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ab89daf98fc6d4d2e23c86915de2b8.jpg)
✅本科双非院校,二战上岸成都大学135700设计,在此分享自己考研过程中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正在备考的你们。
✅考研是一场攻坚克难的持久战,整个过程考验的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还有时间管理、精神、心态等等的综合能力,可能直到拟录取通知下来前都会感到焦虑不安,但成功后的喜悦也是巨大的。希望每一个决定考研的同学能坚定地走完全程,不管结果是否如愿,考研的过程也是人生中难能可贵的经验了。
因为每个人不同,现在的信息又非常多,我认为既不能被太多琐碎信息所扰乱,也不能闷头学,完全不管外面的情况,以下就简单分享一些基本的备考建议:
✅1. 择校方面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可以从你的学习能力、时间、目标等多个方面来考虑。(简单讲就综合这些方面后基本能决定你理论上需要付出大概多少时间和精。例如:如果我报的是一所985学校,那按照我说的这些东西分析后,我就要非常非常非常努力才有机会上岸),所以择校上不要过于好高骛远也不要过于贬低自己,实事求是是最好的。
✅2. 学习时间安排上最重要的是每天的高效学习时间(这其实也和学习能力有关),我认为至少每天要保证有那么3—5个钟头是很高效的学习,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也是长期学习效率的基本保障。我自己属于是不能太早起床的人(早起困一天!)一般8点半-9点开始学习,考研最后两月会逐渐变早(焦虑的很,自然就醒了),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左右(个人是建议睡10—15分钟午觉的,但有些人睡完会昏所以具体还是按个人情况),下午学习可能会有点困,直接上咖啡、茶、功能饮料等保持兴奋(和打电竞一样),尽量前几个小时是高效的学习。晚上我一般会学政治和复盘白天学的内容,时间不用久,知识到位就够了(后期冲刺肯定要久点,时间拉满,使劲往脑袋里面塞)。
✅PS:以此大家也能看出我的观点:是不管你在哪?什么时候学?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高效学习时间而不只是纯粹的学习时间,在高效时间中吸收知识是很快的,而过了这个时间后效率降低了,这个时候继续学我认为还是有用但有点强行往脑袋塞知识的感觉,脑袋多少有点抗拒,这也是我认为的有些人一天学的时间不多还是能上岸的关键点。
各科学习经验随着考研越来越卷,个人认为备考最好还是什么进度都要提前(没办法,真的卷,如果你本科还是三无人员,更需要初试成绩的支撑,不然复试会比初试还焦虑!)。之前我也看了很多博主的攻略,什么政治可以晚点开始,英语什么时候什么进度,我认为如果你有时间所有科目越早开始越好,这样后期会节约出很多时间(至少不会时间来不及),这里就不分享具体的时间规划,每个人学习方法不一样,我自己是先给出一个大概的规划,但它是一个动态的,随时调整具体的细节,慢慢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安排,例如背专业书第一天我都不会定量,看看自己具体能背好多,通过结果慢慢定出一个计划(有些章节简单的会多背点,难得就少背点)。这里主要就分享各科的一些注意事项和体会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419a1d3399a9d878bad748d97c9925f.jpg)
政治:如果是一战的同学,我认为早开始把强化课程看完,慢慢上强度更合理的。这样也不会7、8月份既要看政治课程又要高强度学习专业课程,因为课程看完后面除了看看技巧班、冲刺班就是反复刷题(看课会比较费时,但挺有趣的,可以当成晚上放松),至于选择看哪位老师的课,我的建议是哪个老师都可以,看你喜欢谁(这里推荐徐涛吧,天天卖包子笑死),只要认真学完再看其他老师也会发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当然越到后期(特别十二月)政治会越重要,时政、押题资料背得越好考试就不可能写不出来,去年我没背肖4,我背的腿姐的押题资料(量比肖4更多),总体感觉其实不管是腿姐还是肖爷爷或者其他的老师的课程,其实都是那些内容,最后我的政治75分。
