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纵横厮杀,箭如雨下,战鼓轰鸣…这样的“大场面”,让人一看就血脉喷张,恨不得立刻化身一位将军,在战场上奋力冲杀。
但两军交战,并不是只有这些“大场面”,失败者的垂头丧气,甚至性命不保,无辜将士们命如草芥,或许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情况,尤其是当了俘虏的败者,他们的命运或许会遇到非常悲惨的情况——敌军杀俘!
尤其是面对坑杀的情况,那更是性命和尊严皆失。
坑杀不就是被活埋了吗?为什么还会性命与尊严皆失呢?
那是因为在历史上,坑杀并不仅仅是活埋,由于很多原因,现在的电视剧、电影,也只能拍成活埋,这已经是人们承受能力的底线了,如果拍出真实的“坑杀”情况,那么估计这些影视剧没有一个能够过审。
真实的坑杀,是不可想象的人性残忍。
“人屠”现世
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最为强劲的一个对手就是赵国了,而二者的决定性战役,就是长平之战。
在长平战场上,原本是秦国的白起对阵赵国的廉颇,面对廉颇的坚守策略,白起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用反间计令赵王怀疑廉颇,换来了年轻的赵括。
赵括还是太年轻,被白起一战打崩了,只能留给后人一个“纸上谈兵”的笑柄,但在这场战争中最悲惨的还不是赵括,而是他带领的那四十万赵军。
在战争结束后,面对这四十万俘虏,白起也是一阵头大,如果这些人是全心全意地投降还好,可问题是这些人都是赵国人,是不会心甘情愿跟着自己的。
这就不是四十万军队,这是四十万吃饭的嘴,是四十万累赘,四十万不安定因素。
于是白起一挥手:“全部坑杀!”
四十万人,这场屠杀奠定了秦国一统六国的战争基础,也让白起冠上了一个“人屠”的称号,但白起所谓的“坑杀”,真的是挖了个坑把四十万人埋起来吗?
这是不可能的。
挖出来一个容纳四十万人的大坑,或者四个容纳十万人的大坑,还是四十个容纳一万人的大坑?
哪里来的挖坑的时间,挖坑的人手,有这个功夫,赶紧再拿下两个城池他不香吗?
而在一些影视剧中,则是演变成了白起让这四十万赵国俘虏们挖坑,自己给自己掘坟,节约了人手,是不是听上去就很合理了?
但事实上也不可能,毕竟这四十万人不是傻子。
想象一下,一个赵国俘虏挖了半天坑,抬头一问看守的秦军:“我们挖坑干什么啊。”
这该怎么回答?
你们给自己挖坟呢。
还是说“没啥,挖着玩的”。
不管怎么回答,都没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
只怕这四十万俘虏会当场哗变。
所以白起所谓的“坑杀”,绝对不是简单地挖个坑把这四十万人埋起来。
那么白起的“坑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乱世京观
其实白起的“坑杀”也很简单,那就是直接杀了。或是用弓箭,或是用刀枪,死法随便选。
只不过杀完了之后,把人头砍下堆起来,表面贴上一层土,从最底下开始打“地基”,慢慢地往上堆,成了一个金字塔的形状。
这就是所谓的“坑杀”,这种由人头或者敌人尸体为建筑主体的工程,也被叫做“京观”,或者“武军”。
想象一下在战争结束之后,就好比说赵国吧。
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的臣民或者军队,再有经过长平的,见到了这路边一座座的大金字塔,把表面的土一抹,里面便露出了森森白骨。
这样的场景,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尤其是在得知了这一座座京观之中埋着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同袍,这样的心灵冲击力,只怕远胜百万大军。
而对于这些被筑成了京观的士兵来说,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这种行为无疑是把他们钉在了耻辱柱上——看,这就是失败者。
并且这样的“坑杀”所构成的京观,在历史上不止出现过一次。
在明朝之前,几乎是每有战争,就会出现京观,并且因为“筑京观”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过残忍,太过反人类了,所以历史对于这些筑京观的杀伐者们,总是有选择记录的。
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对于曹操袁绍官渡之战相关行为的记载,就是不一样的。
《后汉书》中记载曹操在打赢了官渡之战之后,受降了一支袁绍的军队,但等到晚上,曹操下令所有投降的袁绍军队,全部坑杀。
但是在《三国志》中,却是全然没有这一段,显然陈寿是做出了“隐史”。
在《晋书》中,这些记载则是层出不穷。
“奴隶皇帝”石勒,在武德击败了晋朝的梁巨之后,其行为却是“不讲武德”,将投降的一万余名晋朝将士们全部坑杀,在击败了晋朝的曹嶷后,降卒更是多达三万人,石勒依旧是眼都不眨一下,全部坑杀,筑京观;
石勒的侄子石虎,击败了前赵的刘曜,受降了刘曜的一万六千多名军队,但是怀疑他们不是真心投降,也是全部坑杀。
甚至在他们内部内斗之时,也是出现了这种反人类的行为。
石虎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皇位,那人脑子都打成了狗脑子,管你什么哥哥弟弟,只要是挡着我当皇帝的,那全部都给我死!
