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粟裕回忆录》,我们不难发现,粟裕对孟良崮战役非常偏爱和肯定,不但独立成章,而且冠以《英雄孟良崮》的章名,其它战役都没有这个待遇。
一,战役背景,担负重任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经过8个月的全面进攻,占领了解放区105座城市,但也付出了71万兵力的代价。国民党用于第一线作战的机动兵力,从原来的117个旅减为85个旅。
由于兵力的巨大损耗,国民党军队已经没有能力再继续发动全面进攻。蒋介石不得不改变战略方针,由对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改变为重点进攻,即集中兵力对解放区的两翼——陕北和山东实行重点进攻,而对其他解放区采取守势。
在山东战场,国民党集结了24个师共计45万余人,分别编成3个机动兵团:汤恩伯第1兵团,辖整编第74、第83、第65、第25、第28、第57师;王敬久第2兵团,辖第5军、整编第85、第75、第72师;欧震第三兵团,辖整编第11、第9、第20、第64、第84师以及第7军、整编第48师(第7军、第48师后又划归1兵团指挥)。共17个师(军)43个旅,约25万5千人,执行机动突击任务。另以7个整编师、17个旅约20万人,配置在分别以徐州、济南为中心及鲁西南等地区担任守备和策应。
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的目的是全歼华野。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要把华野主力赶到黄河以北,迫使我军大部局促于华北,便于集中解决,进而再解决东北。
毛泽东主席洞若观火,对蒋介石的图谋一清二楚。陕北是革命的中心,其形势关乎全局,绝不容失。所以要求华野全军转入内线作战,务必要就地打破敌人的进剿,缓解华北地区特别是陕北的军事压力。华野担负的责任极其重大。
二,主动出击,寻找战机三月底,敌人对山东的进攻正式开始,三个兵团呈品字形逐步推进。到四月份,已打通了津浦铁路徐州至济南段和兖州至临沂的公路并占领鲁西南地区。
随后第一兵团向沂水、蒙阴方向推进!
第二兵团占领泰安后向莱芜方向进犯!
第三兵团从泗水向新泰方向推进!
敌人三路大军对华野形成弧形包围态势,解放区被严重压缩,寻找战机打破敌人围剿已迫在眉睫!
华野自3月趁战役间空隙开始了为期1个月的整训,卓有成效,部队精神面貌和战斗力均大为提高。到4月整训结束,开始主动同敌人试接触,寻找战机。
经过一个多月的主动出击,虽然取得了泰安、宁阳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但并没有打乱敌人的部署,迟滞敌人推进的步伐,基层官兵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
为了进一步调动和分散敌人,野司于5月初计划以两个纵队南下鲁南,以一个纵队南下苏北,袭扰敌人后方,迫使敌人回兵,以便于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歼灭敌人。
方案上报军委后,毛泽东主席回电先是肯定了野司前期的行动,但同时指出:要有耐心,要集中兵力,不要过早惊动敌人后方。毛泽东主席在回电中英明地否定了野司分兵的计划,提醒华野坚持放开正面、北攻昌潍、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给华野的下一步行动指明了方向。根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野司放弃了分兵鲁南苏北的计划,放弃打击进犯临蒙公路之敌;撤销了对进占新泰之敌的包围等等。这一系列示弱式行动,果然造成了敌人的误判,以为华野攻势疲软,已开始全面退却。蒋介石遂命令汤恩伯加速推进,战机终于出现了。
三,取舍战机,决定虎口拔牙汤恩伯第一兵团加速推进后,出现了两个战机。
其一,5月10日,汤恩伯兵团的第7军和整编第48师从河阳出动,先头占领了苗家区、界湖,有接着进犯沂水的态势。该敌位于敌之右翼,比较暴露。
第7军是桂军精锐,如果能打掉第7军,敌人必定阵脚大乱,野司计划歼灭该敌并伺机打援。但桂军既狡猾又顽强,与之作战要拼消耗,并不是华野理想的歼灭目标。
因此,在作战命令下达后,粟裕一面派专人给部队调配充足的弹药,打算以强大的火力保障攻击部队将该部歼灭;一面继续密切注视着敌情的变化,寻找更加合适的战机。
其二,就在华野主力决定打击桂军的时候,5月11日,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由垛庄经孟良崮西麓向坦埠南之杨家寨、孤山的华野第9纵队进攻。
敌人的这一行动引起了粟裕的高度重视,他急需知道敌人是局部行动还是新的全面进攻。经过情报部门的侦察,粟裕于当晚终于知道了汤恩伯兵团的具体作战部署。
命令以整编第74师为中心,第25师、第83师分别为其左右翼。又以第65师保障第25师翼侧;第7军和第48师保障第83师翼侧,限于12日(后又改为14日)攻占坦埠。同时,我们又查明敌王敬久兵团之第5军,欧震兵团之第11师等部,亦已由莱芜、新泰出动东犯。
针对敌人新的作战部署,粟裕经过认真分析,判断出敌人已决定向华野发起全线进攻,企图通过中心突破的战术,一举端掉华野的指挥中心,再聚而歼之;如果华野不敢决战,也可将其赶过黄河,达到聚敌于华北的塈定目标。
