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正是樱花树栽培的黄金时节。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的栽培要点,能为樱花树全年的生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确保其茁壮成长。
一、栽培关键步骤
树苗挑选在选购樱花树苗时,务必精挑细选。优质树苗应具备树干通直、树皮光滑、无明显病虫害痕迹,根系发达且须根多。根系发达的树苗能更快适应新环境,吸收充足养分,提高成活率。
土壤选择与处理樱花树偏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 值维持在 5.5 - 6.5 为宜。若土壤条件不佳,可提前改良,添加腐叶土、泥炭土等酸性基质,增强土壤肥力与透气性。挖定植穴时,深度和宽度依据树苗根系大小而定,一般穴深 60 - 80 厘米,直径 80 - 100 厘米。
定植操作将挑选好的树苗轻轻扶正放入定植穴中央,填土至一半时,双手握住树干轻轻上提,使根系自然舒展,避免窝根。接着继续填土,填至与地面平齐后,用脚踏实周围土壤,确保树苗稳固。最后浇足定根水,定根水要浇透,让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为根系生长创造湿润环境。
二、病虫害防治重点
春季随着气温升高,蚜虫率先登场,成为樱花树的一大威胁。
物理防治先行利用防虫网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阻隔手段。在樱花树新梢萌发前,搭建防虫网,网目密度以能阻挡蚜虫成虫通过为准,一般选用 40 - 60 目防虫网。这样可大幅减少蚜虫初始虫口密度,降低虫害发生风险。同时,日常养护中,可定期巡查,发现少量蚜虫时,集中处理。
精准化学防治一旦蚜虫数量增多,物理方法难以控制时,化学药剂就要派上用场。初期选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该药剂内吸性强,能被樱花树吸收传导至各部位,有效毒杀吸食汁液的蚜虫。配制药液时,严格按照比例,确保浓度准确。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均匀喷洒叶片正反两面,尤其是新梢嫩叶处,这些蚜虫聚集的 “重灾区” 更要细致喷雾。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既能彻底剿灭蚜虫,又能最大程度保护樱花树自身及周围有益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