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林彪的手下们在写回忆录时,肯定会提到林彪这个人。从那些老将军断断续续的回忆里,我们能大概了解林彪的军事本事和为人处世。有次大家聚在一起聊天,萧克、耿飚、叶飞都聊起了红军那时候的林彪,他们每个人说的那些事儿,大家都觉得挺靠谱的。
【萧克:林彪在军事上还行】
萧克和林彪那可是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一起打拼过的。萧克1926年就投身到了国民革命军,同时还加入了共产党,到了第二年,他就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的连长。这位年轻的将领啊,可是亲身经历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还有湖南的那些暴动大事。
在红四军的日子里,萧克和林彪经常打交道。比如说,林彪做营长那会儿,萧克就是他手底下的连长;后来萧克接过了林彪的营长位子,林彪就升为了团长;再往后,林彪成了纵队司令,萧克则做了参谋长;等到萧克当上师长,林彪已经是军长了。
萧克对林彪的军事水平挺有发言权的,他是这么说的:
林彪这家伙啊,一开始只是个小见习排长,然后一步步升上来的。他平时训练挺上心,管理队伍也挺严,打起仗来既有决心又懂得变通,跟北伐那时候的“铁军”挺像。我觉得吧,林彪在军事上还算有两把刷子,但绝不是后来有人吹捧的那种啥都行的“完人”。
林彪在北伐军队里待过,他从中琢磨出了一套管理军队的方法。萧克回想起来,那套方法刚开始用的时候确实挺奏效,但遗憾的是,后来这个方法被叫停了。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930年夏天那会儿,红4军的3纵队刚改编成了红12师,萧克师长就挑起了大梁。他接手的新队伍,原来是福建的地方武装。说实在的,这支部队在战斗力上算是垫底的。那些战士们,压根儿就没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手里拿的武器也都是些老古董,像梭镖啊、长矛啥的,全是冷家伙。
萧克之前只带过一百多人的队伍,现在突然要面对上千人的农民武装,心里真是挺有压力的。他想了想,决定找红5军的军长林彪帮帮忙,要点人手来支援。林彪这人挺爽快,二话不说,直接从教导队挑了五十个学员给萧克送了过去。
萧克在跟部队一起训练时,察觉到这支农民组成的队伍存在不少问题。有一回,在行军过程中,天上突然飞来飞机轰炸,山里的农民没见过这种阵仗,都以为是啥稀罕东西,一股脑儿地跑过去瞧热闹,压根儿没想过要躲起来。
还有一次,部队在路上走的时候,突然碰到了一小撮敌军来捣乱。那些农民出身的战士们,一听见枪响,吓得立马往山上跑了。萧克知道这事后,立刻让各级带兵的人去山上,把大伙儿都给叫回来。
萧克气坏了,他立马跑去跟军长林彪说了这事儿。林彪琢磨了好大一会儿,然后说:要是哪个战士跑了,那他的长官还有跟他同级的战友都得挨罚,要是情况严重,说不定还得被枪决呢。
林彪下达的那个“连坐”法子,一开始还真有点用。但没过多久,这办法就被上头直接给停了。毛主席早就讲过,咱们红军跟以前的军队可不一样,讲的是官兵一个样,不能动手动脚地骂士兵,得靠说道理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1930年年底12月那会儿,萧克带着他那一帮子农民兄弟,在林彪的带领下,和红一方面军的主力一起,把蒋军的18师给打垮了。打完这场仗,红12师就换上了新的汉阳造步枪,战斗力直接提升了一大块。
跟林彪搭档时,萧克曾提及:
有些战斗打得挺漂亮,赢得了胜利,这多亏了林彪那机动灵活的指挥策略。当然,也有些仗没打好,这不能全怪林彪一个人。至于那些战斗损失惨重的情况,林彪确实得承担一部分责任。
【欧阳毅:林彪差点命丧我手】
湘南起义60周年纪念之际,萧克、欧阳毅和曾志一块儿坐车到了宜章。他们三个都亲身参与过湘南起义,聊起天来,自然就说到了当年打仗的那些日子。
