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被大家叫做史上第一聪明的计谋,说白了,它就是借着“关心你”的名义,光明正大地达到统治者的管理目标。
推恩令这招挺高明,就像慢慢加热的水煮青蛙,让诸侯王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没了反抗的力气。这样一来,汉初那些诸侯王势力过大的老问题就被巧妙地解决了,给中央集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恩令”,一听就知道,意思是把好处传出去。传的是谁的好处?当然是皇上的!那传给谁呢?就是那些诸侯王还有他们的孩子们!
为啥这个给皇帝潜在对手送好处的政策,能算是历史头号明谋呢?它为啥在道理上让人没法拆穿?要不咱们换个角度瞅瞅,这到底有没有招儿能破?
【推恩令诞生的背景】
刘老三,沛县的一个小混混,瞅准秦末乱世这个天赐良机,一路闯荡拼杀,最后靠着“组队打拼”的法子,把大敌项羽给干败了,顺利打下了大汉江山。
开创事业简单,但要保持下去就难了,特别是像刘邦那样四处找人合伙投资的情况。怎么样把一个大家都有份的公司,变成自己说了算的独资企业,这是刘邦还有他们老刘家后来的好几代人,一直都在琢磨,并且穷尽一生去努力的大事。
刘邦相当机灵,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特别讲究实际,做得挺有道理。他采用的是“一步步来”的策略。
对于那些目前还甩不掉的大股东,他决定按老规矩办,把韩信他们七个人封为不同姓氏的王。这些人现在还惹不起,得先把他们安抚住。等以后机会到了,再一个个地收拾他们。
对于身边那些老战友,也就是那些立下战功的兄弟们,他们还是得靠着的,也不能把他们惹毛了。所以啊,得分点好处给他们!不过呢,既然你们一直跟着我,那独立的权力(就是军政大权啦)肯定是没门儿的,你们就只能当当高层管理者。而且,我还得让他们明白,咱们才是绑一块儿的。于是,刘邦到了晚年,脑子一转,想出了个叫“白马之盟”的招儿。
不过,就算这样,刘邦对自己家的统治能力还是挺没底的。这不是说刘邦天生胆小,而是因为他们刘家根基确实浅了点。
因此,刘邦想着“家人齐心协力才能成事”的道理,他又把很多刘家的亲戚封为了诸侯王。这种做法,放到现在大家也都看得懂,说白了就是用自家人的力量,慢慢减少那些合作伙伴手里的权力。
刘邦使出了一连串的招数,结果就形成了汉朝初期的那种“一半郡县制,一半分封制”的局面!
最终,刘邦搞定那些异姓王的事情后,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把军功集团和诸侯王的问题,都丢给了后来的人去处理。
在吕雉掌权那会儿,对诸侯王们的打压做得挺绝的。不过,事情的关键转折点,就是她那个独苗儿子刘盈没了的时候。刘盈一走,吕雉也没啥别的挂念了,一门心思就扑在提拔自家亲戚上。到后来,她快不行的时候,还把手伸到了军功集团的相权里头,这一搞可好,军功集团和诸侯王们一块儿反了,直接把吕家给整没了。
因此,到了文景时期,西汉国家在加强内部统治上,主要还是得对付两大难题,一就是那些靠军功起家的势力,另一个就是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王。
军功集团说到底也就是干活的,他们在好多事情上都受到不少限制,处理起来还算轻松。贾谊给汉文帝出的主意,就是那个“列侯之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把军功集团的问题给解决了。但到了汉景帝那会儿,又闹出了“七国之乱”,没办法,军功集团又开始得势了。当然了,最后汉景帝把军功集团的代表人物周亚夫给逼死了,这才算是把这个问题给勉强摆平了。
关于剩下的那个诸侯王问题,其实有个政治上的聪明人,就是贾谊,他给汉文帝出了个好主意,说的是“多封几个诸侯,让他们的力量都变小点”。但汉文帝呢,他当皇帝一开始就像是被人推上台的,没什么实权,所以他心里头既不想也不敢太冒进,去打破朝廷里那微妙的平衡。因此呢,他就没能完全照着贾谊的建议去做。
到了汉景帝那会儿,军功集团早就没啥大势力了。要是他能照着贾谊那套“多封诸侯以削弱他们”的法子来做,那“七国之乱”压根儿就闹不起来。
汉景帝这家伙,跟他爹比起来,那可是要激进不少,他一心想着快点把事情搞定。因此,在晁错的提议下,他急匆匆地就开始实施《削藩策》,没想到这一搞,直接闹出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虽然只闹腾了短短三个月就被摆平了,但留下的麻烦可不小。一来,那些立下战功的势力又抬头了;二来,景帝政府也搞清楚了,硬着头皮削藩,肯定得闹出大乱子。
