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竞争力,正在迅速进阶!
近期,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独家编制的2025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指数报告(GCCI)出炉,南京排名全国第7位,再次荣获“准一线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排名不是简单按照城市GDP或人口规模排序,而是从经济实力、基础设施、营商环境、质量建设、居住生活、国际声誉、发展潜力等多维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权威。
亚洲权威机构——东京大学亚洲经济研究院,近期发布亚洲宜居城市排名,南京高居亚洲第19名,中国城市第四名!排在了深圳、杭州、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前面!

除了GYBrand的准一线城市与亚洲宜居城市第19位双重认证外,更重要的是,南京这座魅力之都传统与现代的兼容并蓄,教育、交通、商业等各项城市建设正在加速!2025年,生活在超一线城市——南京,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01.
南京宜居的密码在哪里?我们不妨在南京择一处美地,走一走,看一看!
又到了繁花似锦的3月时节,根据南京气象发布的预报,樱花盛放期将在3月23日前后到来。
今天南京天气不错,我特去鸡鸣寺转了转,发现路两旁已有几棵樱花树零星开放,让人喜出望外。

值得关注的是,我在这条路上看到了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的车牌。

看来,不仅是南京的游客,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在期待着这场樱花盛宴的上线!
在此先发一些之前的美图,给大家欣赏下宜居南京春的饕餮大宴。
南林大樱花大道作为"高校樱花第一景",百余株樱花与青春面孔交相辉映,教学楼前飘落的每片花瓣都见证着知识殿堂的诗意栖居。


|图源:南京林业大学
鸡鸣寺樱花大道旁的樱花集体盛开时,形成一片繁花的海洋,与古刹的城墙碰撞在一起,这份“佛系浪漫”美得令人窒息!


|图源:@許興咏

|鸡鸣寺高光时刻,图源南京新视界
燕子矶临江绽放的樱花则更具野趣,当长江水汽裹挟着樱瓣卷入云霞,展现着山水城林的生态本底。

|图片来自燕子矶新城
当然,除了花影叠城外,南京的宜居密码藏于细节:比如南京随处可见公园绿地,很多地方都可见各种古代遗迹,气候也很好,我一个北方人在南京生活几年后,皮肤都变好了,气质也提升不少。
02.
很多人都说,南京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不仅是它的宜居,而且这座城市的基本面很强。在它的一点一滴之中,机遇、梦想和发展在这里互联互通,飞速发展的经济,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友好而便利的生活环境,这座城市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① 人口虹吸力全省第一
最新数据显示,南京2024年,增加了3万人口,江苏省排第一!当下时代,可以源源不断地吸纳新人口,已经赢了!

② GDP,稳居全国十强
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500.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位居国内第10。

南京经济稳居全国前10的背后是,独角兽企业也非常多。
2024年4月9日,胡润研究院在广州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
全球共有1453家独角兽企业,其中南京10家,较去年增加2家,总数位列国内城市第7位!
南京的10家独角兽企业是:T3出行、新康众、芯驰科技、蓬勃生物、开沃汽车、福佑卡车、世和基因、好享家、鼎泰集团、芯华章。新增两家为开沃汽车和鼎泰集团。

③ 全球十大科研城市,南京跻身前五
2024年11月,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科技创新中心与科研城市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发布了最新《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十大科研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南京、旧金山湾区、巴尔的摩-华盛顿、广州、武汉和东京都市圈。
其中,南京较上一年排名上升一位,跻身全球前五!
南京科教发达,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南京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人才后备队伍雄厚,拥有53所普通高校,其中包括8所211大学、12所双一流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全国第三。
此外,南京拥有众多科研机构,50余家部属科研院所落户于此,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十余家,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这些高校和机构,为南京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力量,为南京的产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南京科研创新实力,备受认可!

④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面对上海、杭州的“虹吸效应”,南京选择以都市圈协同破局,全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
截至2023年底,南京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达到567.46公里。南京到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均已开通高铁或城际,实现规划中1小时通达的预期目标,南京都市圈高、快速铁路设区市节点通达率100%。

沪宁沿江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根据规划,在建设畅达高效的运输通道方面,南京都市圈交通将构建“九向大通道”,包括:沪宁通道、宁合通道、京沪通道、宁杭通道、宁蚌通道、沿江通道(安庆方向)、沿江通道(南通方向)、宁淮通道、宁宣通道。同时,还将构筑共建共享的三大枢纽集群:宁镇扬—宁马滁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芜湖—宣城共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和淮安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南京大都市圈发展战略下,从单核发展到区域共生,南京未来值得期待!
后记
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江苏省省会及东部地区重要枢纽,南京的城市竞争力在经济、科教、文化、人口、环境等多维度呈现显著优势。说它是“超一线城市”,当之无愧!
看到南京城市面貌一天天在变,城市站位也在不断进阶,我们不由得都会感到惊喜与自豪!但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的南京,工资更高、环境更好、更加宜居!为南京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