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后又一王姓的开国皇帝王建:流氓出身,如何逆袭成巴蜀霸主?

长江古今谭 2021-07-12 07:25:28

“王”姓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姓,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报告中,“王”姓屈居第二,排在“李”姓后面,但在公安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中,“王”姓却排在“李”姓前面,位居“百家姓”首位。

说起历史上出的名人,两姓伯仲之间。但有一点,“王”姓远远不如“李”姓,“李”姓是古代称帝王最多的姓氏,有66人之多,而“王”姓仅有几人而已。

公元8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800多年后,王建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对于王建和前蜀,很多人知之甚少,其实王建的历史地位很高的,他是五代时期的一位“明君”,十国皇帝中唯一被中原皇帝尊为 “兄”的敌国皇帝,而前蜀是唯一被中原政权视为同等地位敌国的国家。

王建石像

无赖少年

公元847年,王建出生在河南舞阳。家里世代是卖大饼的,因家境贫寒,他自小没受过教育。小时候偷鸡摸狗,大了就成了地痞流氓,尽干些杀牛、偷驴、贩卖私盐的行当,因排行老八,人送外号“贼王八”。

后来,王建因贩卖私盐入狱,被狱吏偷偷放走,跑到武当山藏了起来。武当山高僧见他隆眉广额,龙睛虎视,便对他说:“你骨法清奇,是大贵之人,适逢乱世,为何不投军博取一世功名呢?”

忠武八都

经过高人指点,唐僖宗乾符元年(874), 27岁的王建到忠武军(今河南淮阳区)从军。他“机略拳勇,出于流辈”,第二年便因从征王仙芝有功,被提拔为列校(亲兵校尉)。

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唐僖宗逃亡巴蜀。第二年,忠武军监军杨复光率八千兵马进攻黄巢,他把队伍分为“八都”,此时的王建已成为“忠武八都”都头之一,跻身将领之列。“忠武八都”击败了朱温,攻克邓州。

中和三年(883)四月,黄巢兵败,退出长安。七月,忠武军统帅杨复光暴卒,“八都头”之一的鹿晏弘便成了老大。

鹿晏弘率领八都前往巴蜀迎驾,沿途扩充兵力。第二年,他们到达汉中,驱逐山南西道节度使牛勗,鹿晏弘自称留后(节度使缺位时代理职称)。

鹿晏弘对 “忠武八都”其他人百般猜忌,不肯给他们地盘,只给了巡内刺史的虚衔。他知道王建不满意,便常常召到内室,私下给些好处。

王建对享受同样待遇的都头韩建说:“仆射(鹿晏弘)言甘意厚,疑我也,祸将至矣!”

恰好大太监十军观军容使田令孜收买他们,于是晋晖、韩建、张造、李师泰四个都头追随王建,和鹿晏弘分道扬镳,带领队伍入蜀,在利州(四川广元)迎驾唐僖宗。

攀龙附凤

流亡政府一下来了这么一支有生力量,龙心大悦,唐僖宗将五人的部队并入田令孜麾下,赐号“随驾五都”,官拜卫将军。王建等五人都被田令孜收为养子。

王建缘此历史机缘和风云际会,从此开始了攀龙附凤、染指三川的藩镇割据之路。

885年,唐僖宗返回长安,他命王建为禁军神策军将领,王建成为皇帝的亲近侍卫。

挟天子自重的田令孜,引发了实力派军阀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不满。王重荣以李克用沙陀兵为后盾,和田令孜兵戎相见。

同年十二月,李克用率领河东军进犯长安。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凤翔,后又逃到兴元。

王建一路上表现出了绝对的忠诚和勇敢。他被任命为清道使,带领五百人披荆斩棘,让唐僖宗的乘舆得以通过。

唐僖宗还让王建把传国玉玺背在身上,小心看护。逃亡途中,山中栈道被烧毁,王建拉着僖宗的马,冒着烟火突围而出。

当夜,风餐露宿,唐僖宗枕着王建的腿睡了过去。醒来后,唐僖宗热泪盈眶,脱下龙袍赐给了王建。

这段佳话成了王建的政治宣传资本,为此,他一直打着“尊王”的旗帜,直到唐朝亡于朱温之手。

田令孜挟持皇帝的行为,让国人公愤,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在皇帝身边待下去,就推荐宦官杨复恭上位,自己外放西川监军,投靠同母异父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去了。

