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9月,贺龙元帅那疑点超多的“降信”案被人提起之后,中央就决定重新调查这事儿了。
杨贵把整个事件的所有起因都整理完后,他惊异地发觉,贺龙元帅完全是被人陷害的。为了还贺龙元帅一个公道,杨贵特意去找上级反映这事儿,还请求让自己参与调查。
经过工作人员的辛苦努力,这事儿,终于真相大白了。果不其然,贺龙元帅的“降信”是被人编造出来的,在背后操纵整个事情的人,嘿,原来是国务院参事李仲公。
华国锋听了这事,心里特别愤愤不平,立马就跑去找周总理了,要求狠狠地惩罚李仲公。可周总理的反应,那可太耐人寻味了。周总理就平平淡淡地说了句“就这样吧”,就这么把整个事儿给定下来了,李仲公也就不用受处罚了。
周总理为啥没严惩李仲公?这里面有啥隐情?都是国家干部,李仲公咋就去陷害贺龙元帅?
【神秘信件】
1968年的时候,李仲公在国务院当参事。他冷不丁地就拿着两封神秘信件资料,跑到中央领导那儿敲门去了。嘿,没想到,领导们看完信里写的内容之后,好多领导一下子就火冒三丈,大声说道:“贺龙咋敢干出这种事儿!”
说完,这位领导就两眼死死盯着李仲公,张嘴问道:“你能保证上面写的都是真的吗?”李仲公赶忙点头。
李仲公这次来中央办公室,就为了检举贺龙元帅。那可是革命年代,李仲公在国民党里是个高官,他收到过贺龙元帅的一封信。
可信里的内容真让人惊掉了下巴,贺龙元帅在信里居然一个劲儿地讨好李仲公,还想借着李仲公跟蒋介石搭上线,好去投靠国民党。
贺龙元帅的“降信”事件一出来,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不过,党内很多元老压根儿就不信李仲公那一套说辞,他们觉着李仲公就是在往贺龙元帅身上抹黑,想把贺龙元帅整倒。
于是大家都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声讨李仲公,中央也不信李仲公那一套话,接着就派调查组到李仲公家里去要原件了。
调查组来索要东西的时候,李仲公没有马上拿出来,而是跟大家讲起了以前的事儿。李仲公为了让大家相信他,就不紧不慢地讲起自己和贺龙元帅的过往。
李仲公说得有条有理的,好多事儿都能对上号。调查组心里也犯起了嘀咕:“难道真有这回事儿?”不过大家可没被他带着走,而是强硬地要求李仲公交出原件。
李仲公特别难为情地说,当初,他把原件放在柜子里锁着,哪知道被他老婆瞧见了。他老婆看完那里面写的东西,就把原件给烧了。
调查组离开之后,嘿,李仲公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就把之前的供词给推翻了,还把那两封信又拿到大家跟前。可周总理看着这些所谓的证据,压根就不相信贺龙元帅会做出这种事。
于是他就对着调查组一个劲儿地叮嘱,必须经过细致辨别之后再定罪。可周总理的想法哪能影响得了周围的人。
贺龙元帅陷入困境的时候,那些以前和他合不来的人,都跑来落井下石。就这么着,在他们一块儿使劲儿下,贺龙元帅就被硬安上了罪名。
贺龙元帅真的做过这样的事吗?
