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阿拉伯世界东部的巴勒斯坦时,阿拉伯世界西部还有一个地方,正在侵占和封锁中走向绝望,那里就是西撒哈拉。
1975 年,摩洛哥抓住西班牙政权更迭的天赐良机,占领了西撒哈拉 2/3 的土地,包括西撒哈拉几乎全部的海岸线和磷矿。摩洛哥拒绝执行联合国制定的公投方案,依靠大量移民牢牢占据着到手的土地。
摩洛哥还修建了一道长达2700 公里的土墙,把西萨哈拉人隔离在沙漠当中。今天,有将近 20 万人住在阿尔及利亚边境的难民营里,他们想要得到公共服务,甚至食品饮用水都有困难。欧盟委员会也承认,他们是被遗忘的难民。
早在 1965 年,摩洛哥就和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建立了秘密合作关系。1967 年,摩洛哥向以色列透露了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军事计划,帮助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取胜。作为回报,以色列支持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占领,还帮忙绑架摩洛哥的政治反对派。
在阿拉伯世界,摩洛哥和以色列这对毒圣同盟,可谓臭名昭著。然而曾几何时,摩洛哥和以色列都是反殖民主义的旗手。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宁愿被流放,也不愿意同法国殖民者合作;而以色列建国的主力军东欧犹太人,曾饱受沙俄和纳粹政权的迫害。
按理说,摩洛哥人和以色列人都清楚帝国主义的罪恶,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道路。从表面来看,这不过又是一个屠龙勇士变成恶龙的俗套故事。但是深入探讨的话,这个现象背后的动力叫做次帝国主义。
印度是殖民地时期乃至二战后次帝国主义的代表。早在殖民地时代,英属印度的统治阶层就在为自己的利益行动。印度独立之后,这种惯性继续发挥作用,让印度保持了一种扩张性的世界观和外交政策。今天这期,就来具体讲讲次帝国主义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首先,汉语里“次”这个字可能会导致一些误会。在这里,“次”指的是次生,而不是次品。因此,次帝国主义并不是二流帝国主义或者比较弱的帝国主义。例如 19 - 20 世纪的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二流帝国主义,但不是次帝国主义。
次帝国主义的核心特征,就是包含于帝国主义,脱胎于帝国主义。荷西蒲这些国家就算再弱,也是原生的帝国主义,并不是次帝国主义。次帝国主义代表的是这样一种体制、政策、意识形态,它既是帝国主义秩序的参与者、衍生物,又是帝国主义秩序的挑战者、牺牲品。次帝国主义压迫弱者,同时也是被压迫的弱者。
因此,如果用英文搜索次帝国主义,你会发现,在新闻和学术论文中,登场频率最高的四个国家是巴西、南非、印度和澳大利亚。这四个国家的共性就是都当过殖民地,在各自地区都施展过霸权行径,有长期延续的霸权诉求,但没有像美国一样上升为世界霸权,他们才是典型的次帝国主义。
那么次帝国主义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从结构功能的主义的角度来看,次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秩序不可缺少的组件,是帝国主义的一个层次和工具。第 2 种解释,从冲突论的角度来看,次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这组矛盾相互转化的结果。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一体两面、一体同构的。
社会科学没有标准答案,结构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理论范式不同,出发点不同,但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谁对谁错、谁好谁坏。既然这两个理论对现实都有解释力,那么在社会科学当中就都是可取。而且分析一下历史的话,这两种解释也可以兼容。