英语:英语比较吃底子,底子不好或者一般的注定要多花点时间夯实基础,多看基础语法、长难句,在真题的打磨上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单词都知道要一直背到考前,老师选择可以看博主推荐,我认为主要区别就是针对人群有些不同,有些老师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听着有点吃力,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合理选择,去年题确实变难了(考场上做的我想撕卷子哈哈),今年也能看到各个老师的课程强度都增加了,不过好好学没问题的,当然如果基础不错只收集资料自学也没有问题,身边也有成功案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3dc077b1f988c7a769c3515234ba64.jpg)
专业一:《设计美学》这本是9月出考纲新换的,(换书你们也别怕,一战的同学更是窃喜了,等于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了,但今年大概率不会变了),其实单从难度上我认为比以前的(艺术概论)简单了,它和专业二的设计简史更贴合,很多内容是互通的,所以两本书能串着背,串着答,这样也能体现自己的对知识的熟悉度,书籍学习主要就从中式古典、西式古典、现代、后现代这样,这里面除了西式古典有点打脑壳其他都很好理解,个人建议是从大往细学习,先理解框架,熟悉框架,背诵框架,在学习里面的具体知识,这样做题的时候也能快速想到对应的知识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e79a3d0775d35dbb63883139bda1d9.jpg)
专业二:这门说实话,直接改成手绘得了,手绘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手绘初试也必练了,不然上考场就是一个爆炸),去年学了一整本书就考了一丢丢,选填判都没有,但不代表今年就没有,这也是恶心之处,要拿高分还是要好好学完,如果你跟迈希基本没问题,因为我一战没找到这门书的课(考的很烂),等于去年也是第一次系统学,跟着课程理解下来完全没问题,我认为关键就是要让自己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不能排斥它,不然会觉得非常枯燥难背,就比如四大石窟、六大名窑、建筑结构等,如果当兴趣去学就很有意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9eeafe2e37a691b40e84fbfc301923.jpg)
背书:背书的逻辑肯定是先理解在背的,内容不需要一模一样,意思正确,加上例子,你不拿高分谁拿啊(所以看到题至少要搞清楚要答书上的什么,例子用什么,那这时框架的作用就很明显了),答题内容上根基是名词解释,这样你在写题时它既能凑字数又显得很专业,还有就是最好是默写一下,有一个吸收转化输出的过程,会更模拟考场状态,最后一个重要的是在八九月一定要提前冲刺一波专业(把这个时候想成十一 二月,想想要背到什么程度上考场不慌就按这个目标冲刺),也就是高强度背默(不管是否学完,能冲一点是一点,冲刺对我自己的提升很大),有这个过程等真正十一月最后冲刺会好很多,会更有底气和信心。
PS:再就多提一句,背东西一定不要按时间,要按具体的内容,因为看内容才能更好的推导进度安排(也能更好的push自己哈哈),不然你两小时背两句不是纯纯自我欺骗嘛。PPS:所以789月会非常累,10月相对轻松点,然后就最后冲刺。
最后最后还是想再说如果你下定决心,一定一定坚持下去,不管考研形势如何,考研人数如何,我一直相信真正PK的就是同院校同专业那么一小部分人,这之中确实有运气、环境等因素,但核心还是自己的努力,学不下去时候可以适当的放松(建议直接发疯),但放松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不是就这么摆烂了(这变相锻炼了自己的控制力,既要会放松也要能学习,该学学该耍耍),学习焦虑时可以多灌灌鸡汤,或许上岸后会觉得有点...,但当时真挺管用的。还有是不要过度比较,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永远是自己真正学到了才是学到了,别人的进度可以参考,但不要无脑追赶,跟着自己的计划走一定能行,最后最后要学会鼓励自己,肯定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进步,考研这一过程注定有些孤独,可以找点研友共同监督共同进步,希望大家都能上岸心仪的院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