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来,不准跪!包拯是如何从一代名臣到青天阎罗的?

北街老酒 2024-10-02 14:17:36

包拯,一位刚正不阿的清官,以百姓之心为心,不畏权贵,敢于直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成为了后世百姓心中正义的象征。

包拯初任端州知州,面对上供砚台的陋习,他果断拒绝向权贵献砚。他说:“权贵老爷们的砚台不用给,不就是贡品吗?按宫里要求才买就行了。”包拯知端州一年,未曾拿过一块砚台回家。他的清正廉洁,让他很快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监察御史。

作为监察御史,包拯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闻风奏谏。他对付贪官,从不手软,不管其地位有多高,背后有谁撑腰。淮南转运暗查使张可久贩卖私盐,包拯办他;仁宗亲信太监阎世良坚守自道,包拯参他;京湖南路转运使王魁巧立名目,盘剥百姓,包拯依旧不放过他。王魁后台强大,宰相陈直中、贾昌朝甚至仁宗本人都对其青睐有加,但包拯毫不畏惧,一波又一波的奏折,终于将酷吏王魁拉下马。

包拯不仅敢于弹劾贪官,还敢于直言进谏皇帝。仁宗在宠妃张贵妃的央求下,想给其伯父张尧佐加官进爵。很多人认为张尧佐庸碌不堪大用,包拯更是站出来仗义直言。面对仁宗的任性,包拯上前如洒水车似的开喷,口水都喷到了皇帝脸上。仁宗最终答应了包拯的诉求。

在立储问题上,包拯同样勇往直前。宋仁宗无子,楚军之位空悬,大臣们建议从宗室中选择合适的继承人,但仁宗还想着自己能再生儿子,将皇位传给亲生骨肉。面对百官的立储诉求,仁宗露出獠牙,但凡有上谏者,他就问:“那你认为立谁比较好?”朝堂重官多不敢言,唯有包拯无所畏惧。他说:“臣没有后代,我上述不是为了自己和后代要宠,只是为了宗庙万世和江山社稷。”面对这样的包拯,宋仁宗只能无奈地笑着,嘴里说着从长计议。

嘉祐元年十二月,包拯全职开封府。他在职期间,疏通惠民河,发现水患的根本是中官士卒侵占河道。包拯当即下令强拆权贵们的别墅。此时的包拯名声在外,大部分达官显贵不敢招惹,个别不长眼的自然少不了被包拯上书弹劾。包拯在开封府大开正门,百姓可以直至公堂见官纳状,只要有理有约,就自有包大人来还你公道。百姓们想下跪高呼,包拯却说:“站起来,不准跪!”那时大宋的脊梁还没有弯,即使是平民见到了皇帝,也可以不下跪。自此,东京城流传着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有人说包拯是守旧派,是官场老油条,才能在波谲云诡的大宋朝堂之上,身居高位,屹立不倒。其实,包拯只是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当地方官时,他清正廉洁,体察民情,不掺和朝堂斗争;任监察御史时,他勇于上书,弹劾勋贵,不渎职也不越权。

包拯虽然是反对范仲淹变法的大将之一,但他并没有全盘否定庆历新政,也曾提出过自己的改革主张,如裁撤冗兵冗官,训练精兵,防御契丹。他积极推荐杨纮、王鼎、王绰出任转运使,他们可都是所谓范仲淹改革派的人。在包拯心中,派系党争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只有三件事:贪官要参,皇上要谏,百姓要有地方申冤。

嘉祐七年七月,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仁宗亲自吊唁,并辍朝一日。包拯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正气长存。老百姓们爱戴包大人,汴京城里到处流传着他的故事。

包拯去世两百多年后,他的形象逐渐开始神仙化。南宋政权覆灭后,元帝国等级森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百姓们看不到希望,只能幻想。以公正廉明著称的包拯,开始被加工神话。在元杂曲中,包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主持正义,为民申冤。元朝的统治者们看不见的是,这神人包公幻想后聚集的是百姓的愤怒和反抗。仅仅百年,天下皆反。

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官员、士绅、地主成为压在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那个神人包拯又回来了。在明代小说《龙图公案》中,包拯更加神通广大,他是日断阳、夜断阴的亲手下凡,上至玉皇大帝,下到阎罗鬼王,无不对包大人有求必应,甚至连地方神都要听从他的调遣。

清朝中后期的《三侠五义》将包拯形象彻底补全。包拯拥有了法器开封三宝,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被放置在开封府的大堂上,南侠展昭、开封师爷公孙策是他的左膀右臂,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伴于身侧。这部小说让被演绎到巅峰的清官形象的包青天和杜撰的展昭、欧阳春、白玉堂等人的侠义精神进行了碰撞,诞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中国的戏曲史上,包青天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包拯拥有专属脸谱,漆黑如墨是铁面无私、公正廉明的象征。时代越是黑暗,百姓们就越需要包大人;世道越是艰难,包大人的神通就越发广大。

1993 年,台湾地区制作播出了划时代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这部剧在台湾地区爆红,成为现象级电视剧,后又被 TVB 引进,拿下收视冠军。电视剧版的包青天,融合了小说和民间故事,形象丰满,故事全面,基本奠定了现代观众对于包青天这一 IP 的认知。剧中的大反派庞太师,真实原型应该是被包拯弹劾的张尧佐;好队友八贤王,原型是赵德方和赵德昭兄弟的集合体。

2000 年,《少年包青天》大胆改编,从少年神探的视角展开,故事取材自金田一,但人物的形象却是三侠五义的改造。包大人成功年轻变帅,保留正义感的同时强化了智力属性,剧集的真正精彩之处变成了悬疑和推理。

时至今日,包拯的形象早已和历史上的相差甚远,但他所承载的百姓之心从未改变。包拯是老百姓们共创的角色,不管是在史册里,在故事里,还是在人心里,他都是正义的化身。

有人质疑历史上的包拯是否真的刚正不阿,甚至说不会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然而,包拯的刚正不阿正是他的魅力所在。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有祁同伟和严世藩们的故事反复上演,但人们对正义的向往依然热烈而朴素。那些为民请命、愿意主持公道的人,在哪朝哪代都依然存在。

包拯心中有三口铡刀,代表的不是皇权贵族救世主,而是公平。百姓心中有一片青天,铡刀之下没一个冤魂。包拯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了公平正义而不懈努力。

0 阅读:3

北街老酒

简介: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