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无论如何操作、如何粉饰,都一定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任何殖民帝国都无法单独凭借本土的力量统治殖民地,他们必须寻求殖民地精英的合作统治,才可以维持。其二,殖民主义一定是不平衡的,只有在本土和殖民地之间保持某种结构性的不平衡,帝国才有存在的意义。
但这种不平衡,必然会打压殖民地精英的利益。以上两点共同作用,帝国内部就必然会出现一个既受拉拢,又被打压的殖民地精英阶层。他们在殖民地时期就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会和宗主国开展博弈和抗衡。殖民地独立之后,他们还会按照自己原先在帝国框架中的位置争取权利。
按照结构功能主义或者矛盾的观点,都说得通。这些殖民地精英,就是孕育次帝国主义的摇篮。总的来说,帝国一定需要殖民地人群的合作才能实现统治,但是在不同殖民地,帝国倚重的人群类型是不一样的。
帝国在殖民地可寻求合作的人群有三个:一是当地精英,包括传统的头人、酋长、官僚、国王等地主、奴隶主阶层,以及随着殖民地发展产生的商人、知识分子、公务员等新兴中产阶层。这群人的优点很明显,就是具备传统权威,熟人本地的统治方式和民众融合度高,适合作为政权代理人,能最大程度降低统治成本。
但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对殖民政权的依附性低。地主、奴隶主阶层本来就是当地的土霸,对外来者依附性很低。中产阶层诞生早期比较依附殖民者,但发展壮大之后也会反水。所以当地精英对殖民政权来说,是不得不依靠但又靠不住的合作对象。
殖民者和当地精英合作的典型案例是英属印度和西属美洲。英印维护统治的方式,就是早期拼命拉拢土邦王公,后期努力安抚资产阶级,同时利用宗教因素积极采取分化手段。
西属美洲早期很注重印第安贵族的合作,皮萨罗进入库斯科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认所有印加贵族的地位和特权,阿兹特克的贵族们还得到了爵位乃至联姻机会。但是无论是英国、西班牙,还是其他国家的殖民者都知道,当地精英对帝国的依赖性太低了,所以他们也要和第 2 类、第 3 类人群开展积极合作。
第 2 类人群是外族移民或少数族裔,这些人的优点就是高度依赖殖民政权,在当地没有根基,所以不容易和当地人抗陷一气、造反。殖民政权一般安排他们当商人、雇佣兵、警察、基层公务员。这些人的缺点当然也很明显,一是缺乏当地经验,二是虽然依赖殖民政权,但他们也没有什么忠诚可言,生活在哪个地国,对他们来说区别都不大。
前面说过的英属印度,扶植帕西人、伊拉克犹太人等商人群体,用庞哲普人、古尔喀人组建军队,充分利用印度足裔多样性,平衡当地经营。西属美洲也引入葡萄牙商人、法国官僚。
西属统治最有名的案例是特立尼达岛,在 18 世纪下半叶基本全靠法国人运营。在印度以外的英帝国,印度移民是殖民统治的最佳工具。印度为英国在加勒比、东非、东南亚、太平洋的统治提供了大量商人、劳工、基层公务员、警察、军人。英国在缅甸,还用克伦人、克钦人等少数主义组建军队,就像荷兰人在西兰用瑞士雇佣兵一样。
此外,所有殖民帝国在东南亚都重用华人,如果没有中国商人,东南亚各个殖民地根本没办法运用。这些手法,还被后来的日本人学去,于是就有了伪满洲国的朝鲜警察。那么既然当地精英和少数族裔对帝国的忠诚度差,用本土移民不就行了吗?这一点所有帝国都能想到。
帝国的第三类合作人群,本土化殖民者和混血儿。他们综合了前两类的优点,扎根殖民地本土,依赖殖民政权,还往往比较忠诚。但这类人的缺点是数量少,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那些原住民众多的殖民地,从本土拉再多人过去都是九牛一毛。
早在殖民活动初期,葡萄牙的阿尔布克尔克,西班牙的科尔特斯,法国的尚普兰,就不约而同的鼓励种族通婚,用混血儿统治庞大的海外帝国。在之后的 3 个世纪当中,以梅斯蒂佐人和穆拉托人为代表的混血儿,逐步成为法西葡等帝国美洲殖民地的支柱。在英荷葡等帝国亚洲殖民地当中,也崭露头角。在英属印度河属东印度普属果阿,被称为欧亚人的混血儿,都是商人和公务员群体的可靠来源。
在原住民稀少而且受排斥的殖民地,例如英属北美、澳大利亚,占优势地位的是本土化殖民者,而非混血儿。这些人对殖民政权的认同程度、依赖程度都非常高。
但是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混血儿还是本土化殖民者,随着时间流逝,他们都会建立起地方认同,重新审视自己和宗主国的关系。为什么即使是这些从本土走出去的人,都无法保证永远的忠诚呢?
