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车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儿,曾被称为“4S店之王”的庞大汽贸集团正式摘牌退市。巅峰期,庞大集团市值曾超过500亿元,全国坐拥1400余家4S店。如今,庞大集团在退市落幕的同时,也彻底退出了斯巴鲁。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发生重大变更,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出,株式会社SUBARU(即“斯巴鲁”)成为全资控股股东,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也就是说,斯巴鲁在中国市场已经正式成为独资品牌了。
斯巴鲁和庞大集团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那一天斯巴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庞大集团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一口气取得了斯巴鲁在中国8个省市的独家代理权,成为斯巴鲁在华主要代理商之一。2006年3月10日,斯巴鲁(中国)由斯巴鲁和庞大集团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法定代表人为庞庆华。
自2013年起,庞大集团就成为了斯巴鲁(中国)唯一总代理,从此全权负责斯巴鲁在中国的一切事务。在一定程度上,庞大集团确实协助斯巴鲁快速扩充中国市场和网络布局。2013年,发展势头正盛的斯巴鲁还曾定下将在2016年实现在华销量10万辆的目标。次年,庞大首次荣登世界汽车品牌百强榜,作为唯一入选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排名第50位,品牌价值达17亿美元。同样在这一年,斯巴鲁在华取得5.4万辆的年销量。
但在此之后,斯巴鲁中国市场业绩走上了下坡路。随后,极速扩张的庞大集团也陷入了经营危机。如今,没有了庞大集团,斯巴鲁在华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重新规划销售网络。据官方回应,庞大集团退出对斯巴鲁来说影响不大,目前其在北京地区还有6家门店,店内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在销5款车型(傲虎、森林人、CROSSTREK、XV和BRZ)均采用进口模式。
其实,庞大集团和斯巴鲁(中国)的“分家”,早在去年就有一些风吹草动了。2022年8月26日,庞大集团曾发布公告称,斯巴鲁要求庞大集团以2.65亿元的价格,向其转让所持有的全部斯巴鲁(中国)股权。根据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的判决结果,斯巴鲁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收购庞大集团手中40%的股权,并要求庞大集团在裁决做出后的30天内进行股权转让。同年9月16日,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小松利充先生即日起就任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现在不少人担心斯巴鲁会不会因此退出中国市场,在我看来,斯巴鲁中国由合资转回独资,对车主而言可能还是一件好事。一直以来,斯巴鲁在华销售的车型均为进口车辆,维修时所需的零部件或需要从日本本土邮寄,耗时较长,车辆维护成本较高。转回独资后,斯巴鲁(中国)或许会为开拓市场做出一系列调整,加大国内的进口零部件仓储量,进而缩短车辆保养和维修时长。
而且,此前在辟谣斯巴鲁(中国)将解散的传闻时,官方曾表示“斯巴鲁中国今后将继续在中国市场锐意开拓,一如既往地为选择斯巴鲁的客户提供独具斯巴鲁特色的‘安心与愉悦’的品牌价值和用车体验。”
可以说斯巴鲁这次任重而道远,在新车计划方面,斯巴鲁也在加快新能源转型,其将在2026年底前推出四款新的跨界电动车。作为推进电气化计划的一部分,斯巴鲁矢岛工厂的一条生产线将从2026年开始每年生产20万辆电动汽车。此外,斯巴鲁最早将于2027年在日本大泉工厂再增加一条专用的电动汽车生产线,年产能为20万辆。从2028年起,两条生产线的年产量将达到40万辆。
按照相关规划来看,到2030年,斯巴鲁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将占全球销量的40%以上的目标。这个节奏我觉得还是有些慢了,相比于其它品牌“All in”的纯电态度,斯巴鲁仍保留了对于纯燃油车的执着。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斯巴鲁(中国)会不会把海外市场的Ascent、LEVORG、WRX这些热门车型引入中国市场,或者把粉丝们呼声很高的2.4T、1.8T发动机带进来,听起来也是个不错的选项。
值得一提的是,斯巴鲁不仅近期不会放弃燃油车,而且也不会放弃手动挡。据官方消息可知,现已研发出日本首个用于手动挡汽车的辅助驾驶系统MT EyeSight,该系统计划首先应用于今年秋季发售的全新BRZ的改良车型。
此次发布的MT EyeSight是专为手动挡汽车研发的辅助功能,与自动挡汽车一样支持预碰撞制动、带跟踪功能的巡航控制、车道偏离、摇摆警告、前车偏离通知、带后方声呐警告的间距检测等功能。不过,中国的消费者,只能寄希望于平行进口了。
最后,我想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的一句话来做结尾:“收回斯巴鲁中国全部股权,对斯巴鲁来说是极其有意义的事,这样能够使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确实,放手让斯巴鲁自己去摸索一条更适合它的路,或许才是最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