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2009期
大家好,这几天通过几个经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燥综合征,引起部分粉丝的讨论,大家对这个疾病的关注度还是挺高,背后的原因和西医对此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有关,患者很难受,还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有其独到之处,认为此病属于燥病,而燥就会带来干涩、枯萎、干燥少津的症状。按照中医对燥症的治疗原则——燥则濡之,不过燥症有内外之分,寒凉之别,所以通常会根据辨证分型而致。比如下面的两个经方,虽然都存在虚证,调理思路还是不同的。

麦门冬汤出自于《金匮要略》,原方为治疗肺胃气逆的经方,有清肺养胃、止逆下气的功效,适合于肺胃津液耗损,虚火上炎导致的咳喘诸症。
麦门冬汤里人参、麦冬二药相伍是典型个的气阴双补药组,方子里大枣、甘草、粳米等能调胃生津润燥。半夏可化痰祛湿止呕。
因此麦门冬汤适合于气阴两虚、肺胃气逆津伤而不能输布肌肤头面等导致的干燥综合征。有中医就用此方为底方灵活加减治疗20名这个类型的干燥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

竹叶石膏汤来自于《伤寒论》中,功擅清泄虚热、益气养阴,生津润燥。可用于治疗属于肺胃津伤,气液两损的干燥综合征。
有中医利用竹叶石膏汤和沙参麦冬汤治疗肺胃津伤、燥热导致的口干津少、口舌生疮,咽干咽燥,咳嗽痰少,舌质干红,苔薄脉细的干燥综合征,效果显著。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南沙参、北沙参、天门冬、玉竹、白芍、生石膏、知母、天花粉、寒水石、芦根。
如果干燥综合征,多见口干少津,口舌破溃,容易感冒,咽干咽燥,咳嗽痰少,就属于这种类型,多见于干燥综合征初期或轻症患者。
对此你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1.1994年第5期《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杂志》马永贞文章《干燥综合征辨证论治六法》。。
2.2001年第 1 期《河南中医杂志》马武开文章《干燥综合征的经方治疗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