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主义”行不通

善哉贤 2024-06-14 06:20:34

欧委会对中国产的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初裁披露,并将于近期对中国产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消息引发市场各方关注。

如果仔细研究欧委会的相关声明,可以明确判断,欧委会关于中国电动车补贴调查,具有“三不特征”:

“不专业”;

“不负责”

“不顾后果”。

如此草率行事,让人们对欧委会的专业水平,管理水平,法律水平深表担心。

欧委会对中国电动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不是由欧洲相关行业主体,如欧洲的电动车市场企业发起的,因为他们最熟悉市场,熟悉中国同行,更了解产业运行特点和行规。这些企业被排除在外,或许是欧委会故意为之,想绕开专业机构,擅自做主,体现欧委会的“专制权威”。所以说它的初裁“不专业”。

欧委会的这份“初裁”的调查过程显得宽泛,粗糙,取样缺乏代表性和科学性,也没有对欧洲相关企业的对比取证调查,自然就显得“不负责任”。“证据”极为重要,而且应当依照WTO和欧洲企业的一贯做法作为参照。例如欧洲不少国家对电动车市场的高额财政支持和补贴政策,都应当成为调查取证的范围。

而欧委会这次匆匆忙忙进行的调查突出“不负责任”的弱点。

在有关消息公布之后,遭到欧洲多家汽车行业的批评反对。欧委会此为有越俎代庖之嫌,而且是“不顾后果”的鲁莽之举。

中方已经表示,将会采取相对的反制措施,这当然会让欧洲汽车厂家感到后怕,因为中国目前销售到欧洲市场的电动车数量极其有限,不及欧洲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零头。如果中国采取反制,限制某些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对欧洲而言,损失无法承受。欧委会此举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赔本的交易。

而且,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欧洲都不会从这种政策中获益。

正如伯恩哈德 瓦尔纳( BERNHARD WARNER )在纽约时报上刊文,直言: 保护主义不可能成功 ( “ Protectionist policies are unlikely to succeed ”)。

文章列举不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采取的各类保护主义政策,最后结果都不会提升本国产业的竞争力,但是一定会提升通胀压力和水平价格,对市场,经济增长没有好处。作者坦陈,不少经济学家呼吁“多些胡萝卜,少些大棒”解决经贸分歧,决不能单厢情愿,一意孤行。

这次欧委会的决定,反映出欧委会领导人的“虚荣心”太强:他们急于紧跟美国的节奏,在制裁中国的路上不甘落后,亦步亦趋,毫无主见,这对欧洲的未来并非福音。

其实,谁都知道,当今世界“保护主义行不通” ,但是为什么偏偏有人会义无反顾,坚持走这座“独木桥”呢?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坚持保护主义政策的政客们,一定认为他们会获得更大的“政治收益”,即使要牺牲绝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

他们的政治利益,是否会如愿以偿,他们政治家们自己心中有数。但是市场已经给出答案:保护主义,此路不通!

(本文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0 阅读:1

善哉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