从他和那些种子的一场赌注开始的。
03陈嘉庚原本只是种种子的,后来竟然种出了一片爱国情怀。
话说当他遇上孙中山先生,那可真是一见钟情。孙先生的一番话让陈大佬彻底服气,他想:“这不就是我要找的救国教父嘛!” 从此,陈嘉庚从一个纯粹的商人变成了爱国企业家,两边不误,既赚钱又救国。
在孙中山那儿,他不仅仅是来了个入会送红包的简单交易。陈嘉庚对孙先生的革命理念可是相当认同,几乎是把孙中山的话当圣经来读。孙中山去世后,他那颗忠诚的心没有变,仍旧坚定支持国民党,心想:“中山先生不在了,我得撑着这把旗!”
同时,陈嘉庚也没忘记教育的大计。他看着那些跑来跑去的孩子们,想必是想:“这些小屁孩,得好好教教,将来才能撑起半边天。”于是乎,他就把自己挣的钱,一大部分都扔到了教育上,建了一大堆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一个不落,整个集美都成了他的教育帝国。
那时候的陈嘉庚,在集美那块地方几乎跟现代的教育部长似的,走到哪儿都有人叫“陈校长”。
041940年,陈嘉庚来重庆,原本是满怀憧憬,想看看国民党是怎么打抗战的。结果一到重庆,蒋介石给他安排的接待,那叫一个豪华。陈老板一看这阵仗,心里就咯噔一下,想:“这不是在给我看战场,这分明是在给我看电影啊!”
蒋介石这边几个意思,一方面是摆明车马,要给陈嘉庚展示他们多有钱,多能花。陈老板一看这大手笔,直摇头,心想:“我这是来看你们抗战的,不是来看你们烧钱的啊。”
陈嘉庚跟他的团队在重庆转了转,到处都是豪华的迎接和安排,让他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他本来是想亲眼看看抗日的火热场面,结果看到的是一场场宴会和礼仪接待,于是他就私下里跟他的助手说:“这儿的戏码比我在南洋看的歌舞伎还要精彩,全是表演。”
最后,陈嘉庚决定,他得另寻路线了。看着蒋介石那边花钱如流水,他心里明白,这不是他想支持的那种革命。他想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抗战,不是在后方吃喝玩乐。
在这场满是铜臭味的豪华接待后,陈嘉庚更加坚定了要去看看其他地方,比如延安。
05一到延安,这里的氛围跟重庆简直是天壤之别。重庆那边,大家都忙着打扮自己,而延安这边,大家都忙着革命。陈嘉庚看到这里的人虽然穿得简单,吃的也朴素,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这让他心里一暖。
他在延安走一圈,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战斗堡垒啊,不是在吃喝玩乐里头找革命,而是在艰苦奋斗中体现精神。”
在食堂里,毛主席还没来得及介绍接下来的日程,陈嘉庚就兴奋地拍桌子说了:“毛主席,今天我不看别的,我就是来吃饭的。”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笑了,毛主席也是笑着点头,意思是“行,你既然来了,就好好吃吧。”
陈嘉庚这话其实有深意,他是在说:“我看的不仅是你们的饭菜,更是你们的精神食粮,看看你们这样的党,是怎么让人民吃得饱,住得暖的。” 这顿饭下来,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是填补了他对共产党的信任。
吃完饭后,他在延安转了转,看到的每一样都让他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抗战,这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不是旁观者。回到新加坡后,陈嘉庚没把物资送到重庆,而是直接送到了延安。他的意思很明确,支持的是真正为人民考虑的地方。
在商业上他是巨头,在革命上他是勇士。这样的陈嘉庚,不愧是那个时代的闪亮名字。有人说,这老兄,不仅会赚钱,更懂得投资未来。真是,投资了延安,也投资了新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