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毛主席谈论生死,向护士长提出要求,护士长:这件事我不干

沛柔聊社会 2022-12-27 12:41:01

1963年底的一天晚上,因为一些事睡不着觉的毛主席,跟自己的护士长吴旭君聊起了天。不同于以往,此刻的毛主席颇为感性。他先是说起了自己的母亲,又突然谈到了生死的话题。

毛主席

看到毛主席说起这个话题,吴护士长有些招架不住。她劝主席不要老说死的事,可执拗的毛主席偏偏继续谈了下去,还越谈越深入……

不仅如此,到了第二天,在毛主席的要求下,两人又接着之前的话题聊了起来。聊着聊着,毛主席突然向吴旭君提出一个要求……

“不能,万万不能……”只见吴旭君连连摇头,“平时我一切都听您的,这件事不能听,我也不干!”

毛主席提的究竟是什么要求,让平时百依百顺的吴护士长这般抵触?对吴旭君的这番拒绝,他又会作何反应呢……

罗荣桓去世 毛主席黯然神伤

事实上,毛主席之所以那段时间睡不好,是因为在此之前,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刚刚因病逝世。

在早年长期的战争生涯里,罗荣桓曾多次负伤。1942年时,由于劳累过度,他不幸得了尿血病。四年后,罗荣桓接受手术,摘除了长有肿瘤的左侧肾脏。接下来的时间里,他长期抱病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

1963年12月16日这天,罗荣桓在北京病逝。在弥留之际,他拉着妻子林月琴的手,对她说道:“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搞特殊。”而对于自己的孩子们,罗帅则嘱咐道:“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罗荣桓去世三天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于12月19日前往北京医院,向他的遗体告别。12月22日,首都各界2万多人在人民大会堂,对这位新中国元帅进行公祭。

从北京医院回来后,毛主席便开始沉默寡言,连续几天都吃不好睡不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对罗荣桓这名革命干将,他的感情是很深的。当初听到罗帅去世的噩耗时,正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毛主席十分悲痛。他不仅带头起立默哀,还说了这样一番话:“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忠于党的路线,很不容易啊!”

罗荣桓

几天之后,深感悲痛的毛主席写下一首悼念罗荣桓的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同护士长长谈 谈论生死观

这一天晚上,毛主席又和之前一样,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他开始同自己的护士长吴旭君聊起了天。

吴旭君是福建德化人,于1953年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此时,她已经为毛主席服务了整整十年。

可能是罗荣桓的去世依然萦绕在毛主席心头,此刻的他,显得颇为感性。70岁的毛主席开始回想起往事,并谈到了自己的母亲。

毛主席的母亲姓文,在同族姐妹里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是湖南湘乡人。她18岁的时候同毛主席的父亲毛贻昌结婚,两人共生下五男二女,但其中四个都夭折了,只剩下了毛泽东、毛泽民和毛泽覃三兄弟。

在谈到自己母亲时,毛主席这样说道:“我喜欢母亲。她是个善良的农村妇女,待人诚恳。”他靠在床上一边抽烟,一边对吴护士长说着。

“尽管她不懂搞群众关系,可她为人很好,受人尊敬。她死的时候,来了好多人为她送殡,排着长长的队,跟我父亲死的时候不一样。父亲对人苛刻。我总忘不了这件事……”毛主席认真地回忆道。

那是1919年的10月5日,53岁的文七妹在韶山病逝。

文七妹

“您母亲去世的时候,您不是不在吗?”吴旭君疑惑地问道。她说得没错,当文七妹病逝时,毛泽东并不在她的身旁。当他带着弟弟毛泽覃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入棺两日……

“我不在就不能听别人说?”毛主席回应道。

“您对您母亲怎么个好法?”吴旭君好奇地追问。只见毛主席摇了摇头:“我作为儿子不够格呀。生不能尽忠,死不能尽孝。我就是这样的人。”

看到毛主席有些伤感,吴护士长连忙宽慰他:“这也怪不得您。您那么早就投身革命,寻找真理,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也算是孝敬母亲的。”

毛主席继续抽着烟,陷入了沉思。突然,他对吴旭君冷不丁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死的时候你不要在我跟前。”

听了这话,吴旭君十分吃惊:“您别开玩笑了,假如真有那么一天,我怎么会不在您身边呢?我要做好防病工作。您得了小病我会及时给您治疗护理,不让您得大病。”

可毛主席的态度非常坚决,他又重复了一遍那句话:“不,我死的时候一定不要你在我跟前。”接着,毛主席解释了自己的想法:“我母亲死前我对她说,我不忍心看她痛苦的样子,我想让她给我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我要离开一下。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同意了。所以直到现在,我脑子里的母亲形象都是健康、美好的,像她活着时一样。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不让你在我跟前了吧。我要给你一个完美的印象,不让你看见我的痛苦。”

发现话题变得如此沉重后,吴旭君想说点别的:“咱们别老说死的事吧。”可出乎她的意料,毛主席执拗地说:“我这个人就这么怪,别人越要回避的事,我越要挑起来说。在战争中我有好多次都要死了,可我还是没死。人们都说我命大……”

毛主席和吴旭君

毛主席此言非虚。在1965年1月9日同老相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会谈时,他便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准备了好多次了,就是不死,有什么办法!多少次好像快死了,包括你说的战争中的危险,把我身边的卫士炸死,血溅到我身上,可是炸弹就是没打到我……”

然而,在1963年底同吴旭君的这次长谈中,毛主席接着话锋一转:“人们都说我命大。可我不信。我相信辩证法。辩证法告诉我们,有生就有死,有胜利也有失败,有正确也有错误,有前进也有后退。冬天过去就是春天,夏天热完了就到了秋天等等。你都不研究这些呀?”

