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经常,舌诊运用非常高,甚至一些大夫看了舌苔就给开药。
效果如何呢?只有患者自己知道,一些简单的疾病呢,或许有效果,一些寒热虚实夹杂的顽固、疑难杂病就没有效果或者反而加重。
1先谈一个17年的医案,患者主诉失眠,痛经,多方治疗没有效果,经人介绍到西铁社区医院来我科室就诊。

a舌红脉象细数,我很快就开了黄连阿胶汤加丹参,赤芍,益母草,生地等药物。
b患者一个举动提醒了我,大夏天还穿着袜子。
我就问她,脚怕冷吗?她说脚很冷。
我又问她腰部后背怕冷吗?
患者回答怕冷。
c这个红舌就是上热下寒,心血有热而舌红,肾阳不足而上越。
临床上,看到红舌就清热滋阴是不可取的,后我又细细体会,患者脉虽然数,但是数脉可为热,也可为寒;不细细体会,是要出错的,临床经验不足的,往往忽视此舌。
2同理,淡白舌也不一定都是寒。
也谈一个20年病例,一个患者夜间发热多年,人瘦面萎黄,问答非常不流畅,多数要患者家属回答,吃的药方多数也是温阳益气药。

a舌淡白少胎,而脉象细数。
患者手心非常红,手掌温度也特别高。
因有了红舌不尽为热的经验,我就问他喜欢吃凉的还是热的?患者说喜欢喝凉的,但是吃了有不舒服。
家属回答夜间也要喝水一两次。
我问夜里有没有出汗?
家属回答出汗。
我问汗是什么颜色
家属不知怎么回答,我就问枕头颜色。
家属回答枕头和枕巾都是黄染的。
于是我就开了滋阴清热兼养血,稍微温阳的处方。
我的思路是阳盛日久,伤了阴血,所以患者出现了血虚舌淡的舌。
临床上,往往需要我们多问一问,脉象离开症状,就不能确定证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