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年全国“两会”在北京正式召开。与往年一样,拥有全国政协委员(或全国人大代表)以及车企代表双重身份的汽车人们,纷纷提出了自己关于汽车行业的提案(或议案)建议。
据马拉车市统计,在超过10家车企或汽车行业相关企业领导、代表的提案(议案)建议里,包含了目前整个汽车领域中的行业热点以及企业发展、汽车消费者切实遇到的难题和瓶颈。
还记得,在去年盘点2023年的“两会车声音”时,马拉车市曾总结归纳出了三组最为引人注意的关键热词:“数字化”、“智能网联”和“动力电池安全”。
那么今年的“两会车声音”又能总结归纳出什么关键热词,和去年相比较到底有何不同呢?今日,马拉车市就和您一起,看看车企代表们的这些提案(议案)建议,究竟有哪些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哪些建议是此前未曾提及的新鲜干货,又有哪些建议值得重点关注?
【制表:马拉车市】
纵观今年的“两会车声音”,我们不难发现同样也有三组关键热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且最易被车企代表提及。
“2024两会车声音”
关键热词一:「立法」
在今年的车界代表建议当中,有不少人提到了“法”这个词。其中有呼吁需要针对某些事项进行“立法”的,也有提出现有的“法”需要完善和修订的。
▏有代表建议完善汽车数据产品立法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指出,在智能网联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产权需要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要素市场化与国家安全三者之间达成平衡。
截至目前,国家已出台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下简称“《数安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产权确立了部分概括性规定。但朱华荣认为,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包括“汽车数据中非个人信息边界模糊,权属不明。”
《数安规定》仅明确了部分汽车数据为个人信息,未明确其他数据的性质;《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不属于个人信息,未明确整车厂对匿名化后数据可否使用;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亦未对汽车数据中非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权属进行明确。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非个人信息的边界模糊与权属不明,将不利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同时导致车企等不便对相关数据进行合法充分的处理和使用,不利于相关数据由“数据碎片”的分散化向“数据粮仓”的集约化转变,不利于技术和汽车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为此,朱华荣建议完善汽车数据产品立法,包括明确汽车数据中个人信息的界限,以及细化汽车数据产权规定,落实车企对汽车数据的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
▏有代表建议加快《自动驾驶法》立法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也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关于加快《自动驾驶法》立法进程”的提案。
连玉明认为,自动驾驶是与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移动通信、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是数据要素基础制度探索的重要突破口,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
连玉明表示,目前我国自动驾驶汽车发展面临诸多法律问题,加快《自动驾驶法》立法进程应当成为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为此,他建议将《自动驾驶法》尽快纳入立法规划,并成立专项立法工作组,加快立法研究;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国家层面立法提供实践支撑;围绕自动驾驶安全风险防护方面的关键问题,加强学术攻关和理论研究。
▏有代表建议《道路交通安全法》需修订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今年两会提交了关于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明确智能驾驶法律责任认定的议案,呼吁从立法方面加快推动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
冯兴亚建议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条、第76条,增加机器驾驶人定义、责任承担划分等内容,先实现智能驾驶法律层面依据从无到有、从零到壹的突破,同时,他还建议加快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智能驾驶专门法律。
从汽车数据产品到自动驾驶,都亟需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车企以及消费者的权益,而随着智能驾驶的大力发展,对于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需要完善修订的地方。故而“法”成为今年的两会车声音里的一个关键热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024两会车声音”
关键热词二:「出海」
今年被许多车企代表提及的第二个关键热词是“出海”。其中,既有大力发展开拓汽车出口业务的车企掌门人,也有汽车相关行业的企业领导。
众所周知,2023年是我国汽车行业的出口大年。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522万辆,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在此大背景下,关于汽车及相关产业出口的提案(议案)建议,自然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提出,在中国汽车出海持续提速的过程中,全球范围内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明显增多,这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中国汽车目前以车企单独出海为主,还未形成全产业链体系出海的局面,包括供应链、金融服务等环节。
张兴海认为,中国汽车出海不应只靠车企自身努力,还需中国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合力协同发展,形成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他建议,相关部门推动汽车碳足迹核算标准、方法和数据的国际互认;对出海的零部件企业,特别是民营零部件提供财税和金融支持;同时成立国家级终端消费信贷金融平台,给予出海的自主车企信贷资金及贷款服务支持,保证自主车企在海外与外资车企竞争中没有明显的金融政策劣势。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认为,汽车出口已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但由于海外品牌加速跟进、营商环境复杂,汽车出口仍面临巨大压力,亟需国家提供助力。
例如汽车出口全流程运行机制尚需优化、汽车出口配套支持措施有待持续提升。因此,冯兴亚提出促进产业国际合作、统筹出口共性课题、优化出口监管机制、加强资讯及运力建设等建议,多举措护航出海高质量发展。多举措护航出海高质量发展。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表示,我国已从一个世界汽车大国变成一个世界汽车强国,光靠销量、光靠规模还是不够的,在做好产品、做好服务的基础上,中国汽车企业还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品牌建设投入,为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为中国品牌争光添彩镀上金子。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在《关于高标准引领高质量 保持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竞争优势的提案》中建议:企业在走出去时要有序竞争,防止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的“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惨痛教训再次上演。
此外,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还从涉外法律角度提出了建议,其指出应健全涉外法律服务体系,有效应对民营企业海外矿产合同履约的风险;还需有效应对中资企业出海投资开发风险等。
不难看出,虽然目前我国已跃居全球汽车第一大出口国,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供应链问题、竞争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有的甚至可能成为限制我国出口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024两会车声音”
关键热词三:「双碳」
除了建议立法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深层次解决出口难题之外,车企代表们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双碳”。不少代表和委员在碳足迹管理、碳减排政策等方面均提出了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建议,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优先促进《积分办法》与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扶持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有规划的碳减排;加强数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规范化管理。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也建议,相关部门需推动汽车碳足迹核算标准、方法和数据的国际互认,特别是加强与欧盟的低碳发展合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打通碳排放相关阻碍,同时借鉴欧盟先进的碳足迹核算经验,指导国内汽车碳足迹核算工作。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同样建议,应从速从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完善企业共享共建机制,推动与国际数据库的衔接与互认,并逐渐建立中国深度参与、主导的全球碳足迹管理体系。
宁德时代曾毓群则建议,进一步优化我国电动重卡管理政策,完善标准体系,鼓励电动重卡市场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加快实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双碳”目标。
早在2020年,国家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就曾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而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因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理应充分发挥“链长”作用,引导上下游产业链持续有效降碳,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此次代表和委员们针对该关键词提出相关提案(议案)建议,也彰显了车企自身的企业责任感。
马曰:
当然,还有许多车企领导的提案(议案)建议,对于车企甚至是国内整个汽车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前瞻性和意义都十分深远。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建议或许影响并没有那么直接。其不了解、不理解甚至不关心,这也无需过于苛责。
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马拉车市既希望政府部门相关决策者一方面解决车企和汽车行业发展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和瓶颈,同时也希望消费者的切实利益能够得到保障,而这些述求远不是一次会议就能彻底解决的,而是需要举全社会之力时刻关注、长期投入的一项浩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