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蓝白。
前几天,车圈因为周销量榜吵起来了。
蔚来高管贴脸艾特李厂长让他“收手吧”,这仨字,好像是2月份时候网友调侃雷总的词。
何小鹏,李斌,吉利副总也都站出来对周榜表示不满。
卷销量榜挺有意思,上市公司一直是按季度发布的,后来新势力们每月1号开始发榜,再后来每周都要发。
发就发吧,你还把竞争对手的销量发出来,骑脸输出。
输出就输出吧,你还整好几个榜单,新势力榜,XX万以上销量榜,豪华品牌榜,大家一看,不就是加定语嘛,看谁加的多。
定语就定语吧,你这前几个月被群嘲的时候不发,一回血了立马蹦出来发,够灵活的啊。
就这套高强度对线的互联网玩法,别说传统车企一脸懵逼,连新势力自己都玩的精疲力尽了。
所以在座的诸位都不是委屈的白莲花,晒48小时大定,72小时进店数,什么30万以上高端纯电大型SUV榜,谁没干过?
打不过就加入不可怕,怕的是。。。加入也打不过。
7月底的高规格会议上,提到了一句话:“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这个表态还是第一次,侧面也说明,现在的市场竞争有多残酷。
如果搞一个竞争烈度的行业排名,我觉得应该这样排:汽车与电商并列第一,餐饮第二,网约车第三。
啊对,还要再加上一个奶茶店。
不降反涨的,那就是水电气暖这些公用事业了。
最高层级释放出强烈的“反内卷”信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句话被车企拿来向对手喊话,成为开头“周榜”争执的背景。
小小的周榜,只是汽车行业剧烈变化的冰山一角罢了。
价格战进行到2024年,最大的特征是:经销商实在顶不住了。
车企造车,经销商卖车,一个批发,另一个花钱开店进车。
合资吃香的时候,热门车要加价排队,批价和卖价的差价能赚钱,车险能赚钱,按揭服务费能赚钱,装潢能赚钱,售后还能砍一刀,生意简直不要太好做。
车市供过于求的时候,经销商亏钱卖车,厂家压库,车企返利贴息手段用尽浑身解数,谁来都不好使,关店,裁员,降薪,欠薪,跑路。
有个指标,叫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6月份达到了62.3%,同比涨了8%,环比又涨了4个点,连续位于荣枯线之上。
2023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的,只有27.3%,经销商亏损的比例高达43.5%。
所以前段时间我们看到两个事。
1,汽车经销商巨头广汇退市。
2,奔驰宝马奥迪集体退出价格战,门店回收价格。
广汇不行的原因是:豪华的溢价太少,自主的浪潮又没赶上趟。
广汇的超豪与豪华品牌门店只有30%,新能源及自主品牌网点数量,连10分之一都不到。
茫茫多的合资普通品牌,我数了一下,广汽本田+东风本田63家,光一个别克就65家,雪佛兰39家,现代32家,日产41家。。。
好家伙,这些10年前卖疯的品牌,现在一个个都成什么德行了,你不痛谁痛啊。
奔驰宝马奥迪退出价格战,一是眼瞅着战火从大众两田烧到了豪华车,怕经销商们顶不住,护住赖以生存的血脉。
二是他们发现:以价换量不难受,在2024年,豪华品牌降价也换不来量才是最难受的,那还是苟住再说吧。
经销商的困境也不算啥,看那些干二手车的一个个的亏冒烟,收一个亏一个,零部件供应商说被车企压榨,车企说自己明年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
汽车至少还有热度,还有资本涌向电池、AI和智驾,还有自主崛起后的腾笼换鸟,电商那是刀刀见血。
前天看第一财经的报道,除了被玩坏的“仅退款”,运费险也养活了一堆黑产,感叹世界之大,薅羊毛的路子无奇不有。
现在运费险已经成为各大平台标配了,你买带运费险的商品,退货一般会有10块左右运费补贴。
正常人都是快递上门取件,直接线上免运费,你要是忙不在家,运费险退货也有"自行寄回"的选项。
有人就抓住这个漏洞,通过批量寄件,寻找更便宜的快递渠道,一单退货运费能降到3-4元,中间的差价就成了利润。
别看一单就几块钱,有的团伙半年就能赚70万。
1星号,同一地址,原封不动退回,商家明知道是骗保订单,怕平台惩罚影响曝光,也不敢不发货,只能眼睁睁看着保费水涨船高。
无论汽车、电商、光伏、消费电子,价格战的本质都是“产需错配”。
当我们在谈及某个行业无底线竞争时,总会把原因归于“需求不足”。
是的,需求不足是明牌,看两个消费维度的数据:
1,二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一年来首次不到6%。
2,消费倾向(人均消费/人均收入)68.5%,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可现在更容易被忽略,更大的问题是:明知道需求不足,还在一直扩产。
信达宏观报告说,2024年以来,我国工业部门经历了一波产能扩张,虽然统计局没有公布产能数据,但有个公式能大概算出来:
工业总产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库存期末期初差额)/产能利用率。
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下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能不断扩张,截至2024年一季度达到近180万亿元。
需求不足,供给扩张的后果,是不断压低商品价格和企业利润。
在产需错配的背景下,去理解什么是“内卷式恶性竞争”,我觉得就是:“损人不利己”。
竞争可以,但不能用“恶性”的手段。
把价高质次的品牌卷死,这是市场的正常出清。
但你不能不择手段,拖欠货款,压榨供应商,偷工减料,员工高强度加班,只谈奉献不谈待遇,一言不合就网暴,扣帽子的水军遍地都是。
所以,我们看到,在“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句话前面,有个非常关键的前提是:“加强行业自律”。
我看到一些解读,认为行业自律,就是搞价格自律。
不是吧哥,就现在的产能和需求,搞“不降价联盟”是认真的吗?不可能,也做不到。
价格联盟,以前搞不成,以后也搞不成。
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去年7月份,有16家车企签了所谓的维护市场秩序承诺书,不知道哪个大聪明起草的,承诺书里直接来了一句:
“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秩序”。
你以为反垄断法是闹着玩呢?最后也是删除价格表述的条款,不了了之,根本挡不住价格战打的头破血流。
加强行业自律,我理解的,不是价格自律,而是行为自律。
电商和汽车的竞争有错吗?没有错。
难道大家忘了以前商家少发拒发,服务稀碎,投诉无门的时代了吗?
无非是在产能扩张、需求萎缩的时代,从“无脑偏袒商家”到“无底线跪舔消费者”的转变而已。
投机钻营者猖狂,这不是“仅退款”和“运费险”规则的问题,而是电商平台“翻大饼”策略的问题。
车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没有下限,极限的价格,不能以压榨员工、工人、供应商为代价,不能互相动用下三路的“魔法攻击”。
最后说一组数字吧: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周平均工时为48.6小时,为近6年同期次高,比2019年同期上涨2.9小时。
此外,今年1月、2月以及5月的周平均工时,均为最近6年同期新高。
如果这就是电商和汽车价格战的底色,那咱也别说其他的,行为自律,先从劳动自律做起吧。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