萧克聊起了他带领的游击队经历,曾志提到了湘南特委的那些日子,而欧阳毅则给我们分享了他和林彪之间发生的一段趣事。
那时候,林彪是个连长,欧阳毅呢,在连部做文书工作,他俩还住一块儿。有次,他俩同住一个房间,欧阳毅在那儿摆弄一把手枪。那时候啊,枪不仅数量稀少,质量也挺差劲。
欧阳毅手上那把枪,是从战场上缴来的战利品,他特别珍视,老想着能时刻盯着看。就在他摆弄那把枪时,一不留神,枪走火了,子弹“咻”地一下从跟他同住一屋的林彪头上飞过。
林彪一开始被吓了一跳,随后气呼呼地把欧阳毅好好训了一顿。这事儿欧阳毅记得清清楚楚,哪怕过了很多年,一想起这事儿他心里还是直打鼓。欧阳毅讲过:“我那会儿差点儿要了林彪的命。”
萧克乐呵呵地说:“要是那会儿你真的一枪崩了他脑袋,咱们后来可就少了一位大元帅咯。”
曾志接过话茬,说道:“同时也少了个爱搞权力斗争的人。”
事后,欧阳毅心里直打鼓,琢磨着林彪肯定会收拾他。但奇怪的是,林彪竟然一声不吭,这事就像被风吹走了一样,他压根没跟任何人提起过。
在红军的过去,也有不少类似的事儿。就像是在井冈山那会儿,红军里就有过因为手枪不小心走火,结果把战友给误杀了的事情。吕赤和陈伯钧,他们俩可都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后来都加入了红军。这俩人在军事上都很有一套,所以在军队里都担任着很重要的职位。
吕赤是陈伯钧的上头领导。出事后,陈伯钧特别后悔,说就是要了他的命他也愿意。这事报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琢磨了好一阵子。想着现在军队里干部不够用,陈伯钧也真心认错了,还想给他个机会让他以后好好干,最后就决定罚他100竹板。
陈伯钧因为身上有伤,所以最后只被打了二十多下,算是给了他一个教训。
欧阳毅后来坦白讲,枪支走火这事儿,自己确实推不了干系,林彪的大方宽容也真让他心里佩服。
【李聚奎:我顶撞他并没受到报复】
李聚奎以前也在林彪的手底下干过活。那时候,他是红一军团第一师的师长,而林彪呢,是红一军团的军团长。
李聚奎带着第一师,在兴国西北的高兴圩和狮子岭,跟敌人干上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最后一仗。这场仗,咱们的战士硬是挺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天,林彪跑到一师的防线看了看,听完李聚奎介绍完那边的情况,他悄悄地跟李聚奎讲:
赶紧安排一下,让五军团的第十三师接手现在的阵地,你们就撤退,把队伍带到兴国东南那块地方集合。
林彪讲完后,又悄悄补了一句让人琢磨不透的话:
可能会展开大型的军事活动。
李聚奎想要深入了解情况时,林彪摆摆手,说道:“这事儿咱们以后聊。”
后来,李聚奎慢慢了解到:
这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换个地方打仗,也就是长征。
长征路上,走到金沙江那段时,李聚奎跟林彪有了点不愉快。那时候,李聚奎收到的指令是赶紧在龙街渡口那边过江。于是,他立马通知了杨得志的红一团,让他们快点把桥搭起来。但奇怪的是,两天时间都溜走了,桥竟然还没搭好。
在一次集会上,李聚奎想了个招儿,说用牲口拖着铁丝过江,再顺着那铁丝搭个浮桥。杨得志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点头答应了。接着,杨得志亲自上阵,骑了匹大黑骡子到江边,把铁丝绑在骡子身上,然后赶它下水,让黑骡子自己游到对岸去。
可是,当黑骡子游到江中间的时候,它说啥都不肯再往前挪一步了,试了好几次都没能说服它继续游。
这时候,李聚奎正准备跟林彪报告呢,结果林彪的电话先打过来了。李聚奎开口就讲起了架桥那档子事,可没聊上几句,林彪就直接插话说:
你直接告诉我吧,别绕弯子了,我到底啥时候能过江?
李聚奎这两天因为搭桥那档子事儿,心里憋得慌,一肚子火。一听林彪不想听汇报,他也来气了,直接嚷道:
说白了,要是桥建不起来,那咱啥时候也甭想过江!
他这一反驳,直接就把林彪给惹毛了。林彪在电话里扯着嗓子一顿狂吼,然后才问道:“你给我说说,为啥桥就是建不起来呢?”