【逮捕说客】
贺龙元帅可是坚定的老一辈革命家,他怎么可能做背弃信仰的事儿!贺龙元帅早年参军的时候,就靠着出色的军事能力被蒋介石赏识。
贺龙这么个人才,那可是相当杰出。蒋介石一看,哟呵,这么厉害的人物,肯定想把他收到自己手底下。得嘞,蒋介石就派出好些个说客,寻思着拿高官厚禄把贺龙给拉拢过来。
一箱箱的大洋被这些人拉到贺龙元帅跟前,这些人还带话给贺龙元帅:只要贺龙元帅乐意追随蒋介石,那江西省主席的位子肯定就是他的了。
可是贺龙元帅根本就没正眼瞅他们,那些钱财全都还给蒋介石了。这些说客,不是被贺龙元帅扣押了,就是被拉出去枪毙了。
不管蒋介石耍啥手段,贺龙元帅都丝毫不为所动。当说客风险可太大了,好多干部接到这个命令之后,都赶忙推辞,毕竟谁都想多活些日子。
蒋介石正不知如何是好,都快要打消这个念头的时候,国民党内部有个人站了出来,主动要为蒋介石分担烦恼,这人就是李仲公。
蒋介石一听可高兴坏了,然后,李仲公就满怀着“诚意”,朝着贺龙的军营出发了。李仲公咋就敢主动揽下这个活儿?嗨,这是因为他手里有个王牌人物——严仁珊。
李仲公和贺龙压根儿就不认识,要是冒冒失失地去找贺龙,肯定会被拒之门外。李仲公早就有主意了,就是打感情牌。贺龙元帅一直特别爱护老百姓,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还跟好多手下关系都很亲近。
贺龙元帅这人很厉害,哪怕双方不是一个阵营的,他也能跟人家交情不错。严仁珊,以前就是贺龙元帅手底下的人。这时候李仲公就使唤起严仁珊,让严仁珊去请贺龙元帅到家里做客。
而且,为了能让严仁珊听自己的话,按自己的安排来,李仲公就骗他说,自己纯粹是崇拜贺龙元帅,想借着这个机会跟贺龙元帅认识认识。
严仁珊还真就没起疑心。等两人唠完旧事后,严仁珊冷不丁地跟贺龙说起这事儿:“李仲公想见你一面。”
贺龙元帅心里虽有些不满,可还是答应了这个请求。他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李仲公并没有一上来就说出自己的目的,而是跟贺龙元帅聊起北伐的经历来了。
可李仲公那副虚伪的样子,让贺龙元帅跟他根本没法好好聊天。就说了没几句,贺龙元帅就告辞走人了。但李仲公不死心,还接着邀请贺龙元帅去赴宴。
宴会完事儿后,李仲公专门邀请贺龙到他家打牌唠嗑。瞅着李仲公那点儿小心思就要暴露了,贺龙元帅也很痛快地答应了。
果然,牌局里李仲公传达了蒋介石对贺龙的欣赏,还拼命拉拢贺龙加入国民党。贺龙一门心思就想解放众多穷苦老百姓,他早就反感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了。
国民党各种拉拢贺龙,贺龙一概坚决拒绝。贺龙元帅,还从口袋里掏出手枪,打算枪毙李仲公。好在邓演达出来劝说,这才只是把李仲公扣押起来了。
李仲公见贺龙这样对自己,心里满是怨恨,暗暗下了决心,非得给贺龙点儿厉害看看不可。
【真相大白】
1949年,国民党的军队被打败了,蒋介石就带着剩下的部队逃往台湾。李仲公,他可是国民党里的元老级人物,这时候他和一些人就宣布脱离国民党,转而拥护共产党。
李仲公等人有了知错就改的态度,中央可欢迎这样的局面了。中央不但不追究他们以前犯的错,还把这些人安排到新中国的重要岗位上。
中央这么安排,李仲公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满。当个没什么实权的小参事,可没法让他满意。所以,李仲公就向组织提了个建议,希望中央能把他安排到西南军区去工作。
军区那可是国家的关键所在。李仲公在四川有过迫害爱国人士的行为,总理周先生反复思量后,觉得还是问问别人的看法比较好,而他要问的这个人,正是李仲公的“老相识”贺龙元帅。
贺龙元帅一看到周总理的来信,就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给周总理回了信。在回信里,贺龙元帅对李仲公这个人的评价非常公正,没有掺杂半点儿个人感情。
周总理走访了一圈后,觉得李仲公不适合到军区去,就没答应他的请求。
李仲公知道贺龙元帅和周总理互相通信以后,就认定肯定是贺龙元帅在背后讲自己的坏话,要不然自己咋会丢了军区委员会的职务?再加上以前就有恩怨,这下李仲公就更恨贺龙了。
李仲公不甘心就这么着了,还一个劲儿地向组织提要求。他有一阵儿就赖在贵州不走了。这时候周总理没辙,只好请贺龙元帅过来。李仲公一瞅贺龙到跟前儿了,心里就发毛,生怕贺龙把以前那些事儿给抖搂出来,没辙,只能灰头土脸地走了。
他为了报复贺龙元帅,就伪造了两封“投降信”,直接把矛头对准贺龙元帅。
在他的煽风点火下,贺龙元帅就被强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遭到别人的迫害,最后只能满怀怨恨地离世了。
一直到1974年,贺龙元帅那满是疑团的“降信”事件被中央再次提及。大伙认真核对笔记之后,嘿,还真就发现信上的字和贺龙元帅的笔迹对不上。
并且调查组还找到了一个确凿的证据,就是写信用的纸张和墨水,明显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生产出来的。
就这样,调查组的杨贵特别感慨,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贺龙元帅讨个公道,必须狠狠惩治李仲公。
李仲公可是国务院的人,到底要给他什么样的处罚,这得周总理来定。华国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周总理以后,就见周总理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那就这样吧。”
当时李仲公都80多岁了。不管怎么严厉处罚,贺龙元帅也没法再回到大家身边了,所以就只能把李仲公撤职处理。
《湘潮》里讲述的李仲公陷害贺龙的事情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