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国学大师钱穆获得台湾“中研院”院士提名时说:“1948年第一次选举院士,当选者多到八十余人,我难道不该预其数!”
1968年,年逾七旬的钱穆虽然终于成为院士,但纵观钱穆院士历程可谓艰辛,连对钱穆颇有异议的李敖都说:“在胡适有生之年,钱穆未能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我始终认为对钱穆不公道。钱穆在古典方面的朴学成就,却比姚从吾等学人更该先入选成院士。”
钱穆之所以不能成为院士,李敖的“在胡适有生之年”已经暗示,其实就是钱穆与胡适反目,从起初钱穆敬仰胡适,到两人反目成敌,其中固然有性格原因,更有学术纷争,因为钱穆是国学大师,胡适是西化学者,比如主张“东周以上无信史”,两者“道不同、不相为谋”。由于胡适学生阻拦,比如胡适学生傅斯年公开说“向不读钱某书文一字”,所以钱穆长期不能成为院士。
在中国古史水平上,当时或还难说两者谁高谁低,但随着中国出土一个又一个上古遗址,就会发现两者古史水平高下立判。其中,钱穆依据古代文献,在《国史大纲》中对夏朝起源的论断,与今天的考古发现出现了惊人的“巧合”。
对于夏朝起源,古人早有记载,比如说“禹都阳城”,作者时代人们知道“阳城”在哪,故而不需要具体描述,就像今天大家都知道“北京”,但时间一长后,人类活动越频繁就可能更改地名,兼之存在地名重复现象,比如“阳城”是“山之南、水之北”的位置,因此很多城市都可称之为“阳城”,或者是“阳城”部落迁徙它地之后重新命名“阳城”,于是一代又一代下来后,人们就逐渐搞不清了。
但是,好在中国历史文献丰富,兼之中国汉字也携带历史信息,以及“以地名为氏”的文化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抽丝剥茧,将真相找出来。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有些历史“谜团”,其实答案就在史书里面,但却是一堆“乱码”,需要有人融会贯通将之“破译”。
在《国史大纲》中,钱穆根据古代文献,对尧舜禹起源作了一些考证,笔者大致归纳了一下,大致见以下两点:
首先,帝尧又称陶唐氏,“尧都平阳”在如今山西南部,其中“陶”、“唐”、“尧”都与烧窑相关。帝舜又称有虞氏,“舜都蒲坂”与陶唐氏居住地相近,其中古代“虞”掌管山泽渔猎,因此有虞氏应是山泽渔猎的部落。
其次,尧舜禹交往频繁,说明三者部落相近。禹父鲧称“崇伯”,而“崇”即“嵩”,说明夏人始于嵩山一带,禹都阳城应在嵩山下的登封。但又有说“禹都阳翟”,钱穆认为在今天禹州,与登封相距大约60多公里,同样是夏人的城市,即一国两城或三城不足异。
钱穆论述比较详细,以上只是简述,论断的结论是尧舜位于山西南部、夏朝起源于嵩山一带。
问题在于:钱穆根据史书记载的论断,到底可不可信呢?巧合的是,现代考古在这些地方还真发现了夏代的遗址,比如以下四个,彼此距离相近,都是在新中国时期发现的。
首先,登封王城岗遗址,距其不远处有战国“阳城”遗址。该遗址是先有早期小城,碳十四测年时间大概是4100年前后,然后再修建了大城,时间与大禹时代大致吻合。似乎小城是鲧的,大城是大禹发达之后再修的。总之,时间、地点、大小城情况与大禹比较吻合。
其次,禹州古称“夏邑”或“夏国”,钱穆认为“禹都阳翟”在禹州,考古的确发现禹州瓦店遗址,属于超大型龙山文化遗址,具有“王朝气象”。该遗址的祭祀遗存年代为距今4000年左右,因此有学者认为瓦店遗址是禹都,也有认为是夏启都城。
第三,与禹州相距70公里的郑州新密,也出土了夏朝前期时间范围的遗址,即“新砦遗址”。该遗址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其中突然出现了“东夷文化因素”。因为后羿就是东夷部落首领,因此不能不让人将之与“后羿代夏”联系起来。
第四,翻过嵩山向北,到了伊洛平原,史记记载夏都斟鄩在“河洛之间”,括地志也记载斟鄩在“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结果是在史书记载的大致范围内,找到了具有“王朝气象”的二里头遗址,如今该遗址普遍被认为是夏都斟鄩。
二里头遗址越过黄河向西北,就会接触到晋南地区二个强大势力:首先接触到的是山西运城绛县周家庄遗址,500万平方米,极有可能是舜都,再往北是临汾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这个遗址大家都比较熟悉,如今一般被认为是尧都,也有认为陶寺还是舜都。
也就是说,钱穆根据文献考证的尧舜禹起源地,现代考古在这些区域都发现了相应时代的遗址,其中有些遗址明确具有“王朝气象”,这显然不是单纯的巧合,背后反映的是“夏朝”真实存在,问题在于这个王朝在当时叫不叫“夏”而已。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钱穆治学水平肯定不用怀疑,但以这种“巧合”来看,更不用质疑的是中国古史。除了本文的之外,类似考古与文献的吻合还有很多。因此,固然不能武断的说中国古史全部都可信,但是肯定可以说整体可信,尤其尧舜禹之后的历史更为可信。
其次,百年之前疑古派否定包括夏朝在内的中国古史,钱穆反对这一观点,但当时没有取得上述考古发现,拿不出考古实据反击,只能“以古书论古书”。不过,百年考古支持钱穆观点,中国古史的确可信,疑古派疑古过头了。如今,中国已经逐渐走出“疑古时代”、进入了“释古时代”。
参考资料:《国史大纲》等
用户17xxx84
夏朝存在过,就在山西境内,建都在山西
wangofkings
钱穆者,暮气之徒也,腐儒欲为新语,徒为后世笑耳。[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