杨复恭上台后,立即从皇帝身边驱赶田令孜的党羽,王建被外放为利州刺史。

三川霸主

利州,就是现在的四川广元,当时是个大山区,虽荒僻贫穷,但王建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王建这只雄鹰要展翅高飞了。

当时王建实力尚弱,但已被人视为“今之奸雄,狼顾久矣,必不为人下。”

王建的上司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对他十分忌惮,几次召他赴会,王建知道是鸿门宴,每次都找理由婉拒。

为了摆脱杨守亮的控制而自全,王建听从谋士周庠的建议,攻取了阆州(今四川阆中),自称阆州防御使。王建在阆州招兵买马,扩张势力,杨守亮奈何不得。

阆州靠近东川,王建和东川节度使顾彦朗曾同在神策军中,关系很铁。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害怕他俩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就问计于田令孜。

田令孜说:“王八,那是我的义子。他是被杨复恭排挤才到四川做贼的,我写封信给他,他一定会来投奔咱们。”

田令孜这封信写得文采斐然娓娓动听,信中说“中原多故,惟三蜀可以偷安,陈公恢廓无疑,同建大事,吾父子辅之,无不可也。”

王建收信大喜,跑到梓州去见顾彦朗,对他说:“十军阿父召我,我得去看望他,由此也能见到陈太师,求他让我掌管一大州,我就心满意足了。”

王建把家眷托付给顾彦朗,率领两千精兵和几个义子兴冲冲奔向成都。不多日,就到了鹿头关(今四川德阳东北)。

不想此时,陈敬瑄已然反悔。他的幕僚说:“王建,虎也,奈何延之入室!彼安肯为公下乎?”

陈敬瑄派人阻止王建前行,并加强了军事防务。

王建大怒,当即攻破鹿头关,一路攻取了绵竹、汉州、德阳,直逼成都。陈敬瑄没想到王建两千兵马竟有如此能耐,只好派人去安抚他。

王建道:“父亲召我前来,半路又命我回去,顾公一定会怀疑我,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陈敬瑄又把田令孜请出来劝王建退兵,王建带领手下将领,剃光了头,围拜在田令孜面前,说:“既然已经没了退路,只好辞别阿父去做流贼了。”田令孜也无话可说。

王建虽攻不下成都,但几乎把西川十二州掳掠了个遍,义子越收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壮大。陈敬瑄苦不堪言,告难于朝廷。顾彦朗则要求朝廷另派大臣担任西川节度使,割裂西川设置永平军。

刚即位的唐昭宗愤恨藩镇跋扈,想以朝廷的威力进行弹压。他任命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同时将西川的邛州、蜀州、黎州、雅州划为永平军,任命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王建有了地盘,也有了名分,收获实在不小。

陈敬瑄、田令孜不肯奉诏,朝廷命令西川节度使韦昭度、东川节度使顾彦朗、永平军节度使王建讨伐。

陈敬瑄的军队兵败如山倒,手下将领和刺史纷纷向王建投降,陈敬瑄龟缩在成都城内,动弹不得。

这场大战鏖战三年,眼看胜利在望,朝廷厌战下诏罢兵。王建见到罢兵制书,叹道:“大功垂成,奈何弃之!”

他对韦昭度道:“关东各藩镇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您老还是回朝做宰相吧,这里交给我就可以了。”

韦昭度犹豫不决。王建就派手下杀死韦昭度的亲兵,割肉煮着吃。他不动声色地对韦昭度说道:“士兵们饿了,要吃人肉!”

韦昭度文官出身,哪受得了这个,他将符节留给王建,任命其为知三使留后兼行营招讨使,自己当天就返回京师。韦昭度走后,王建派兵扼守剑门,切断了中原与两川地区的联系。

成都城池坚固,王建久攻不下,就引诱将士说:“成都城中繁盛如花锦,一朝得之,金帛子女恣汝曹所取。节度使与汝曹迭日为之耳!”将士们攻城更加猛烈。

此时的成都已被包围两年多了,军民的粮食难以为继,饿殍狼藉。田令孜登上城楼向王建喊话:“我过去待你不薄,何必如此相逼呢?”王建道:“父子之恩,怎么能忘!但我可是奉皇帝之命,讨伐不听诏令的人!”