在分析清楚敌人的意图后,粟裕决定将计就计,改变先打第7军和48的原定计划。以“猛虎掏心”的办法,从敌战斗队形的中央楔入,切断对我威胁最大的中路先锋敌第74与其友邻的联系,并将其干净、全部消灭掉。
四,英雄孟良崮粟裕为何敢虎口拔牙?主要基于以下四点。
其一,整编74师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歼灭该师,可以从精神上和实力上给予国民党军以沉重的打击,立即挫败敌人的此次作战计划,鼓舞全军的士气。
其二,打击74师,敌人意料不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战胜敌人的法宝之一。
其三,敌人整体实力虽然强于我军,但局部华野实力强于74师。
其四,此时的华野武器装备有了很大改善,特种兵纵队已有相当基础,火力已大大加强,已经具备了围歼强敌的基本条件。
粟裕将虎口拔牙歼灭74师的想法汇报给华野司令员陈毅后,陈毅十分赞同,说道:“好!我们就是要有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并立即定下战役决心并上报军委。毛泽东主席复电同意。
下定战役决心并经各方同意后,野司开始制定作战计划,其具体部署是:
第1纵队以1个师攻占蒙阴以东的曹庄,阻击敌第65师,主力从敌第74师与第25师的结合部楔入,割断该两师的联系,阻击敌第25师,并协同友邻第6、第8纵队攻占垛庄、芦山,断敌第74师退路,从敌右侧后攻歼该敌;第8纵队从敌第74师与第83师的结合部楔入,割断该两师的联系,以有力一部阻击第83师,主力迅速攻占万泉山、芦山,与1纵队沟通联系,协同友邻从敌右侧后攻歼敌第74师;第4纵队首先控制北楼以北山地,阻击敌人继续向坦埠进攻,尔后抢占孟良崮,协同友邻向芦山突击,从正面攻歼第74师;第9纵队首先控制坦埠及以南山地,坚决抗击第74师,尔后攻占雕窝,协同友邻向芦山突击,从正面攻歼第74师;隐伏在鲁南敌后的6纵队,取捷径兼程北上,在第1纵队协同下攻占垛庄,断敌退路,尔后协同友邻攻歼第74师。
以第10纵队箝制莱芜敌第5军,阻其南援;第3纵队进至新泰东南,阻击新泰敌第11师南援;第7纵队配属特纵榴炮团,阻击河阳敌第7军和第48师北援;第2纵队进至界湖、张庄集地区,保障第8纵队左翼安全,并策应第7纵队作战。
特纵主力集结待命。鲁南军区地方武装加强在临沂及临泰公路沿线敌之后方的袭扰、破坏。
孟良崮战役打响之前,华野9纵、4纵正面边打边退引诱第74师上钩,1纵、8纵都按原计划切断了敌25师、83师与74师的联系并占领制高点。6纵从鲁南赶到切断了74师退路。到14日,张灵甫终于发现了有被包围的危险,于是仓促收缩南撤,企图通过垛庄。但撤退中发现垛庄已被华野占领,只得扔掉重型装备退守孟良崮。就此华野完成了对74师的合围。
74师被包围于孟良崮后,蒋介石不惊反喜,自认为74师战斗力极强,又处于易守难攻之地,附近还有强大的增援兵力,便认为正是与华野决战的好时机。
于是一面命令第74师师长张灵甫坚决固守,以吸住我军,一面急令新泰之第11师,蒙阴之第65师、桃墟之第25师、青驼寺之第83师、河阳之第7军和第48师火速向第74师靠拢;又急令莱芜之第5军南下,鲁南之第64师和第20师赶向垛庄、青驼寺,楼德之第9师赶向蒙阴增援,企图内外夹击,与我军决战。
但蒋介石想法虽好,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他完全低估了华野的火力和全体官兵的战斗意志。
15日下午1时,华野发起总攻,强大的炮火密集覆盖孟良崮整个山头,炸得敌人人仰马翻。接着五个纵队轮番冲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捕,进展顺利。
在阻援战斗方面,华野将士利用野战工事进行了顽强的阻击,像铜墙铁壁一般挡住了援敌一波又一波地冲击。
到16日下午,华野攻击部队攻占了所有高地,敌师长张灵甫被击毙,孟良崮战役以全歼敌整编第74师及整编83师一个团共3.2万余人而胜利结束。
粟裕回忆之《英雄孟良崮》里,有四点与普遍认知大不相同。一,粟裕在回忆录里明确表示不赞同张灵甫“孤军冒进、送上门来”的普遍观点,认为敌人既然实施中心突破,74师的位置稍微突出是正常的,况且战役发起前,敌25师、83师与74师的距离只有4至6公里,74师根本不算孤军冒进。
二,对于国民党军队救援不力的说法粟裕也不赞同。粟裕在回忆录里特别强调,战役开始后,国民党各路援军在蒋介石的严令下一齐向蒙阴东南急进,而且高度赞扬了各阻击部队的英勇阻敌行动。
三,孟良崮战役时,华野的武器装备并不比敌人弱多少。粟裕在回忆录里特别说明,当时部队的装备已大为提高,特纵火力压制成为迅速夺取胜利的关键。
四,至于发现山谷中躲藏的7千敌军,粟裕也特别说明了。并非自己先对数发现,而是在战斗结束后发现孟良崮地区仍有敌电台活动,才对数搜山,歼灭7千敌军的。
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华野于敌人重兵围剿之中出其不意,大胆采用“猛虎掏心”战术,一举歼灭敌整编74师,打破了敌人中心突破的计划,导致敌人歼灭华野、将华野赶过黄河、占领山东的战略任务完全泡汤,缓解了华北乃至陕北的军事压力。孟良崮战役,粟裕居功至伟!<本文史料全部来自于粟裕回忆录之《英雄孟良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