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看快讯|特朗普2.0与中美及两岸关系|

张任聊国际 2025-02-02 12:59:03
海看快讯|特朗普2.0与中美及两岸关系|

第四十二讲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

《两岸热点》系列讲座

美东时间2025年1月25日晚(北京、台北时间1月26日晨)由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和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主办,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会和上海东亚研究所赞助的《两岸热点》系列讲座第四十二讲暨闭门线上研讨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由美国美利坚大学教授、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召集人赵全胜主持,台湾政治大学黄奎博教授、上海同济大学夏立平教授、日本爱知大学李春利教授和美国瓦格纳学院胡少华教授联合主讲。来自全球各地的近30位学者参与了会议,其中戎抚天、王海良、包承柯、朱俊玮、朱志群、余东晖、杜进、段瑞聪、赵宏伟、殷燕军、祁冬涛、孙太一等专家学者在问答环节分享了看法并提问。

黄奎博教授从特朗普的“三不”讲起,他认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已经展现出不会在无谓的外交场合多花钱、不想在海外进行接触作战和不轻易牺牲美国大兵的特点。如果要加第四个“不”的话,恐怕是他不认为民主是个重要的外交语言。黄教授认为特朗普强化台海军事力量的可能性并不大,希望维持住与北京高层的个人关系,希望通过谈判来处理问题,也不会帮赖清德去做一些“抗中保台”的动作。当然,卖武器会继续。黄教授同时指出,两年之后,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特朗普的“跛脚鸭总统效应”,民主党对共和党的攻击可能会加强。

夏立平教授分析了特朗普2.0对华与对台政策的特点与弱点。他认为特朗普2.0以特朗普为中心,以美国为优先,且具有难以预测性和交易性。他认为特朗普2.0对华打压有“三板斧”,其中包括加征高额关税,撤销与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以及继续推动对中国科技企业限制和对华技术出口管制,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他认为特朗普2.0对华打压有3T“三抓手”,分别是贸易、科技、台湾(Trade,Technology,Taiwan),以及交易艺术上会遵循九原则。夏教授同时指出了特朗普和美国的三大致命弱点,包括不断扩大的美国国债、工业空心化积重难返,以及美国的“深层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特朗普政府也同样具有不变性与交易性。夏教授同时还分享了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三种可能以及大陆“以势逼统”的三要素。

胡少华教授认为特朗普第二任的两岸政策可以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概括。他认为根据特朗普个人的特点,他肯定会打台湾牌,但不大可能有突破。第二任期相比第一任期,特朗普变得更有经验,更有实力,也增加了民意支持。美国在内政上利益观点不同,但特朗普的反华政策几乎不会有国内阻力。胡教授认为美中实力对比以及在台湾议题上的优先级会制约美国的台海政策,特朗普日理万机,将无精力在台海搞大动作。当然,胡教授认为也不能排除对形势出现误判而导致突发事件。总体而言,只要双方理性,台海局势不会有大变化。

李春利教授首先从2004年小布什对阵克里那年他亲历观察美国大选的经历谈起,分享了特朗普这次传递的两个信息:一是特朗普是一个言而有信的总统,是否做到不要紧,至少要去做;而是特朗普是一个战斗的总统,和美国国内的自由份子战斗,在国际上也广泛和与美国利益不同的对手、盟友斗。特朗普对外的言而无信,恰恰是为了对内能展现出言而有信。启用了40岁的万斯也是希望能让特朗普主义可以继续延续。李教授同时分析了日本国内的状况,以及他对日美关系变化的观察。从防御经费到驻日美军数量的变化,李教授认为日本如果不希望美国走,就必须付出代价。但矛盾在于日本已经没钱去实现特朗普政府索要的额外投入了。李教授同时根据特朗普“开疆拓土”的关注点提出门罗主义是否又回来了的问题。

在问答环节,学者们就“特朗普会不会微观管理对台事务”“民进党与特朗普在党内的对手频繁互动”“韩国瑜一行赴美”“中美机会窗口”“北京台北互动”“特朗普会如何以台湾为筹码”“跛脚鸭总统效应”“美国两党中国议题热度的变化”“特朗普是否会约束手下的人”“代理人战争的可能性”“台湾被交易的可能性”“中方应该如何应对”“美日关系”“印太战略”“美国修宪”“特朗普访华”“石破茂访华”“冲绳情况”“日媒报道特朗普就职典礼”“一战后秩序”“特朗普主义和美国优先是否是个人行为”“以势逼统”“科技界和华尔街巨头对特朗普的影响”“中日关系前瞻”等话题进行了热烈地交流。可以看出,特朗普第二任开启带来了很多新的变数与话题。学者们的交流热烈、深入,大家欲罢不能。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接下来将继续推出《两岸热点》系列讲座,下一讲,嘉宾们将“解析中国台湾地区‘立法院’‘动口又动手’之政治生态”,《海外看世界》也将持续追踪报道。

文字:孙太一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台独家首发,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观点。

0 阅读:1
张任聊国际

张任聊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