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黑龙江省以北大约北纬56度线附近,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山,叫外兴安岭(斯塔诺夫山脉),从西往东逶迤725千米,然后分为南北两个分脉。北支向东北方向伸向西伯利亚,经过朱格朱尔山脉和科雷马山原一直延伸到遥远的白令海峡。南支很短,往东不远即是大海。在外兴安岭的南北支之间的谷地,流淌着奔腾不息的乌第河,全长457公里,向东注入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湾。乌第河的流域面积有6.13万平方公里,每年平均流量有250亿立方米,考虑到全长5464千米的黄河每年的流量才500多亿立方米,小小的乌第河的流量还真算丰富。
乌第河
乌第河流域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天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促。河两岸分布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野生动物和鱼类资源极其丰富。在覆盖了整个乌第河流域的浓密高大的云杉林中,当地土著民族猎人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数千年!
乌第河风光
02 乌第河自古属于中国乌第河在中国古代也称作兀的河。唐代历属师州、平卢节度使、室韦都督府管辖。辽代属东京道管辖,金代属上京路,为兀的改人(胡里改人)聚居地。乌第河也因为兀的改人而得名。明代曾于此地区置兀的河卫,归奴儿干都司管辖,它和设置在外兴安岭的古里河卫都是奴儿干都司最靠北的卫所。它的南面属于野人女真,北面属于北山女真,也就是后来的鄂温克人、鄂伦春人、尼夫赫人和达斡尔人,他们在明朝时属于使鹿部和使犬部。
乌第河流域原住民
03俄国和大清在亚欧大陆的扩张世界历史从十五世纪后半期开始正式进入大航海时代,起初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独领风骚,紧接着荷兰、英国和法国后来居上。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帝国。与西欧各国在海外跑马圈地不同,在遥远而闭塞的亚欧大陆深处,还有两个国家也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领土兼并和扩张,它们就是俄罗斯帝国和大清帝国。
这两个帝国在扩张方向和时间上有所不同。俄罗斯帝国起步较早,从伊凡四世在1547年正式加冕称沙皇起,就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一直扩张到帝国的覆灭,足足有三个半世纪,表现得韧性极强。从扩张方向上来看,沙皇俄国先是在欧洲反噬金帐汗国的各个碎片,然后于1581年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脉,一路向东,1637年即到达太平洋沿岸,半个世纪即占领了广阔富饶的西伯利亚,表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
沙俄殖民者
而大清帝国起步较晚,但扩张的速度也很惊人。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扩张,先统一满洲、征服蒙古高原,然后入关占领中原,最后于1755年击灭准噶汗国,把青藏高原和新疆纳入大清版图,在乾隆帝时期领土面积最终达到1320万平方千米。从上可以看出,大清的扩张方向和沙俄是相反的,它基本上是从东北老家向西向南扩张的。两个帝国扩张的结果等于是把欧亚大陆传统游牧民族的领地给瓜分了,不过从地图上看,还是沙俄占据了大部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结果,一东一西两个强国就成了邻国,冲突在所难免。
大清八旗军
04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沙俄利用哥萨克人作为前锋,在每个河流的河口处建立城堡,强迫原住民缴纳毛皮税,慢慢地就在西伯利亚建立了殖民统治。但当俄国人向西伯利亚东部推进的过程中,由于离本土越来越远,粮食供应就成了现实的问题,这样,哥萨克们就把目光瞄准了中国的黑龙江流域。
1632年,俄国人在勒拿河建立了雅库茨克城堡,这里成了沙俄进行扩张的中心。哥萨克们早就听说南方有一条大河,气候温和,盛产粮食,遍地黄金,于是,1643年7月,雅库茨克总督戈洛文派遣波亚尔科夫率领133人向黑龙江流域进发。波雅尔科夫翻越外兴安岭,来到了黑龙江及其支流结雅河地区,这里属于达斡尔人的地盘。哥萨克们在这里强征毛皮和粮食,杀人放火,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顺着结雅河下行到黑龙江,然后又沿江而下,在黑龙江出海口经过尼夫赫人的地盘,又收集到许多关于库页岛的资料,最后经鄂霍次克海北上于1646年回到了雅库茨克。
波亚尔科夫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
波亚尔科夫的成功激励了无数个哥萨克前赴后继地拓殖黑龙江流域,其中最著名的是哈巴罗夫。1649年夏天,哈巴罗夫率领仅仅70人的探险队经勒拿河越过了外兴安岭,到达黑龙江上游北岸。当时清军已经南下,绝大部分东北居民都随着入关,东北空虚,所以大清对于自己的“龙兴之地”无暇顾及。第二年10月,得到支援的哈巴罗夫占领了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哈巴罗夫在雅克萨修筑城堡工事,不断派人袭扰附近的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掳掠妇女,强征毛皮。
