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岛屿读书3》来的嘉宾是刘亮程,也是发掘李娟的伯乐。
我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是写作圈始终都流传着他的传说。
2020年我们写作群就有人推荐他的作品:他的散文极美,我感觉和李娟差不多,都是自然又治愈,能写进人心里的作家。
另一位文友回复:我觉得这两个人,李娟可学,刘亮程根本学不来。李娟的文字是烟火气,而刘亮程的文字有一种神性。
这期的主题是“每个人的村庄”。
01
余华这一代的作家,绝大多数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后才快速前进,所以他们这一代人写作,都市感并不明显,反而写乡村的作家很多。
村庄对每一位作家都有着独特的记忆,关于乡愁,关于回忆,关于岁月流逝,关于亲情。
其实对于每一个文学爱好者也是一样,我的书架上至今还放着自大学看到就打印出来一直保留着的《散文选刊》中的一篇文章:柳冬妩的《村里的童年越来越少》。
余华说:“再过20年,可能写都市的那些作家,就成了文学的主流。”
节目中很有趣的一段是刘亮程讲述新疆的村庄:
新疆地域辽阔,村庄是自然形成的,每家的房屋非常散落,路是根据房子弯弯曲曲走的。后来村庄改造,中间一条笔直的道路,村民住在两边。
刚规划完,家家户户门都一样,人可以根据门牌号找回来,但是牲口找不回来,鸡只要一出院子,就找不到自己家。
这种有趣的经历,只有真正在村庄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余华也分享了自己童年的村庄趣事:“小时候有个同学告诉我他家里还有两个青团,带我去吃,他家还挺远的,当他爬上灶台以后,推开锅盖,发现没有了。然后他又带我去另外几家,又爬上去推开锅盖,都没有找到。他只好说:明年保证让我吃上青团。”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听说奶奶家做了好吃的,但是没有叫我们,我姐带着我爬树、翻墙进奶奶家院子,去厨房偷吃好吃的。
隔壁的二爷爷、二奶奶还给我们热情地找凳子,方便我们翻墙。
具体是什么好吃的已经忘了,但是回忆起来真有意思啊!
02
刘亮程还给大家做了新疆的手抓羊肉,几人在海边浅水处放一张桌子,就着大海、晚风和晚霞吃晚饭,苏童还说有一只小虾爬到了他的腿上。
大家边吃晚饭边聊文学。
谈到文学和现实的关系时,余华讲述了他二十几岁参加笔会,看到很多比他年龄大很多、阅历丰富的作家自卑的经历。
后来他开始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活经历,但是更重要的是心理经历。
余华告诉自己的学生:衡量一个作家的不是生活经历,而是心理经历。如果你有敏感且无限发展的心理经历的话,那么,给你一碗水,你就能得到一个大海。
余华真是一位好的文学老师。这点我今年在读李娟的作品也发现了,李娟总是在平凡、普通的生活中联想出一连串有趣的想法,写出机智、特殊的文字。
我二十几岁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迷茫,当时觉得年纪轻轻写回忆有点矫情,自己也没什么东西可以给别人带来价值的,于是有近十年的时间,想写却不敢下笔。
如果早点听到余华老师的这番话就好了!
03
这期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读者给余华写的一封信。
他写道:“自己的父亲也是一位作家,他特别喜欢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从儿时起我就跟着父亲一起读这本书,却不懂其含义。现人到中年,终于体会到生活不易。
父亲是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因为这双腿,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虽如此,父亲靠着顽强的毅力,写了一首又一首诗歌和散文。晚年在轮椅上,也要口述几句让妈妈记录。
如今父亲已不在,每次读《许三观卖血记》都会想到父亲的坎坷的人生旅程。好的作品映照人生。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看到这里,直接泪目了。
文学为什么会让那些处在疾病、人生至暗时刻的人那么痴迷呢?大概是因为文学也是一种救赎,他们在文学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吧。对史铁生是,对这位读者的父亲也是。
“期待您能给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读者继续写道。
苏童开玩笑说:“这不好说。”大家都笑了起来。
节目才从一个抒情、伤感、低沉的氛围中欢快明亮了起来,得以继续录制下去。
节目最后是希腊粉红色的晚霞,正好我一抬头,看到了窗外北京的晚霞,时空交错中,然我有一瞬间的恍惚,又莫名地感动。
希腊的晚霞
北京2024.12.1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