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对越反击战,从数量上看,解放军吸取了抗美援朝时的经验,一次性动员了超过60万的部队,500多辆坦克,800多架战机,这还不算此前就已经在与越南海军持续进行冲突的数百艘海军军舰。
但,如此大规模的部队,我们当年的装备配备真的还不如越南吗?
为了确保客观评价,我们先忽略掉双方的参战人员数量,但看看双方的步兵装备对比。
步兵装备对比1979年时,我国由于经历了百年屈辱,再加上从红军时代开始,长期的军事工业供应不足。基层的步兵编制往往有人数大、注重精准射击、携带大量投掷物等等特点。
在枪械装备方面,我国在引进苏联AK47制造工艺以前,大量装备的仍是53式步骑枪,也就是中国仿制的短款莫辛纳甘,也被称为水连珠步枪。这种步枪在确保了射击精度的同时适当减少了射程,长度较短也便于携带,弹药口径大杀伤足,是建国后第一款大规模列装的制式枪械。
但莫辛纳甘的设计虽然精度高,但说到底还是欧洲一战时期的老爷枪,火力持续性方面严重不足。作为步兵班排级的火力补充,60年代前解放军的正副班长可多加两挺54式冲锋枪,也就是仿制的苏联PPS-43。
这两款武器主要装备的是解放军一个营中最普通的步兵连,如果有单独的机炮连,或者机枪连+炮兵连,则还有53式/57式重机枪可以用,这种重机枪仿制自苏联SG43/SGM,前有一层防弹片的枪盾,下面靠底座的两个轮子机动。虽然看上去不太好看,但就重机枪的实用性而言,已经比日制的92重机以及马克沁要好很多了。53/57重机在朝鲜战场、对印反击战,以及越南都有出现,其性能和口碑广受解放军官兵好评,一直延续到80年代才正式退役。
此外,机枪连配置的还有67式轻重两用机枪。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款机枪,列装时也一般被当作重机枪使用。由于主要是为了替换性能老旧的58式连用机枪,对越反击战时是与53/57式重机混用,后紧急撤编。
至于步兵营中的炮兵连,一般使用的都是便于机动和能攻击掩体后敌人的迫击炮,一个营直属的炮兵连可能会有两个迫击炮排和一个无后坐力炮排,前者一般在作战时由营长直接指挥,后者则分散到各个连队补充反装甲火力。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解放军装备比较注重炮兵和机枪的压制火力,而在普通步兵的火力上就相对落后非常多。这个缺点在60年代对印反击战之前得到了部分解决,而到对越反击战时,我军普通步兵连的火力则增强了更多,但仍有旧思想的残余。
比如,在60年代,为了替换下老旧的53式步骑枪,我军引入了苏联AK47和SKS的设计模板,为基础的步兵班换装了56半和56冲,前者时仿制SKS而来的卡宾枪,后者则是直接仿制AK47的突击步枪。此外我们还有一款仿制苏联RPD的56式班用机枪,通常和67式混合使用。
在实际作战和战术操演中,56冲虽然属于突击步枪,但仍被当做冲锋枪一样使用和配发,一个班只有两挺。在对越反击战时,考虑到丛林作战又增加为三挺。但作战思想还是旧有的一套理念。
这在与越南的步兵进行交战时,就产生了一个很尴尬的情况。由于56半每支枪的弹匣只有十发,打空后需要一发一发重新塞。导致56半的射程能够得到的敌人,我方火力却无法对其进行决定性的压制效果。而敌人突进到56冲能达到的作战距离时,56半的高精度又显得太过剩,十分累赘。
而且,当时我国的工业能力,尤其是每年的钢产量,其实已经足够供应部队大量装备56冲了,56半的造价甚至还比56冲要贵一些。可基于此前旧有的战术指导意见,56冲被大规模列装已经是80年代两山轮战的事了。
关于56半在战争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还出现了一个比较意外的发现。
在对越反击战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方这边的基层部队就已经向上反映了部队火力不足的问题,但大量增产56冲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可能。为了快速增强火力,在接到参战部队反映之后,我军甚至又把过去库存里那款比较失败的AK改型,63式步枪重新改装优化后投入了前线部队。
虽然63式这款出自敏感时期的步枪缺点多多,但经过1979年的临时改造,测试人员惊讶地发现,在射速更高的同时,其射击精度竟然能与56半旗鼓相当。且原装弹匣就有20发,是56半的两倍。在经过改造之后,更是能直接套用56冲的30发大弹匣。除了全枪尺寸太大太长之外,与56半对比没有太明显的缺点。在对越反击战后,这种经过改良的63式步枪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尤其被许多中东国家的武装力量所青睐。