李聚奎把那边江面宽、水流急,还有咱们手头没足够设备这些情况都讲了讲,然后问能不能换个地方渡河?他还提议,军委纵队可以从绞平那个地方试着过江。
林彪琢磨了一会儿,开口道:“你们再琢磨琢磨,看看有没有别的招儿,我这就去找军委商量商量。”
没过多久,李聚奎就接到了林彪打来的电话。林彪在电话里跟他说,先别忙着架桥了,部队先休息两个小时,之后转移到绞平渡去,从那边过江。
之后,有人就跟李聚奎打听,问他跟林彪唱了反调,有没有被找麻烦?李聚奎摆摆手说:“哪有啊。”
【杨得志:林彪从不对下级敞开胸怀说什么】
跟那些将军比起来,杨得志在林彪手底下干的时间要更长一些。不过杨得志自己说了,他和林彪的关系其实没那么铁。
1928年,湘南那边八月闹革命失败后,杨得志他们原来的特务营,就被编进了红二十八团。可刚没过多久,团长王尔琢就被袁崇全那个叛徒给害了。然后呢,林彪就成了新的团长。
杨得志讲道:
虽然我在他手底下干活,但咱俩私下里聊天真的不多。主要还是因为咱俩级别差得有点远,他那时候是团长,我呢,只是个普通战士;等到我当上团长的时候,他都已经是军团长了。再加上战斗任务都是一层层往下传的,林彪不会直接找我吩咐事,我那边有啥情况,也不可能直接跑去跟他说。
另一个让关系不那么近的原因是,杨得志提到:
林彪这人性格挺孤僻,让人感觉难以打交道,大伙儿对他都有点畏惧。因此,尽管我在他指挥的部队里摸爬滚打了快十年,但仔细回想,真正和他碰面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
在杨得志的记忆中,跟林彪聊天时,他从不拐弯抹角,不搞那些嘘寒问暖、拉拉家常的套路,总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抗战一打响,杨得志就从抗大回到了改编成115师的队伍里,这回他当上了685团的团长。他过了黄河,赶到侯马追上大部队,一块儿坐火车去平型关。结果在介休所车站,他接到通知说林彪要见他,要跟他当面聊聊。
没多久,林彪在太原阎锡山设的那宴会上碰见了杨得志。一见面,林彪就直截了当地问起了部队的现状,接着催着说要赶紧加快北上步伐,争取早点把部队带到平型关那边。话一说完,林彪就走了。
杨得志回去后,立马让部队加快了脚步。部队一到平型关没多久,林彪也紧跟着到了。那时候,副师长聂荣臻还在后头呢。林彪二话不说,带着参谋的人就开始看地势,很快心里就有了个初步的打仗计划。
在紧接着的干部打气会上,林彪讲了讲怎么打仗。后来的平型关大战,就是照着林彪说的那么打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赢了。
【众将军谈林彪品行性格】
在聂荣臻的回忆里,他聊到了林彪,是这样写的:他回忆起林彪时,笔录下了这些内容。聂荣臻在讲述往事时,对林彪的部分做了如下的记载:
在中央苏区的林彪,那时候才27岁,他性格挺内向的,平时不怎么爱说话,要想跟他好好聊聊心里话,可不容易。
康克清,朱德的妻子,对林彪的性格也有着相似的看法。她回想起长征时的情景,说林彪在行军休息时,总是独自躺在担架上,不跟旁人交流。
康克清到家后,马上就跟朱德讲:
林彪不跟部队一块儿待着,他休息的时候都干啥去了?
朱德回答说:
你就别多管他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儿了。
杨得志和康克清对林彪这个人的性格,看法挺一致的:
林彪这人吧,性格挺古怪,老是阴沉着脸,话也特别少,跟下属之间总是隔着层距离,不怎么交流。在中央苏区那会儿,他就这样,走长征路的时候,还是老样子。他经常自个儿待在一旁,就连休息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好像心里藏着啥事儿,或者一直都在琢磨着什么似的。
萧克直接给出了他的看法,说得很实在:“这人性格阴郁,自尊心过头。”
说起来,曾思玉觉得在红军那会儿,林彪还算是个好相处的人。曾思玉呢,他以前当过红一军团司令部的侦察参谋。有那么一回,他带着一个骑兵班,负责把林彪送到五十多公里外的瓦窑堡去开会。
曾思玉对林彪说:“这山路可不好走啊,咱们只能骑马悠悠地往前挪。”林彪呢,也没因为急着赶路就多说什么。
接下来几天,曾思玉陪着林彪去了黄河边看看情况。等全国都安稳下来后,曾思玉写了篇文章,题目叫《跟林彪军团长雪地走黄河边》。在曾思玉眼里,林彪就是话少了点。
在林彪手底下干过的那些将军,对林彪打仗的本事和他的为人处世,看法都挺一致的。
说到打仗的本事,林彪确实挺有两把刷子,指挥得挺到位,战术上也挺有一套,但他可不是那种完美无缺的大英雄。萧克就提到过,打大庾那仗,林彪战前都没去瞅瞅地形咋样;还有吉潭那一战,林彪没能把部队捏在手里,结果部队吃了亏。
说到林彪的性格,他算是比较内向、闷声不响的那种,不太爱和手底下的人聊心里话。但话说回来,他也不是一点人情味都没有,有时候对部下还是挺关心的。
用户10xxx03
能一路带兵打胜仗,没本事能行吗
用户17xxx80
绰号红军之鹰的林彪和红军之狮的彭德怀齐名,是中央红军双星。
郭锦鸿
特么的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