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许世友逝世,田普跪在坟前泣不成声:娘,我把世友还给您了
1985年秋天,一则消息轰动了整个中国:开国将军、叱咤风云的许世友同志溘然长逝。许世友一生戎马倥偬,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却始终难以释怀一件事——未能在母亲去世时尽孝。这个心结,伴随着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一生。
在许世友生前,他曾多次向党中央表达过一个愿望:希望百年之后能与母亲合葬。这个看似简单的请求,却在当时的火葬政策下显得格外特殊。为何许世友如此执着于与母亲同眠?他与母亲之间又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更令人唏嘘的是,在许世友下葬那天,他的妻子田普跪在坟前,泣不成声地说:"娘,我把世友还给您了。"这句话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它又道出了怎样的人生况味?让我们一起走进许世友的人生,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05年2月28日,湖北省麻城县一个名叫许仕友的男孩呱呱坠地。这个日后名震四方的开国将军,此时还只是一个瘦弱的农家子。许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在那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一家老小挤在几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勉强度日。
许仕友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在这么多孩子中,母亲最疼爱的就是这个瘦小的三儿子。也许是因为许仕友体弱多病,常常病恹恹的,母亲总是将家里仅有的一点好东西首先给他。
然而,天灾人祸接踵而至。连年的旱灾让许家那三分薄地颗粒无收,全家人都陷入了饥荒的困境。许仕友的父母饿得连站都站不起来,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消瘦下去,他们心如刀绞。
一天,一个从武汉来的人贩子来到许家门口。许仕友的父母面对着瘦骨嶙峋的孩子,眼中满是绝望和不舍。他们商量着,也许把孩子送给有钱人家,还能保住一条小命。可是,当人贩子伸手要抱走许仕友时,母亲突然冲了上去,死死地抱住自己的孩子,怎么也不肯松手。
"就算是要饿死,也要一家人在一起!"母亲哽咽着说。那一刻,许仕友懵懂的眼神里映射着母亲坚毅的面容,这个画面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成为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记忆。
从那以后,为了活命,年幼的许仕友就跟着母亲四处讨饭。无论走到哪里,母亲总是把仅有的一点吃的先给许仕友。有时候,他们好不容易讨到一碗稀粥,母亲就会悄悄地把自己那份也倒进许仕友的碗里。
在许世友后来的回忆中,他常说:"三伢子小时候就死过好多次了,只是阎王爷没收他,每次喂点凉水便又活了过来。"这句看似玩笑的话,道出了许世友童年时期的艰辛,也透露出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爱。
就在许仕友8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有一位云游的和尚路过许家,看到许仕友骨瘦如柴的模样,便建议他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少林寺去学武。和尚说,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吃饱肚子,还能学得一身本事。
面对这个机会,许仕友的父母陷入了两难。送走孩子,意味着可能很长时间见不到面;但留下来,却可能看着孩子饿死。最终,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含泪做出了决定。
临行那天,母亲将家里仅剩的几个山薯塞进许仕友的包袱里。看着儿子瘦小的背影渐行渐远,母亲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许仕友一步三回头,大声喊道:"娘,我学会了本事就回来养您!"