但作为与解放军的对比,越军在中国对越反击战前,已经先后击败了法国和美国的敌人,尤其在美越战争中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国家统一后,苏联也为越南输送了海量的军事装备援助。所以越南的一个普通步兵班里,如AK47和M16等“冲锋枪”的数量可以达到6支,几乎人手一挺。另有40火箭筒,和M79榴弹发射器,还有班用轻机枪等等。
甚至在很多越军部队里,他们还装备有美苏制式的夜视仪。
同等兵力下,当时的解放军所持有的步兵火力,确实是弱于越军,这个是事实。也是当时越南胆敢对中国挑衅的底气。
南沙海战除了基础步兵之外,越南还有一个最大的依仗,那就是海军。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我国就已经在1947年与南越进行过一次海上冲突,结果很吃亏。
南越方面有美国的直接协助,出动了4艘当时比较先进的作战舰艇,总吨位达到了5983吨。而当时我方却只能投入6艘小型军舰,且全部加在一起,吨位也只有2530吨,不到越南的一半。
不论是军舰吨位,还是舰炮火力,当时的越南海军都比我们的海军强过太多。并且双方发生冲突时还是越南一方先动手偷袭,前前后后可谓占尽了优势。
为了击退越南海军,西沙海战中,解放军的海军官兵甚至都靠近用上了冲锋枪和手榴弹与越军对射,竭尽全力,最终也只击沉了一艘吨位最小的南越10号舰。
可想而知,在越南统一之后,越南海军相比五年前肯定只强不弱。
装备强项在对越反击战中,出于很多政治和军事上的原因,中越双方几乎都没有动用过空军,而在海军方面,越军又领先解放军太多。步兵装备上解放军也处于劣势,那么,难道解放军在装备上真的就没有优势了吗?
不,还有一个,也是越军最怕的一个,那就是炮兵。
先前我们曾讲过解放军一个营所属的炮兵连配置,但这些基本都是小口径炮,大多用于步兵支援。真正的重炮都在师一级乃至军一级的炮兵团里。
在对越反击战中,我军一个陆军师所属的炮兵团,可以装备107及130火箭炮18门,122榴弹炮24门,85\76毫米加农炮18门。军一级的炮兵团则去掉了火箭炮的编制,增加了一倍的122榴弹炮配置,共24门,另有12门大口径的152加榴炮。
而越军这边的师所属炮兵团,装备配置则是:105\122榴弹炮12门,85\76加农炮12门,160迫击炮12门。同等数量的炮兵团,越军的火炮数量基本只有我军的一半有余。
如果在算上对越反击战所出动的炮兵总数,中越的火炮数量对比就更加恐怖了。因为越军根本就不想与我军主力正面交锋,从头到尾出动的正规军数量就很少,参战的师所属及以上的炮兵团只有9个,而我军这边则出动了整整48个。这还是没有算上我军那五百多辆坦克的情况下。
炮兵真不愧是战争之神,在我方的优势火炮攻势下,越军的许多装备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而要对我军火炮进行反制,越南的库存炮弹又不足,在火炮这方面根本无力与解放军对抗。
综合来看,越军输得不服气,这个是确实存在的。
因为我军根本没有长期占领的打算,越军注重轻武器的治安战根本没得打。而若论战线推进,和对工业设施的摧毁能力而言,在越军缺少还击能力的情况下,任何明面上的碉堡、工事,乃至城市设施,都无法阻止重炮所投射出去的弹雨。
越军认为自己打输了不服气,是因为他们的作战目的本就与我军不一样。他们的目的是,击退一支根本不可能击退的庞大力量,或者至少让解放军的战车车轮陷入泥泞里。但我军由于火炮众多,而且目的也只在惩戒越南,并摧毁北部工业设施。因而也不需要太先进的轻武器装备用于步兵对决。我军的轻武器当时虽然落后,但也确实够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对越反击战于中国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西沙海战成了中国海军历史上又一个痛,必须要万吨大驱才能治好。而轻武器方面的落后,如今也已经被我们弥补了上来,军改后全体陆军更是都换成了更适合发挥火炮优势的机动化合成部队,再加上先进且廉价的无人机做配合,整个亚洲基本找不到敌手。
更何况,当年武器拙劣之时我军就没有畏战,如今装备更加先进,任何胆敢挑衅我国领土领海的势力,都要重新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