到了汉景帝统治的晚期,他对削减诸侯王势力的做法变得柔和多了。一方面,他得重新把控住那些靠军功起家的势力,不让它们太过嚣张;另一方面,他也不敢玩得太过火,生怕把全部的诸侯王都给惹急了,导致他们联手反叛。
不过,到了汉武帝那会儿,削减诸侯王的势力又成了件非得干不可的事儿。为啥呢?因为那些靠军功起家的势力已经被压得死死的了,汉武帝还让儒家思想当了老大。儒家思想说的是啥?就是说全天下的地都是皇上的,全天下的人都是皇上的臣民。你们这些诸侯王,自个儿搞小圈子,过自己的小日子,既不合规矩也不合道理。
另外,汉武帝心里那政治大盘子算得可精了,削藩这事儿,他非得干不可。这位老兄从一开始就憋着劲儿要跟匈奴死磕,开疆辟土,好让自己名垂青史。要是不把诸侯王的势力削一削,他咋能顺顺当当地把全国的力量都捏手里呢?你说他要全力去打匈奴,结果吴国、楚国那些老百姓不买账咋办?他们要是磨洋工、不出力,那咋整?
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事儿汉武帝早晚得搞定!
不过,说起削减藩属势力,这里面可是有不少门道的!是效仿他爷爷那样,慢慢来,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还是照着他爹的做法,谁不听话就直接动手呢?
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那会儿,主父偃可算是走到了自己的闪亮时刻。他跟汉武帝提议说:
以前啊,那些诸侯的地盘也就百里左右,力量对比明显,容易掌控。但现在呢,有的诸侯地盘连城数十座,广阔得有上千里。他们要是过得太安逸,就容易骄奢淫逸,胡来一气;要是遇到紧急情况,就会抱团反抗朝廷。要是用法令直接削减他们的地盘,那他们肯定不服,会起兵造反,就像之前的晁错那样。再瞧瞧现在,诸侯家里孩子一大堆,可只有嫡长子能继承位置,其他的虽然是亲骨肉,却连块封地都没有,这样一来,仁孝的道理哪能传扬出去呢?所以,我恳请陛下让诸侯们把恩德分给子弟们,给他们封地,让他们也成为侯爷。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心满意足,陛下也施行了德政,实际上诸侯的地盘也被分薄了,不用直接削减,他们的势力就慢慢变弱了。
这是在说啥?首先,那些诸侯王的地盘实在太大了,威胁不小,得想办法削弱他们的势力。其次,咱们不能像晁错那样乱来,不然大汉王朝的内部资源都得被耗光。最后,我有个建议,咱们可以借着“仁孝”的旗号,主动帮那些诸侯王把家分了,这样一来,他们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而您呢,还能落个好名声。
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推恩政策”,说白了就是:以前,诸侯王的土地只归嫡长子一个人继承。但现在皇帝觉得得公平点,就下命令给诸侯王,说他们的每个孩子,不管是正妻生的还是妾生的,都能分到王国里的一块地。
汉武帝真是个聪明人,稍微一提醒,他就懂了这个计策有多厉害,好处在哪了。所以,他很快就听了主父偃的主意,决定全面实行“推恩令”。
【推恩令的逻辑分析】
推恩令的道理其实挺直接,说白了就是借着“皇上恩赐”的旗号,给诸侯王们分家产。原本诸侯王手里的大权,就像是一个紧握的拳头,但这招一出,就慢慢把这个拳头给拆成了好多根手指头。
不过,要是咱们再往深了琢磨琢磨,就能瞅见好多不一样的地方呢!
首先,推恩令这招,说白了就是把诸侯王的权力和地盘给拆碎了重新分配,并没从他们那儿多拿走啥,总的还是那些资源。那么,皇上到底是怎么加强中央集权的呢?
把事物拆分开、弄得零零散散有啥好处呢?主要就是方便一个个去管理。这样一来,那些小诸侯的实力就一天天变弱了,他们再也闹不出啥大风浪,只能乖乖地听中央政府的指挥,不敢有二心。
那么,虽说他们单个的力量变小了,但难道就不能联手合作吗?毕竟,总的权力和资源还是那么多嘛!不过话说回来,这只是理论上能行得通,为啥呢?因为人心隔肚皮,那些自己单干的小诸侯,根本不太可能齐心协力跟中央政府对着干,他们都得先顾着自己的那点小利益。
联手干大事一直都很不容易!就说那个“七国之乱”吧,在那之前,吴王刘濞不是拉拢了好些个诸侯王吗?大家都说好了一起动手的,对吧?可后来呢,不还是有像齐王这样的诸侯王,要么变卦了,要么就在旁边看热闹,没真上吗?