这一别,就是八年。在少林寺的日子并不轻松,但比起家乡的艰苦,已经好上太多。许仕友刻苦练武,很快就在同门中脱颖而出。然而,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承诺,时刻惦记着要回去看望母亲。
八年后,当许仕友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时,昔日瘦弱的少年已经长成了一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母亲看到儿子的变化,欣慰的泪水夺眶而出。然而,命运再次给这对母子出了一道难题。
就在许仕友回乡不久,他为了替母亲出气,与当地一个恶霸发生了冲突。在混乱中,那个恶霸不慎摔倒,头部撞在石头上当场死亡。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许仕友不得不再次离开家乡,踏上了逃亡的道路。
临走前,母亲紧紧地抱住儿子,颤抖着说:"孩子,你要好好活着。不管你去哪里,都要记住,你还有个家,有个老娘在等你回来。"这句话成为了许仕友日后漫长岁月里的精神支柱,也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牵挂。
许世友离开家乡后,开始了他漫长而曲折的江湖生涯。这个曾经在少林寺学艺的年轻人,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聪明才智,很快就在江湖上闯出了一番名堂。然而,仅仅是在江湖上打打杀杀并不能满足许世友的抱负。
1924年,19岁的许世友来到武汉,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当时的武汉是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之一,各种进步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世友常常混迹于茶馆、书店,偷听那些知识分子讨论国家大事。虽然他听不懂很多高深的理论,但"革命"二字却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就在许世友对未来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有一天,他在街头碰到了一个老乡,这个老乡正好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通过老乡的介绍,许世友认识了更多的革命者,并逐渐了解了共产党的主张。
1925年,许世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一年,他22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加入团组织后,许世友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参加各种秘密集会。他那股子闯劲和拼劲,很快就得到了组织的认可。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许世友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成为了北伐军中的一名普通士兵。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许世友的军事才能逐渐显露。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头脑灵活,很快就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班长、排长。
然而,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让许世友看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他毅然决然地脱离了国民革命军,回到了家乡湖北麻城。此时的许世友,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少年,而是一个有着坚定革命信念的共产党员。
回到家乡后,许世友立即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他组织农民成立农会,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在这个过程中,许世友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1927年11月,著名的黄麻起义爆发。许世友作为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带领农民武装奋勇作战。在这场起义中,许世友不但展现了过人的勇气,还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尽管起义最终失败了,但许世友的名字却从此响彻大别山区。
起义失败后,许世友带领残余队伍转入地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在大别山区开展游击战争,与国民党军队周旋。这段经历,为许世友日后成为一代名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许世友被派往苏联学习。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他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和军事知识。这段留学经历,极大地开阔了许世友的视野,也让他的军事理论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1931年,许世友学成回国,立即投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中。他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0师师长、第31军军长等职务。在这个过程中,许世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许世友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在长征途中,许世友多次带领部队突破敌人的封锁,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在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重大战役中,许世友的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36年,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这一年,许世友33岁,已经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红军将领。在接下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许世友继续发挥他的军事才能,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一个农家少年到成为叱咤风云的红军将领,许世友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和坎坷。然而,正是这些经历,铸就了许世友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出色的军事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许世友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为穷苦人民谋幸福。这也正是他一生奋斗的动力所在。
许世友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军事才能可谓是如雷贯耳。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到成为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许世友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传奇的人生。
说起许世友的军事才能,不得不提他那独特的枪法绝技。据说,许世友的枪法精准到可以在百步之外打中一枚铜钱。这项绝技不仅在战场上救了他无数次,还成了他个人魅力的一大标志。
有一次,在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上,有人质疑许世友的指挥能力。许世友二话不说,拿起一支手枪,对着会议室墙上的一幅画像说:"看我打中他的右眼。"话音刚落,"砰"的一声,子弹精准地击中了画像中人物的右眼。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质疑许世友的能力。
许世友的枪法不仅用于战场和震慑对手,有时候还成了他表达感情的一种独特方式。1943年,许世友和田普结婚。在婚礼上,许世友没有像常人那样送戒指或者其他贵重物品,而是用他的绝技为新娘献上了一份独特的"礼物"。
当天,许世友让田普站在院子里,头顶和两肩各放了一朵鲜花。然后,他站在十几米开外,举起手枪。在场的宾客都屏住了呼吸,生怕许世友失手伤到新娘。只见许世友连开三枪,三朵花应声而落,田普却安然无恙。这一幕不仅展示了许世友高超的枪法,也体现了他对爱人的深厚感情和绝对信任。
除了精湛的枪法,许世友在战场上的指挥才能更是令人称道。在朝鲜战场上,许世友率领的部队屡创佳绩,被誉为"钢铁部队"。有一次,许世友的部队被敌人包围,情况十分危急。许世友冷静分析局势,果断决定分兵突围。他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吸引敌人注意力,为主力部队创造突围机会。这一决策不仅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包围,还给敌人以重创,被誉为经典战例。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已经74岁高龄的许世友再次披挂上阵。尽管年事已高,但他的指挥才能丝毫未减。在这场战争中,许世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有效地打击了敌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也成为了许世友辉煌军旅生涯的最后一笔。
许世友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个有着独特个人魅力的人。他性格豪爽,幽默风趣,常常用一些出人意料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有一次,一位下属犯了错误,按规定应该受到严厉处分。但许世友没有直接惩罚他,而是让他站在院子里,然后拿起一把手枪对着天空连开三枪。这位下属被吓得面如土色,以为自己要被处决。许世友却笑着说:"我这是在替你把三魂七魄叫回来,希望你以后做事能多动动脑子。"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不仅让那位下属记住了教训,也赢得了大家的敬佩。
许世友的幽默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表现出来。有一次,他参加一个重要的外交宴会。席间,有人问他是否会使用刀叉。许世友爽朗地笑道:"我连大炮都会使,这小小的刀叉又有何难?"这句话不仅化解了尴尬,也展现了他的机智和幽默。
许世友的豪爽性格在他的穿着打扮上也有所体现。即便在和平年代,他依然保持着战争时期的简朴作风。他常年穿着一身灰色中山装,脚上总是一双布鞋。有人劝他要注意仪表,毕竟已经是高级将领了。许世友却说:"我这身打扮,老百姓看着亲切,我自己也觉得舒服,何必改呢?"
