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耗时15年研究:适度喝酒或比运动更能长寿,是真的吗?

不一样视角 2025-02-02 22:02:3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饭后一杯酒,活到九十九。”这话听着耳熟吧?但凡一说喝酒的好处,总有人乐呵呵地搬出这句“健康金句”。可这里头透着多少真理,多少自我安慰,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最近,一项“美国大学耗时15年的研究”把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适度饮酒可能比运动更能延长寿命。

听到这儿,爱喝酒的朋友们估计已经举杯庆祝了:“我这不是喝酒,是养生呢!”但别急,真相可能比你想象得复杂。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喝酒到底有没有长寿的魔力?

“15年研究”到底说了什么?别被标题党糊弄了

先来看看这项研究的来龙去脉。

所谓“美国大学”,其实指的是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团队在一项名为“90+研究”(The 90+ Study)的项目中,对1700多名9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长达15年的随访,试图找出长寿的秘密。

这些老人的寿命堪称“硬核”,活成了人群中的“天花板”。

研究发现,那些每天适量饮酒的老人,比完全不喝酒的人死亡风险降低了约18%。而坚持每天锻炼15分钟的老人,死亡风险只降低了11%。

听到这儿,你是不是有点心动了?适度喝酒的“长寿指数”居然比运动还高?难道我每天跑步流汗,还不如喝两口小酒来得划算?别急着下结论,这里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搞清楚。

适度饮酒:你以为的“适度”,可能比想象中少得多

这项研究提到的“适度饮酒”,指的是每天不超过两杯酒。注意,这一标准是以美国单位计算的:1杯酒=14克纯酒精,相当于150毫升红酒、350毫升啤酒或50毫升烈酒。

换句话说,所谓“适度”,就是每天喝不了几口,绝对不是你饭桌上那种“再来一瓶”的豪饮模式。

问题来了,你真的能做到“适度”吗?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酒精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健康杀手,和200多种疾病挂钩,包括肝硬化、高血压、中风、各种癌症,以及酒精依赖症。

长期“微微超标”的饮酒行为,累积起来的风险可一点都不小。别忘了,酒精即使在少量时,对身体的伤害也并非零。

喝酒能长寿?别被因果关系迷惑了

让我们回到这项研究的核心问题:适度饮酒真的能让人活得更久吗?答案可能没有那么简单。研究中的90岁老人,确实有些人每天喝点酒,但这并不等于“喝酒让他们长寿”。

因果关系和相关性是两码事,这点必须搞清楚。

换句话说,那些长寿的老人可能本身就有更强的基因优势、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乐观的心态,而不是因为喝酒才活得久。

喝酒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习惯,跟其他健康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显得“喝酒有好处”。如果单纯把长寿归因于饮酒,那未免太过于草率。

中医怎么看酒?“药”与“毒”只在一线之间

在中医的视角里,酒是个复杂的存在。它既可以作为药引,也可能成为致病的根源。《黄帝内经》提到:“酒,味辛甘,性热,能行药势,畅血脉,通经络。”

意思是,酒有助于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适当饮用还能振奋阳气。但同时,中医也警告:“酒多则伤肝,热甚则损血。”换句话说,酒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药,用不好是毒。

从中医角度看,“适度饮酒”更强调“因人而异”。比如,阳虚体质的人适量喝点黄酒,可能有助于温阳补气;而阴虚火旺的人,喝酒无疑是火上浇油,容易加重内热、伤阴耗液。

所以,中医讲究“辨证施酒”,盲目追求“适度”并不可取。

长期饮酒对身体的真实影响,别只看“好处”

说到喝酒的健康影响,不能只看“长寿指数”,还得看看它对身体的全局影响。以下几个方面,可能会让你重新审视饮酒这件事。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适量饮酒,特别是红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和其他多酚类抗氧化物质,确实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LDL)水平,增加“好胆固醇”(HDL)。

但别高兴得太早,这种好处仅限于极少量饮用。而一旦过量,酒精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增加心脏衰竭的风险。

2. 对肝脏的伤害

酒精的代谢主要依赖肝脏。长期喝酒的人,肝脏负担会大大增加,轻则引发脂肪肝,重则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很多人以为“适量饮酒”对肝脏无害,但实际上,酒精代谢的副产物乙醛本身就具有毒性,对肝细胞的损伤是长期累积的。

3. 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甚至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研究发现,饮酒过量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显著升高。

喝还是不喝?这才是关键问题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有点纠结了:那我到底要不要喝酒?

其实,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如果你不喝酒,那就保持这个习惯;如果你喝酒,尽量少喝,远离“适度饮酒”的边界线。

真正的长寿秘诀,从来不是靠一杯酒就能实现的。长寿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 心态乐观,情绪稳定

“笑一笑,十年少。”长寿老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态好。无论是喝酒还是运动,带来的心理愉悦感可能才是关键因素。

2.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长寿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离不开科学的饮食和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油高盐食品,每天保持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这些才是长寿的基石。

3. 远离烟酒,规律作息

烟酒和熬夜,是健康的“三大杀手”。戒烟限酒、早睡早起,才是让你活得更久的“长寿公式”。

结语:酒是“调料”,不是“主菜”

酒精从来都不是长寿的灵丹妙药,偶尔喝点小酒助兴,没问题;但如果把酒当成“养生神器”,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医说“饮酒不贪,多活百年”,西医提倡“低风险饮酒”,两者的核心思想其实是一致的:酒可以喝,但千万别多,也别盲目相信所谓的“长寿之道”。

健康不是一件靠“投机取巧”就能实现的事情,它需要你对自己负责,少一点侥幸心理,多一份自律和坚持。与其琢磨着每天喝几杯酒能长寿,不如多睡一小时、多吃一顿健康早餐,或许比喝酒更靠谱。

参考文献

1. The 90+ Stud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2.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酒精与健康报告》

3. 《黄帝内经》

4. 美国心脏协会(AHA)关于适量饮酒的指南

5. 《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华医学会

健康这件事,从来不是靠一次实验、一个偏方就能解决的。喝酒这事儿,点到为止,别让“适度”的借口变成透支健康的理由。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0
不一样视角

不一样视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