推恩令把诸侯的势力一点点分掉了,这样一来,中央政权就稳稳当当了。它首先确保的就是中央的安全没问题。
再来说第二点,那些诸侯王都不是傻子,稍微琢磨琢磨就能瞧出“推恩令”是朝廷在给他们慢慢挖坑呢。可他们为啥不反抗呢?明明知道最后得玩完,咋就没那个胆子搏一搏呢?
诸侯王愿意乖乖接受“推恩令”,主要是下面这三个原因:一来,他们也是没办法。二来,主要是这“推恩令”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三来呢,也是因为朝廷手中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慑力,让他们不得不从。
首先,他们实际上得在表面上答应这事儿。按照儒家的那一套,皇上让大臣干啥,大臣就得干啥,更别说这事儿还不是要你的命,只是帮你把家分了分,好让你的孩子们都能沾点皇恩浩荡的光。你要是敢明着跟皇上对着干,不领这份情,那你就准备好迎接舆论压力和政治打击的双重麻烦吧!
再者,为了家里太平,诸侯王得接纳那个“推恩令”。以前吧,都是按照“老大接班”的老规矩,诸侯王的那些其他小子们就像是天天围着肉锅转,却捞不着吃一口。这要是规矩定的,大家也就没啥好说的了,只能憋着。但皇上下了推恩令,那些小子们就能堂堂正正分财产了。要是诸侯王硬是不答应,那家里可就乱套了,说不定还会闹出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惨剧。到了这一步,就连最吃亏的老大,估摸着为了兄弟们能和睦相处,也会咬咬牙,觉得破点财总比家里不安宁强,于是就会站出来支持朝廷的新政策。
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诸侯王们只能无奈选择接受那个“推恩令”,因为他们得权衡利弊,挑个轻点的害处。说白了,地方诸侯王跟中央政府斗,那就是小打小闹对抗整个国家,正常情况下,基本赢不了。所以你看,历史上藩王起兵造反的(除了朱棣那特殊情况),成功的真没几个。到了汉武帝那会儿,前朝“七国之乱”的教训还在眼前晃悠呢,诸侯王们心里都有数,自己几斤几两,不敢随便乱动。造反这事儿,除非真被逼得没活路了,一般人谁会去干啊。推恩令吧,虽然会让诸侯王慢慢吃亏,但好歹一开始不那么疼。权衡来权衡去,他们也只能咬着牙,接受这个推恩令了。
推恩令的作用就仅仅是表面上的那些吗?当然不是!我来给你举两个例子讲讲。
以前那些诸侯王势力可大了,地方官府根本压不住他们,因为他们实力太强。不过,自从推恩令一出,他们的势力就被削弱了不少,这样一来,他们违法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地方官府也就慢慢有了能力和他们抗衡。要是诸侯王敢干些违法乱纪的事儿被逮住了,中央政府就能名正言顺地把他们的权益,要么全收了,要么收大头。
再说,以前一个诸侯国就一套领导班子,但推恩令一出,一个诸侯国就被切分成了好几个小诸侯国,那不得要好几套领导班子来管吗?这时候,中央政府就可以找借口,说你人手不够,给你派点管理人员过去,这样诸侯王的权力就一点点被削弱了。就像汉武帝那时候设的刺史,主要就是盯着诸侯王,把他们的权力一点点分掉。
总的来说,推恩令这玩意儿,表面瞅着挺容易,其实它是个多面手,招数多变、花销不大、但效果惊人,叫人躲都躲不开。
弄明白了上面这些道理后,咱们再来瞅瞅推恩令,得知道它实施前得满足啥条件吧?
