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时日,不少地方相继宣布取消公摊,推行按套内面积销售房屋的政策。这一变革绝非偶然,实则是顺应房地产市场发展潮流、水到渠成的明智之举。
公摊取消:房地产市场的顺势之举公摊面积,从其设计初衷来看,并非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楼梯、花园以及各类公共空间,恰恰相反,这些公摊部分是保障居民生活便利性与舒适度的必备要素。
然而,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了房屋销售环节。过去卖房时,开发商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权,彼时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房子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阶段,房子只要建成,不愁销路。
开发商售房时按照含公摊的面积计价,这就衍生出了“得房率”这一让购房者头疼不已的概念。同样宣称购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可实际套内面积却可能大相径庭,有的或许仅60平方米,有的能到80平方米,其间的差异仿若一团迷雾,猫腻诸多,购房者究竟能实实在在拿到多少使用面积,着实难以讲清。
时过境迁,当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曾经的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过渡,房子不再是稀缺到“手慢无”的商品。在如今供大于求的格局下,如果开发商还妄图在公摊面积上玩花样,一旦得房率不尽人意,房子也就无人问津了。
所以,取消公摊、按套内面积售房已然成为大势所趋,是当下房地产市场格局重大变迁下开发商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可以预见,往后若还有开发商执着于按公摊面积卖房,除非其房源处于极度稀缺的地段,否则大概率只能面临房子滞销的尴尬局面,购房者们势必会更倾向于按照套内面积选购房屋。
当然,在这一波取消公摊的浪潮中,也有一些隐忧值得关注。部分地区之所以如此积极地推动取消公摊政策落地,背后或许潜藏着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意图。乍一看,取消公摊后,按套内面积计价,每平方米的价格似乎会有所提高,给人一种房子涨价的错觉。但抱有此类想法的人,实在是打错了算盘,应尽早打消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
摒弃营销套路,回归市场本真如今的房地产市场与往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购房者越发成熟理性,市场的主导权稳稳地握在买房人手中。过去,房子稀缺,房价持续攀升,预售制度大行其道,不少开发商刚挖个坑就开启预售,美其名曰满足购房者需求,实则是为了快速回笼资金。
然而,这一行为却为后续诸多问题埋下了隐患,诸如房屋质量参差不齐,更有甚者,部分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楼盘烂尾,购房者辛苦积攒的房款打了水漂,而购房人在预售环节的权益保护却近乎空白。
事实上,对于住房预售制度的弊端,业内呼吁改革之声由来已久。随着市场的转变,现房销售必然会成为主流。当房子卖不出去、库存高企,开发商若还不顺应潮流改为现房销售,根本无法赢得购房者的青睐。
再者,房屋销售面积按套内面积计算也是必然走向。以后购房者买房时,可能会更加关注得房率,甚至有些楼盘因有赠送面积,得房率能超100%,达到120%,得房率越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越强。当房地产市场从卖方强势的旧时代迈向买方主导的新阶段,过去诸如公摊不透明、预售风险高等诸多困扰购房者的问题,都将自然而然地得到化解。
回首过往,多年来我们似乎一直忽视了对预售和公摊制度的改革,总觉得推动无力。但实际上,真正能够促使开发商做出改变的关键因素,是市场自身的变化。当房子从抢手货变为库存积压品,市场的力量就会倒逼开发商摒弃那些对购房人不合理的旧制度。
所以,那些及早宣布取消公摊面积的地区,无疑是走在了时代前列,极具先见之明。但需明确的是,取消公摊绝不应沦为一种营销手段,在如今购房者精明睿智的时代,靠这类变相涨价、虚假繁荣的套路来忽悠消费者,注定是行不通的。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预售制度取消、公摊面积取消,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这两大标志性变革必将重塑行业格局,为购房者带来更多的保障与福祉。
文本来源 @光远看经济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