尤其是石虎的小儿子石冲,在被几个哥哥轮番胖揍之后,败北出局,他手下的军队,被几个哥哥“坑其士卒三万余人”。
而前赵的大哥们在杀起俘虏来,也是丝毫不手软。
前赵的第三个皇帝刘聪在位时,平阳的元老贵族们不满他的统治,起兵叛乱,在御驾亲征平定了叛乱之后,面对这些曾经的元老旧臣,甚至里面还有自己的血脉亲戚,刘聪手中的屠刀依旧没有半分犹豫,“坑士众万五千余人,平阳街巷为之空”。
这些事情,《晋书》之中就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坑杀的行为都是五胡十六国的事情,在晋朝的眼里,这些人全部都是乱臣贼子,没有他们,晋朝士大夫怎么会被逼得衣冠南渡呢?
所以晋朝的史书,就完全没有必要为他们遮掩丑事,也不怕将他们的残忍行为都写出来。
你拿着后赵的剑,总斩不了我晋朝的官吧。
而且这种乱世,几乎就是坑杀、筑京观最为疯狂的时候,甚至在南北朝之后的下一个大乱世五代十国之时,就连堂堂的李唐皇室也不能幸免。
皇族也要被坑杀
五代时期的后唐,在末帝李从珂登基之后,便将石敬瑭封为了河东节度使,但石敬瑭却是充满了野心,一心想要自己当皇帝,并多次称病,要更改“工作地点“,以此来试探李从珂的态度。
而李从珂也是过了快三年的时间,才回复了石敬瑭的请求,这顿时让石敬瑭觉得是不是自己已经暴露了,所以李从珂才想以此来稳住自己。
心中焦急的石敬瑭直接不忍了,起兵造反,但这次仓促的起兵,却是让石敬瑭被李从珂的大军围困了起来,无奈之下,石敬瑭直接选择了与虎谋皮,和契丹的辽国做起了交易。
石敬瑭向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写了一封信:“我的岳父乃是李嗣源,他老人家的义父李克用和您的父亲耶律阿保机是磕头的结拜弟兄啊,所以按辈分您是我的叔叔啊,今天我添个福分,喊您一句亚父,以后您是父皇帝,我是儿皇帝,您可不能不帮我啊。“
耶律德光看了这封信后,顿时被石敬瑭这种无耻的精神打动了,出兵帮助其覆灭了后唐,还封了石敬瑭为晋国皇帝。
在局势反转之后,丧心病狂的石敬瑭竟然直接将后唐的皇室成员全部诛杀,尸体埋放在了汾河两岸,筑成了十几里地连绵不绝的京观。
而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乱世之中皇帝权威无限衰落,人们道德底线一再降低的表现。
就像是石敬瑭手下的将领安重荣,在看了石敬瑭的一系列操作之后,他就得出了一个非常务实、非常精辟的结论:“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岂有种耶!”
陈胜、吴广也只不过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安重荣却是直接把目光放在了天子身上,这不错,很有精神。
而后来,安重荣果然也是起兵反对石敬瑭,但兵败被杀,可见其兵马尚未强壮啊。
和这些后世人比起来,历史上一些比较靠前的人,对于这种“坑杀筑京观”的行为,则是显得比较人性化。
赶尽杀绝,何必呢
魏晋时期,司马昭灭吴之时,打下了诸葛诞防守的寿春,俘虏了一大批东吴将要上前线的援军。
有大臣对司马昭进言:“这些士兵连打都没有打就被我们俘虏了,他们心中肯定非常不满,只怕是不安定分子,应该全部坑杀。”
司马昭却直接反驳了这个大臣:“我要当天下的主人,哪里的子民都是我的子民,怎么能干这种事情呢?”
于是司马昭也只是将这些士兵从吴地分散开调走了,并没有杀这些俘虏。
而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在邲城展开了一场大战,此战楚国大获全胜,俘虏了近万的晋国士兵。
楚国大臣潘党对楚庄王进谏道:“应该杀了这些俘虏,筑成京观,这是我们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礼物啊。”
楚庄王摇了摇头:“我们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一个国家动武是为了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如今这七件事情我们一件也没有做到,我们是不讲武德之人啊,而且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这些晋国士兵也是为了他们的国家尽忠职守罢了,怎么还能再杀俘筑京观呢?”
就这样,楚庄王不仅没有杀害被俘虏的晋国士兵,反而还厚葬了战死的晋国士兵,一时之间楚庄王仁义的名声便传了出来。
而司马迁在《史记》之中,也是表达了对坑杀的反对,他的观点和楚庄王一样,大家出来打仗,这些当兵的无非也就是混口饭吃,大家各为其主罢了,个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投降都投降了,何必再把俘虏都杀了,把头颅、尸体筑成京观呢。
尤其是在记录长平之战后,白起杀俘的事情时,司马迁特意用了“阬”这个字。
阬这个字的意思原本是指高耸的城门或者门楼,如今用到了坑杀这里,则是为了突出白起杀人之后所筑成的京观之高大,其杀的俘虏之多,之残忍。
在这些历史材料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真实的一面,却也是残忍的一面,只不过是在残忍之中,也会有几点人性的光芒闪烁。
但就这些历史来看,越是身居高位之人,大概率越是残忍的,因为他们是站在了高位去思考问题,只想到了坑杀筑京观之后,敌人会更害怕,会更有威慑性;杀了俘虏自己的负担会减少,自己的命令会更加畅通无阻。
至于那些京观之中的森森白骨,那被自己坑杀了的已经放下武器的无辜冤魂,管他呢,反正自己不会出现在京观里面就好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