沙俄殖民者
由于连续不断接到黑龙江沿岸各族人民的报警和请求,1652年初清政府终于派出宁古塔的裨将海色带兵前往剿匪。这场战役清军方面有将近2000人,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十几倍于敌的清军与哈巴罗夫指挥下的俄国匪帮激战三天,伤亡700人,损失800多匹马和数门火炮枪支。俄国人仅有10人阵亡,但哈巴罗夫本人受了伤,于是主动撤退。由于哈巴罗夫流匪以少胜多,甚是猖狂,他们的足迹遍布黑龙江流域,甚至还跑到松花江。就这样,等到康熙帝消灭三藩,回过头来稳定东北局势时,俄国人已经在东北盘踞几十年了。
大清八旗军
05尼布楚条约对沙俄军队的侵略行径,康熙帝多次遣使进行交涉、警告,均未奏效。这使康熙帝认识到,只有使用武力,才能驱逐这些“吃人的罗刹”。 1685 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都统彭春和将军萨布素连续两次击败沙俄侵略军,收复雅克萨。1689年,清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边界谈判。
当时大清的谈判代表是索额图,沙俄的谈判代表是戈洛文,也就是原来的雅库茨克总督。在谈判时,双方的火药味十足,免不了唇枪舌剑、讨价还价。索额图的第一方案是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为界,第二方案是以尼布楚为界,第三方案是以雅克萨为界。而戈洛文也十分强硬,在谈判桌上根本就不像是战场上的失败者,表现得咄咄逼人,非要以黑龙江为界,双方陷入僵局。最后还是准噶尔汗国送来了神助攻,噶尔丹大举入侵喀尔喀蒙古,兵锋直逼乌兰布统,这时的大清的主要敌人已经变成了噶尔丹,于是康熙帝急于了结和俄国人的争端,全力对付准噶尔汗国。
雅克萨之战
1689年9月7日,双方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石大兴安岭(外兴安岭)为界,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即,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
大清让出了本属于自己的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一带的土地,但确保外兴安岭及其以南地区是大清的领土。
尼布楚条约
06 乌第河流域成为待议地区在《尼布楚条约》中出现了“乌第河谷”这一片待议地区,史书中语焉不详,后人也了解甚少。为什么会形成这片待议地区?清政府在作出巨大让步的情况下,何故单单看重这一片地方?细细品味,其中似乎大有文章,后人觉得疑点很多。
条约中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是: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後,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
其中问题的关键便是外兴安岭的走向。实际上外兴安岭东段分为两支,其中北支就是沿着鄂霍次克海向西伯利亚东北方向延伸的朱格朱尔山脉,这一支是主脉,清政府认定的外兴安岭走向,实际上是指这一支。向南延伸的那一支在乌第河以南,很短,很快就入海了。而该条约中却没有指明究竟是北支还是南支,这也许已经成了千古疑案了。
按照大清代表提出的以诺斯山的一条山脉为界,东北直至没入大海深处的诺斯海岬,诺斯海岬即是楚科奇半岛,那么清朝代表提出的待议地区,就是指乌第河北侧的外兴安岭直至楚科奇半岛的广大地区,面积足足有几百万平方千米。如果待议地区仅仅是指乌第河南岸的一小片区域,以大清在对待领土问题上一贯的慷慨大方的作风,大可不必与俄国人周旋,直接送给对方即可。
外兴安岭北支
07失乐园大清的领土扩张仅仅持续了一百年,乾隆后期已经明显走下坡路了,已经失去了往昔的锐气。这一点,与他往日的老对手沙皇俄国相差甚远。沙俄凭借向欧洲学习,不断壮大自己,虽然比着西欧列强差得远,但比起大清绰绰有余。大清对东北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和柳条边的管理,给东北边防造成了消极影响。
外东北的丢失
俄国从来没有放弃侵占黑龙江地区的野心。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不久,沙皇彼得一世就叫嚷“俄国必须占领涅瓦河口、顿河口和黑龙江口”;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公然要把夺取黑龙江作为俄国“远东政策的中心”;沙皇尼古拉一世上台后,发誓要“实现他的高祖父和祖母的遗志”。在沙皇的旨意下,俄国军政界“收复黑龙江”的叫嚣日甚一日。
外东北的俄罗斯美女
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时,俄国趁中国南方闹太平天国运动、北京被英法联军攻陷之际,趁火打劫,逼迫中国以《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取代了《尼布楚条约》,大大改变了俄国和中国的疆界。别说是乌第河待议地区,就是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也被割占,乌第河流域也永远停留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