许世友的这种平易近人的作风,让他在军队和民众中都有着极高的威望。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和平时期,许世友都以他独特的方式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从少林寺学艺的少年,到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许世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军事才能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则让他成为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历史人物。在许世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军人的坚毅和一个普通人的真性情,这种独特的魅力也许正是他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原因。
许世友的一生充满传奇,但在这个叱咤风云的将军心中,始终有一个柔软的角落,那就是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从小时候母亲不顾一切将他从人贩子手中夺回,到长大后他立志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许世友与母亲之间的感情,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母子情。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作为开国将军之一的许世友,本应该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然而,就在开国大典前夕,许世友却突然向组织提出了一个请求:他想回老家,把年迈的母亲接到北京来。
组织考虑到许世友的特殊情况,批准了他的请求。许世友立即动身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当他推开那扇熟悉的老门时,看到的是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那是他的母亲,岁月的痕迹深深地刻在她的脸上,但那双眼睛里的光芒,依然如当年一般明亮。
许世友二话不说,直接跪在了母亲面前。这个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将军,此刻却像个孩子一样,眼泪不停地往下掉。母亲连忙将他扶起来,说道:"世友啊,你都是大将军了,怎么还跪呀?"许世友却坚持跪着,声音哽咽地说:"娘,不管我当多大的官,我永远都是您的儿子!"
这一跪,不仅跪出了许世友对母亲的深深敬意,也跪出了他多年来对母亲的愧疚。在革命的年代里,许世友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母亲。每次想起母亲独自一人在家,他就心如刀绞。如今,终于有机会尽孝了,他怎能不激动?
许世友带着母亲来到北京,安排她住进了一座小四合院。这是许世友精心挑选的,既安静又方便照顾。然而,习惯了农村生活的母亲,很快就不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她总是坐立不安,常常念叨着想回老家。
看到母亲的状态,许世友十分心疼。他每天都抽时间陪伴母亲,给她讲述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希望能让母亲感受到儿子的孝心。有一次,许世友特意带母亲去参观了天安门广场。当母亲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上空时,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城市的生活终究不是母亲向往的。在北京住了半年后,母亲坚持要回老家。许世友虽然不舍,但还是尊重了母亲的意愿。他亲自护送母亲回到了家乡,并安排了专人照顾她的起居。
从此以后,每逢有空,许世友就会抽时间回家看望母亲。每次回去,他都会带上一些北京的特产,还会亲自下厨,为母亲做几道可口的菜肴。母亲总是笑呵呵地看着儿子忙前忙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965年,许世友正在广州工作。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报,说母亲病重。许世友立即请示组织,要求回家探望。然而,就在他准备动身的时候,又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
得知这个噩耗,许世友如遭雷击。他懊悔不已,为什么自己没能早点回去,为什么没能在母亲最后的时刻陪在她身边。许世友匆忙赶回家乡,跪在母亲的灵柩前痛哭失声。他对着母亲的遗像说:"娘,儿子不孝,没能在您最后的时候陪在您身边。但是您放心,我一定会实现您的遗愿,让咱们老家的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从那以后,许世友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就会想起母亲的教诲,想起那个在艰难岁月里坚强不屈的母亲形象,从中汲取力量。
