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我总结了六条通俗易懂的工作要领:
一、先当学生再当先生
别急着发号施令,前三个月把全村每家门槛踏平。跟老支书学方言土话,向村会计问账本明细,和放羊老汉唠家常,摸清村情就像老农摸瓜——得顺着藤慢慢找。
二、班子团结胜过蛮干
记住"三个不":不摆架子当领导,不搞小团体拉偏架,不包办代替当管家。处理矛盾学"揉面团",把不同意见揉成合力。遇事先开"碰头会",重大事项必须"两委"齐上阵。
三、办实事要像种庄稼
定计划别贪多,像种地一样"一季收一茬"。先解决吃水难、路难行这些"眼前急",再谋划产业项目。资金使用学"老农记账",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项目进度要"春种秋收"按时结账。

四、调解矛盾有土办法
处理纠纷别照搬法律条文,学"祠堂说事"的老规矩。先递根烟消火气,坐炕头听双方倒苦水,请家族长辈当"和事佬"。记住"劝和不劝分"的老话,维护乡情纽带最重要。
五、廉洁底线是铁规矩
村集体账目要像自家存折一样清楚,工程招标别沾亲带故。拒绝吃请学"铁将军把门",面对送礼就说"村里摄像头多"。记住"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违规的事再小也不能开口子。
六、工作留痕更要留心
填表格报材料是基本要求,但更要写在群众心里。建个"民情日记本",谁家孩子要助学、哪块地需要修渠都记上。离任时最好的政绩不是档案盒,而是村民见面还愿喊声"老书记"。

驻村工作就像种树,根扎得深,树干才长得直。这六条看似土办法,实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管用经验。记住:金杯银杯不如老乡口碑,这奖那奖不如群众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