首先,你得确保皇上下的这道命令,表面上得让人挑不出毛病,就是说,这道命令得合理合法,让人没法反驳。这就需要借助儒家那一套了,董仲舒在《天人三策》里头已经讲了,“大一统”那是老天定的规矩,皇上的话那就是金口玉言,所以推恩令那是站在了道理和思想的最高处。你们这些诸侯王要是不接受,那就是你们不识相,甚至可以说是你们在跟皇上对着干。
再者,你得搞定这些政策主要针对的对象,还得确保没有其他乱子来捣乱。为啥景帝那时候不适合动手削藩呢?还不是因为那些诸侯王还得帮忙看着军功集团这些别的势力,保护着中央皇权。你要是一下子急着削藩,那问题就会像按了葫芦起来瓢一样,麻烦不断。等到汉武帝那会儿,军功集团已经被彻底收拾了,这才有了心思,一门心思地去处理削藩的事。
最终,不管暗地里怎么策划,明面上怎么算计,没有强大的实力做支撑,全都是白费劲。要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当靠山,那削藩的事儿说了也白说。你要是想实施推恩令,那就得做好万全准备,就怕有的诸侯王急了眼,豁出去跟你拼个你死我活。这时候,你得能立马拿出绝对的优势把他们压下去,还得让其他人看了都害怕。就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他就是靠实力达到了这种效果。
推恩令,它并非是削藩的唯一出路,但绝对是削藩里头最省钱的一个法子。咱们说说三国那时候,刘备好歹也是中山靖王的后人,结果呢,被推恩令整得只能去织席子卖草鞋了。这一招,就像是温水煮青蛙,慢悠悠的,但威力可大了去了。
【推恩令究竟有没有破绽?】
不少人觉得推恩令这招实在太高,没法破解,但细细琢磨下咱们前面说的那些道理,就能瞧出它其实也有不少能挑出毛病的地方。
首先,说白了,皇帝让诸侯王分家,说是为了让好处大家都有份。那这样的话,皇帝你就得先做榜样啊,你们家得带头分家!你自己家都不分,光让别人分,这不是太不讲理了吗?
说实话,推恩令这招,确实有点不太地道。因此,之前才提到,要想推行推恩令,皇帝手里得攥着铁一般的权力。只有这样,这种不太地道的做法才能显得名正言顺。我这皇位可是老天爷选的,神仙给的,我能随便分吗?那肯定不行啊!得让你们自己去分。
再者,咱们得从根子上想办法解决,推恩令不就是为了让大家分家嘛?那要是诸侯王能管住自己,少生几个儿子,是不是就能少受点影响?说起来,现在讲的“少生孩子,优生优育”这理念,是不是也能帮上忙,解决这个难题呢?
当然啦,古代那时候医疗水平真的很差,小孩子的生存率特别低,很难保证能健康长大。“少生孩子,养好孩子”这种办法,其实也挺冒险的。
接下来,推恩令这种策略,只有在皇权稳稳当当地压过一切时,才能真的管用。要是那些诸侯王能找到并扶持起一些能跟他们抗衡的势力,那皇上说不定也不敢随便就削藩呢。就像汉朝刚开始那会儿,因为有那些立下军功的大臣们在,中央政府想在削藩这事儿上动手,也是得好好掂量掂量的。
在后来的那些士族抬头、大门阀掌权,还有军阀各自为政的日子里,哪个朝廷敢搞削弱诸侯势力的那一套?皇上们忙着跟这些亲信家族拉关系,让他们帮忙守江山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想着去削弱他们的权力?
说白了,咱们得清楚一件事,就是啥东西都有弱点,这世上根本不存在那种哪儿都适用的政策和策略,它们都得看具体情况来定。
说到底,好的策略、方法和计谋,关键就是得看情况来、看时机来、看人来。就是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随着时间和人的变化而变化。
咱们去学历史、翻书长见识,说白了,最关键的就是别老一套一套地死记硬背,得学会变通,多从几个方向去琢磨问题。
说白了,汉武帝搞的推恩令,就是那个“把大块切小”的办法。做事总会留点痕迹,只要出手就不可能完美,关键是怎么瞅准这些不完美的地方,去更高层次地较量,这才是咱们得琢磨的事儿。
说实话,挺多人觉得,咱们其实没必要在这儿替古人瞎操心!但咱们好好琢磨琢磨,平时的生活里,咱们不也老被各种“规矩条令”绑着吗?周围还少得了那些借着“为你好”的旗号,实则想控制你的人和事吗?
爸妈的念叨、朋友的建议、娃的纠缠、上司的规矩……这些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关心引导”。
很幸运,我们现在活在文明飞速进步的时代,碰到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我们都能自己做主,进行取舍。说白了,就是看好处和坏处哪个多,算算成本划不划算,还有就是心里那杆秤往哪边倾斜。
怎么分辨或者回绝别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这其实挺有讲究的。咱们得理智点、清醒点,守住自己的底线,站稳自己的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