许世友生前多次向组织表达过一个愿望:希望百年之后能与母亲合葬。这个看似简单的请求,却体现了许世友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愧疚。他希望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陪伴在母亲身边,弥补生前的遗憾。
许世友与母亲之间的这份深厚感情,不仅仅是一个伟人的个人情感,更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价值观。即便功成名就,许世友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是谁,没有忘记那个在艰难岁月里用爱将他养大的母亲。这份感人至深的母子情,让我们看到了许世友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性情,也让这位威风凛凛的将军形象更加丰满和亲和。
1985年10月22日,一则消息震惊了全国:开国将军、叱咤风云的许世友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新中国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铁血将军,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岁月的洗礼。
许世友的逝世,不仅是军界的一大损失,更是整个国家的一大损失。然而,就在人们为这位伟人的离去而悲痛之际,一个特殊的请求引起了广泛关注。
原来,早在许世友生前,他就多次向中央提出一个请求:希望百年之后能够土葬,而且要和母亲合葬在家乡的土地上。这个请求看似简单,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格外特殊。
要知道,自1985年2月起,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改革丧葬习俗的决定》,明确提出提倡火葬,限制土葬。作为一名高级将领,许世友本应带头执行这一政策。然而,他却坚持要土葬,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
原来,许世友的这个请求源于他对母亲的深深愧疚。1965年,许世友的母亲去世时,他因公务在身未能赶回家乡送母亲最后一程。这成为了许世友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他曾对身边的人说:"我生前未能尽孝,死后一定要陪在母亲身边。"
考虑到许世友的特殊情况和他对党国的巨大贡献,中央最终批准了他的请求。这使得许世友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获准土葬的开国将军。
然而,要为许世友准备一口合适的棺材却成了一个难题。早在1975年,许世友就开始为自己准备棺材了。他曾嘱咐妹妹在老家为他准备一口棺材,每年都要刷一次油漆。但是,当人们打开这口棺材时,却发现它已经太小了,装不下许世友因病水肿的身体。
于是,一场紧急的"造棺行动"开始了。但是,在已经全面推行火葬的年代,找一个会做棺材的老师傅并不容易。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南京找到了一位曾为何香凝制作过棺材的老师傅。
这位老师傅接到任务后,日夜赶工,终于在短短几天内做出了一口堪称完美的棺材。当棺材送到北京时,所有人都被它的精美所震撼。老师傅自豪地说:"这是我一生中做的最好的一口棺材,也是最后一口。"
1985年11月9日,许世友的葬礼在他的家乡河南新县许家洼举行。按照当地的风俗,人们在棺材里放了三样特殊的随葬品:一瓶茅台酒、一叠人民币和一支猎枪。
有人开玩笑说,这三样东西寓意深远:酒是为了让许老将军在地下壮胆,枪是为了打鬼,而钱则是为了在地府买路。这个玩笑虽然有些调侃的味道,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许世友的敬重和喜爱。
在安葬许世友时,人们遇到了一个难题。许世友生前要求和父母合葬,但是他父母的墓地已经很难再容纳新的墓葬。经过反复勘察,最终在山坡的稍高处找到了一块视野开阔的地方。人们说,这里正好可以让许老将军为他的母亲看坟。
葬礼当天,许世友的夫人田普跪在墓前,泪流满面地说:"娘,我把世友还给您了。"这句话不仅道出了田普对丈夫的不舍,也体现了许世友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许世友的特殊安葬,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身后事,更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它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反映了新时代的政策导向。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人最朴素的愿望:能够在死后陪伴在母亲身边。
如今,许世友的墓碑静静地矗立在大别山区,上面镌刻着"许世友同志之墓"七个金漆大字。每年清明时节,总有不少人来此凭吊这位传奇将军。人们在缅怀一代名将的同时,也被他那份深厚的孝心所打动。
许世友的一生,既有叱咤风云的豪迈,也有儿子对母亲的深情。他的特殊安葬,成为了他传奇人生的最后一笔,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关于忠孝两全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