田令孜无奈,当夜进入王建军营,交出西川节度观察牌印。王建流泪表示感谢,并表示父子和好如初。第二天,陈敬瑄开门投降。王建进入成都,自称留后,并上书朝廷,治陈敬瑄、田令孜的罪。上边不同意,过了几个月,王建找了个罪名,把他们都处死了。

不久,朝廷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实,委任王建为西川节度使。

巴蜀三川的势力集团,以西川最强,东川与山南为弱。王建得到西川后,拥有了二十万的庞大兵力,开始觊觎东川和山南。

897年,王建发兵五万进攻东川,同年十月,梓州城破,东川节度使顾彦晖(顾彦朗之弟)自杀。

王建吞并东川之后,得陇望蜀,趁岐凤李茂贞与汴梁朱全忠两大势力集团鏖战之际,鲸吞了李茂贞的山南属地。

从此,三蜀大地兼并为一,王建成为三川霸主。

开国称帝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王建三军缟素 , 誓师雪耻 , 传檄四方,但无人响应。

同年九月,王建召集将佐,商议称帝之事,众将都劝道:“大王虽然忠于唐朝,但是唐朝已经灭亡,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大伙都劝王建“行刘备故事”。

王建也自认为才略不在朱温之下,不甘屈于其下。他就率领士民在唐皇灵前哭拜三日,于九月二十五日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前蜀的疆域为今四川大部、陕西之南、甘肃之东南及湖北西境一隅之地,面积位居十国第三。

王建称帝后,朱温遣使修好,并奉王建为兄,梁、蜀互致敌国礼。前蜀也是十国中唯一被中原政权视为同等地位敌国的国家。

王建立国后,整肃吏治,倡导廉政,励精图治。他胸襟宽广,善于纳谏。他虽“目不知书”,但却尊重人才,善待文士。像书生王先成、布衣李景、道士杜光庭、僧人贯休,文学家韦庄等都受到了他的礼遇。他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在王建的治理下,前蜀成为天下富国强国,社会安宁,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据统计,前蜀年均铸钱三十三万缗,超过了大唐鼎盛时期天宝年间三十二万缗的最高记录。

可惜的是,王建晚年沉迷于女色,最宠爱的是徐贤妃、徐淑妃姐妹二人。二人结交宦官唐文,互相利用,控制了“年老昏聩的”的王建。

王建在立嗣上重大失误,误立徐妃所生幼子王衍为太子,以致前蜀二世而亡。

918年,王建病故,终年七十二岁,庙号高祖,葬于永陵。

结语

王建从一个流氓兵痞成为开国之君,只身入伍而能称霸三川,这是一个多么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啊。王建除了骁勇和狠毒外,在很多地方的确有过人之处。

作为将领,他谋勇兼备,“御众有术,临事能断”,故能笼络大批文臣武将为之效命,成为乱世中的枭雄。王建统兵作战,数十年大小战上百战,所向皆捷,堪称一代名将。

在政治上,他高举“尊王”的旗帜,取得了政治上的制高点和行动上的话语权,一则使自己不至于成为攻击的目标,二则让自己的扩张行动名正言顺。

作为皇帝,蜀国百业兴盛,民众安居乐业,是乱世当中难得的一方富饶之地,他称得上一代明君。

王建在《诫子文》中殷殷期望后代:

吾提三尺剑,化家为国,亲决庶狱,人无枉滥,恭俭畏慎,勤劳慈惠,无一事纵情,无一言伤物,故百官吏民,爱朕如父母,敬朕如天地。汝襁褓富贵,不知创业之艰难……察声色之祸,然后能保我社稷,君我臣民。吾早暮诫勖,恐汝遗忘。当置之几案,出入观省。

可叹的是耽于享乐的王衍葬送了两朝基业,王建的后裔也消失在历史的沙石中。

0 阅读:287
长江古今谭

长江古今谭

滚滚长江东逝水 谈古论今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