答案还是要回归到那 3 个字:不平衡。不平衡是殖民主义无法克服的结构性弱点,它是帝国的出发点和落点。没有不平衡,帝国就没有意义。如果殖民地的利益可以得到充分代表,帝国就成了慈善事业。如果殖民地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代表,那么长期来看,联系再紧密的合作者,也可能会走向帝国的反面。
无论殖民主义采取什么形式,依靠什么群体,他一定是不平衡的,一定要在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在被殖民者和殖民者之间创造不平衡,让上位者取得资源和文化优势。
优秀的帝国主义,可以在 3 只鸡蛋上跳舞,依靠当地精英、少数族裔、文化殖民者这三个群体,通过巧妙的制衡、分化,维持很久的统治。但是这种平衡一旦被内外危机打破,帝国就难免走向毁灭。
在帝国毁灭后的废墟当中,最容易生长出来的东西之一,就是次帝国主义。网上有些观点,把民族趋势和阶级趋势对立起来,将其视为两个不同的维度。这种说法忽视了,民族主义本身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19 世纪欧洲民族主义诞生之初,其信奉者主要是中小地主,而大地主和农民一般是传统乃至反动。后来,民族主义才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张。而在殖民地社会,民族主义往往萌生于殖民地中产阶级,也就是殖民政权既得合作,又不得不打压的那些群体。
第一类人群当地精英,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反抗者,20 世纪亚非去殖民化运动的主力军。殖民主义为了统治培养起他们,就像是在亲手挖掘自己的坟墓。
第二类人群外族移民或少数族裔,正如殖民者所料,他们很难参与殖民对当地的反抗。但是,他们当中会诞生一种远距殖民主义反哺家乡的民族主义事业。例如东非、南非是印度殖民主义的重要传播节点,也是甘地早年活动的地方。东南亚,成了清末革命党人的财政来源和大后方。
第三类人群本土化殖民者和混血儿,他们需要更长时间来行述自己的认同,很多时候,这个过程是在殖民的独立之后,才慢慢完成的。但是模糊的民族主义意识,已经足够激发他们和宗主国割席,发动北美和拉美独立战争,以及 1964 年南罗德西亚的白人暴动。
殖民地精英的民族主义,来源于两类共同经验。一是共同忍受了帝国主义的不平衡待遇,二是共同在帝国主义秩序当中和殖民者合作的经历。按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当中的观点,精英们围绕殖民地首府的活动,产生了一种朝圣体验。这种经验在组织和心态上把他们团结了起来。
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一体同构,一体两面,既有冲突又有合作,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这组矛盾源于殖民主义的现实,次帝国主义就是这样一种现实,或者说这样一种矛盾的结果。
英属印度是次帝国主义的最佳案例。20 世纪初,从耶路撒冷到上海,都有英印士兵的身影。1947 年独立后,印度还想收复殖民帝时期英属印度的势力范围。巴西继承了葡属巴西的主张,渴望占领亚马逊河全流域,以及巴拉纳河东岸。巴西的所有邻国都被巴西拿走过土地。海地向多米尼加共和国发起过两次远征,唯一借口是邻国独立前也是法国领土。智利人和阿根廷人被原住民马普切人称为白印加人。
墨西哥对北方原住民发动的雅基战争,比美国人的西部拓荒还残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把英国的太平洋前殖民地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乌干达在英帝国内部就曾持续扩张,独立之后还渴望入侵坦桑尼亚。独立后的越南,想要继续管理老挝和柬埔寨。爪哇人接替了荷兰人,继续在雅加达控制印度尼下外岛,还索要过西巴布亚、东帝汶、马来西亚,甚至安达曼群岛。
在南非人眼里,南部非洲就等于南非,纳米比亚是南非的天然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继承了法国人对阿拉伯、伯伯尔关系的安排,继续打压少数族裔。乌兹别克人统治中亚,雅库特人统治北亚是帝俄定下的规矩。埃塞俄比亚占领了奥罗莫人的土地。埃及作为保护国竟和英国共管苏丹。利比里亚的美裔黑人奴役非裔黑人。
菲律宾在西班牙时代、美国时代、现代,都向摩洛人发起战争,菲律宾天主教会俨然以东帝汶的上级自居。最著名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案例是,美国和以色列曾经都是殖民地。
以上这些所有案例,并不能用弱肉强食、人性使然来简单解释。次帝国主义的产生与否,主要取决于反殖民斗争的主导者,在帝国主义秩序当中占据了何种位置,以及在双方的斗争当中,民族主义发挥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