面对毛主席这个问题,吴旭君回答道:“我们研究的范围比较窄,不像主席说的这么广泛。确切地说,我们更多地研究人的生、老、病、死。在医学方面有的还落后于其他学科。虽然生、老、病、死只有四个字,可是在这个范畴内,还有许许多多微妙复杂、无穷无尽的问题……”

听完吴旭君这番话,毛主席笑了。他将手里的烟头掐灭,说:“讲得不错嘛。你承认生、老、病、死是生命在不同时期的表现。那好,按这个科学规律,我和罗荣桓同志一样也会死的,而且死了要火化,你信不信?”

毛主席

对毛主席这些话,没有思想准备的吴旭君一时惊呆了,好久都没有说话……

“你怎么了?”毛主席问她。“主席,咱们不要谈这个问题,换个话题吧”,吴护士长再一次说道。

此时的毛主席认真了起来,他用十分笃定的语气说道:“你不要回避问题喽。话题不能换,而且我还要对你把这个问题讲透。给你一点儿思想准备的时间。我书架上有本《形式逻辑学》,你拿去读,明天我们再接着谈。”

这天晚上两人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吴旭君听从毛主席的话,从他的书架上找到了那本《形式逻辑学》,自己回到休息室后便看了起来,以应付第二天毛主席对她的“考试”。吴旭君深知,毛主席是说话算数的,不能指望他网开一面。

到了第二天,等吴旭君陪毛主席吃完第一顿饭后,已经是当天下午了。吴旭君离开饭桌后,就坐在了沙发上。

突然,毛主席向她问道:“你的书看得怎么样,我们接着昨天的谈。”

“这本书的页数不算多,我都看完了。我觉得自己得了消化不良症,有的问题似懂非懂……”吴旭君如实回答道。

“形式逻辑讲的是什么?”毛主席摇身一变,成为一名严格的老师,向吴同学进行提问。

对这个问题,吴护士长早有准备。于是,她将那几段有关形式逻辑的定义,背给毛老师听。

毛主席听完后,继续说:“那你就根据概念、判断、推理举个例子,考考你学过的东西会不会用。”

毛主席

吴旭君想了一下,举了个这样的例子:“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体,铜是金属,所以铜是能导电的。”

毛主席点了点头:“讲得不错,你再联系我们昨天谈的问题举个例子。”吴旭君一听这话,当即头皮一紧。自己从来没把毛主席同死亡联系在一起,她的工作就是保证这位新中国领袖健康长寿。何况,从感情上讲,自己根本不愿意毛主席死,中国太需要他了……

因此,这位护士长无法在这个问题上运用那套残酷的形式逻辑。她坦率地说:“昨天谈的事我举不出例子。”

看着吴旭君为难的样子,毛主席决定言传身教:“那好,让我替你举个例子吧”。他掰着自己的手指,用有些得意的语气说:“人都是要死的,这是个概念。根据概念,然后你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人,看来这个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根据判断你再去推理。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进一步说:“我设想过,我的死法不外乎有五种。两年前在武汉见蒙哥马利(英国元帅)时我也对他讲过。第一,有人开枪把我打死;第二,外出乘火车翻车、撞车;第三,我每年都游泳,可能会被水淹死;第四,就是让小小的细菌把我钻死,可不能轻视这些眼睛看不见的小东西;第五,飞机掉下来摔死。”

说到这里,毛主席笑了:“中央给我立了一条规矩,不许我坐飞机。我想,我以后还会坐。总之,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啰。”

毛主席

可一旁的吴旭君,听了这些话却感到心里分外沉重,根本笑不出来。她又一次提议:“咱们能不能不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你这个人呀,还有点儿迷信呢”,毛主席指着吴护士长的鼻子说。“你是个搞自然科学的,应该懂得自然规律的严肃性。”

接着,毛主席又半开玩笑地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最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要兴高采烈、满面春风地参加庆祝会,然后你就大大方方地上台去讲话……”

“讲什么?”听到这里,吴旭君很茫然。“你就讲:同志们,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又认真地对自己的护士长说:“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

“不能,万万不能”。听了这话,吴旭君连连摇头:“平时我一切都听您的,这件事不能听,我也不干!”

看到吴护士长罕见地拒绝了自己的要求,毛主席收起了笑容,脸上出现了不高兴的神情。“你在我身边工作了这么久,离我又这么近,都不能理解我呀。我主张实行火葬,我自己当然不能例外。我在协议上签了名的。”

毛主席

“您还订了什么协议,跟谁订的?”吴旭君十分惊奇。“和中央的同志们在怀仁堂签的,不信你去查。照此办理大有好处。留下我的遗体会增加人民的负担。”

从这之后,吴旭君才第一次知道,的确有这样一份倡议书。那是1956年4月27日,在怀仁堂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提议:所有的人身后都进行火化,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

不久,在会议休息期间,秘书将一份倡议书送到了毛主席手里。这份倡议书论述了殡葬改革的意义,要求凡是赞成火葬的人都进行签名。

很快,毛主席率先签名。随后,朱德、周恩来等党内外同志共136人,陆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从毛主席和吴旭君这一次长谈来看,步入晚年的他有着十分豁达的生死观,展现了一位革命家视死如归的气魄。

0 阅读:17

沛柔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