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由来

观世传真侠 2024-06-18 07:18:19

淄博过去有“官窑”之说,专为皇宫皇室生产瓷器。《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中还有“青州府土贡瓷器”的记载。《大清一统志》说:“青州府土产陶瓷,出博山县”。这说明当时青州府的贡瓷是博山生产的,由于这两部大型巨著都是清朝宦官修编,其真实性是可信的。

《山东通志》也有“瓷器出颜神镇(博山)”的记载,从行政建制上说,博山从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划归益都县(时称颜神镇),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博山县,经明至清末一直归青州所辖。这说明当时淄博陶瓷的产业和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

在新中国,淄博陶瓷产品从上世纪60年代初进入中南海,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用瓷。如今,“官窑”的理念正在演绎为全新的“国窑”,不仅为北京专供,而且成为全球市场的高端供应商。而这一切,不是空穴来风,想想那一万年的琏接吧。它是以一万年的积淀而筑就的品牌。

陶瓷,是淄博的一张城市名片,是重要的传统产业,这个传统竟然会有一万年之久。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万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淄博因此被授予“陶瓷名城”,“北方瓷都”。

改革开放以来,陶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一万年来的薪火相传,为淄博打造“国窑”品牌构建起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从远古走来的陶瓷与今日的现代陶瓷,交相辉映。

2009年8月,“第九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前夕,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批准“淄博陶瓷、当代国窑”。作为地域品牌使用,这对淄博陶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记者介绍:“我们出产的中华龙系列瓷器是标准的国家用瓷,1999年9月,我们为钓鱼台国宾馆制作了专门用来接待来访的外国元首和政要的“中华龙”国宴用瓷。

2002年,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接待来自美国的一位重量级政要时,这位政要专门索要了用来接待他的‘中华龙’盖杯。作为中国之行的纪念品。2008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夫人一次订购了9万美元‘中华龙’产品作为收藏品。2009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以个人名义订购了‘中华龙’产品。

目前,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中央军委、钓鱼台国宾馆、国家外交部、财政部、中国驻日大使馆等政要云集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淄博瓷器的身影。

我们的祖先,一次次把松散的泥土制成坚固的陶器,这中间,如果没有一种持续不衰的好奇心,一种求知的喜悦、探索的愿望,创新的激情,是不可能做成的。最精细的瓷器,至少经火烧过三次,颜色才会更美丽、牢固。贾谊所谓:“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陶瓷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守智谈到陶瓷品牌建设时有一段话让人深思“一套餐具,动辄上千元、上万元,它的成本真有那么高吗?当然没有。人们看重的是什么呢?是品牌。我们拥有世界上生产陶瓷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材质,却很少生产出世界上最高档的瓷器。淄博陶瓷要肩负起弘扬陶瓷文化的重任,创出中国的名牌”。

我再次来到淄博中国陶瓷博物馆,在这里我看到世界各国的陶瓷,我被这琳琅满目、景致奇美的陶瓷所吸引、所赞叹,更为淄博陶瓷在此中的地位而自豪和骄傲。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