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
小 时 不 识 月,
呼作白玉盘②
又疑瑶台③镜,
飞 在 青 云 端。
仙人垂两足④
桂树何团团⑤
白兔⑥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⑦?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
【注释】
①朗月行:为乐府古题。李白采用这个老题目,就在前面加了一个"古"字。②白玉盘:指过去富贵人家使用的用白玉制成的盘子。③瑶台:古人想象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一种雕饰华丽、构造精美的楼台。④仙人垂两足:古代传说月亮上住有仙人。月圆时节,月亮出现时首先看到仙人的两只脚,然后才逐渐看到仙人的全貌。⑤团团:即圆圆的形状,指树冠的形状。⑥白兔:神话传说中有白兔在树下捣药的说法。⑦餐:吃,此处指服用。
【译文】
小的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仙宫里的宝镜,飞落在高高的天空中。圆圆的树冠上,仙人垂挂着两只脚。玉兔不停地捣着仙药,仙药捣成后又给谁服食呢?
【赏析】
这里节选的是整首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诗人儿童时代想象月中神奇的景象。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义深刻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然后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诗人仿佛看到仙人垂下两脚,看到圆圆的桂树丰茂的树冠,既勾画出美丽神奇的月宫,又反映出儿童的天真可爱。全诗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清新俊逸的风格。
【拓展】
这首诗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写的。唐玄宗晚年沉湎美色,宠幸杨贵妃,宦官掌权,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诗人的主旨并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说得十分委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