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用血的代价,为我国敲响警钟,爆发战争前要牢记3大铁律

文史江山 2024-10-21 20:50:59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2月24日,就在北京冬奥会结束没几天,普京突然宣布针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对乌军发起闪电战。

起初,人们认为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俄罗斯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掉乌克兰,并且达成自己想要的条件。

然而,在种种原因影响下,这场战争成了一场持久战,直到如今也没有分出胜负。

这其中既有其它国家的参与,也有着俄罗斯自身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坚持中立,但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我们能从战争中得出什么样的教训,也是极为重要的。

而纵观整场战争,有三条俄罗斯血的教训是极为重要的。

建立现代化的国防体系

俄罗斯为何迟迟攻不下乌克兰,将一场闪电战硬是拖成了长久的拉锯战,最明显的无疑是俄罗斯在国防上的废弛。

提起俄罗斯,我们第一反应可能会想起俄罗斯的前身——苏联老大哥,又会想起战斗力惊人的军人,豪华的武器、先进的军事科技,这是我们对于苏联或者俄罗斯的固有印象。

但是,这样的固有印象的确已经过时了,如今的俄罗斯军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回顾俄乌冲突整场战争,双方能够打得旗鼓相当,高情商的说法可以叫做“棋逢对手”,低情商的说法可以称之为“菜鸡互啄”。

乌克兰作为政局动荡的小国,有这种表现也在众人意料之中。

但俄军的表现则令人大跌眼镜,随着战事的推移,俄军越来越多的缺点浮出水面。

首先便是俄军装备更新换代太慢。

当年苏联的军备力量虽然强,但经过了几十年发展,很多也已经落后。

而俄罗斯军队却一直在吃苏联的“老本”,军队中的很多装备依然是苏联时代留下来的。

用着一堆“古董作战”,俄罗斯军队怎么可能会有很强的战斗力呢?

在俄乌战争之突,俄罗斯固然取得了巨大的军事优势,但这样的优势却并非因为俄罗斯的军备实力很强,而是乌克兰的军备力量太弱。

毕竟,俄罗斯虽然在用苏联“遗产”,但乌克兰却连遗产都没有多少。

但随着俄乌战争的发展,一些西方大国下场,给予了乌克兰大量的军事援助,让俄军落后的军备逐渐捉襟见肘。

在空中力量方面,过去俄罗斯战无不胜的苏-35S和苏-34战斗机,在进攻乌克兰中部地带的时候被乌军方面精准打击,遭到了不小的损失,没能完成俄军的既定任务。

现代化战争讲究海陆空立体作战,而空军速度最快,最为灵活,还可以进行空中轰炸和空中打击,往往是三军中最先投身战役的那一个,承担着侦察敌情、掩护海陆力量的任务。

而俄军空中力量没能如愿完成任务,自然会影响整体的军事行动。

空军表现拉胯,陆军也不遑多让。

在陆军中,导弹打击和坦克作战是极为重要的两部分。

然而,这两方面俄军的表现依旧令人失望。

导弹不像常规武器,常规武器的射程最远也就几千米,虽然武器上会搭载一些辅助瞄准的零件,但最后还是要用人力瞄准的,外在条件并没有太苛刻。

但导弹则不同,导弹的的射程极广。

以中国导弹的标准为例,中程导弹的射程在一千米到三千米,远程导弹的射程在三千米到八千米,而洲际导弹的射程更是在八千米以上。

如此恐怖的射程,自然需要一些更加先进的制导手段。

在发明导弹之初,往往采用惯性制导,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在导弹中安装一个惯性测量单元,通过一系列精确的计算实现打击。

但这个方法的问题很大,这样发射导弹需要进行计算,而进行计算就必须需要时间,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很有可能耽误了军事计划。

况且在计算过程中,也无法保证不会出错,打击的精确度也很受影响。

因此,随着技术发展,使用卫星定位打击成了主流方式之一。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的“休克”经济,俄罗斯的经济问题愈发严重,军事科技上的资金也越来越少。

旧的卫星无人维护,新的卫星又迟迟研制不出来,导致俄罗斯的卫星数量越来越少。

2024年4月,俄罗斯副总理曼图罗夫在谈话中提到:俄罗斯目前有240多颗卫星,今年计划多发射100颗。

240颗,听起来可能觉得不少,但需要知道的是,美国有6000多颗卫星,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对比,差距之大不言而喻。

况且,这240颗卫星很多要投入民用,投入军事使用的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导弹打击系统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一些定位画面甚至模糊成了“马赛克”,如此模糊的画面,想要实现精确打击简直是痴心妄想。

而俄罗斯坦克也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在长时间的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装甲部队损失惨重,战损率接近一半。

迫不得已之下,俄罗斯只好拉开一些“古董”型号的坦克。

这些坦克缺乏日常维护,很多都已经生锈了,作战性能十分堪忧。

由此可见,建立一流的现代化国防体系的重要性。

在俄乌战争打响之前,很多人认为:如今的世界很难打起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和平是世界的主旋律,国家拿大量的资金发展国防是杞人忧天。

但俄乌冲突可以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是主动进攻的俄军还是反击的乌军,都深刻诠释着国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唯有国防力量越强,战争才会离你越远。

及时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俄乌冲突并非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它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

苏联时期,乌克兰是苏联的最重要的加盟国之一。

然而,随着苏联发展,冲突也越来越严重。

虽然乌克兰加入苏联,但它还是希望能在苏联内部,获得比较独立和自由的地位。

但苏联希望加强对各加盟国的管束,加强中央的权力,这也是两者最早期的摩擦。

如果只是这样,还无法酿成巨大的矛盾。

毕竟早期的苏联处于快速发展期,每个加盟国都是受益者,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但随着苏联工业化的进步,一个问题凸显出来:工业化的资金和煤、铁、天然气等资源越发短缺。

针对这个问题,当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作出了两个决策:农业集体化和开发乌克兰东部地区。

所谓农业集体化,就是中国俗称的“吃大锅饭”,一群人建成集体农庄,一起劳作、一起耕作,收获的粮食除自己的口粮之外,其它全部上交给国家。

国家在收到这些粮食后,把它们都卖向国外换取外汇,再将赚来的外汇全部投入到工业发展中。

这种方法虽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对于所有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工业化处于起步的阶段的国家来说,是广为采用的一种方案。

虽然农业集体化的政策下,全国都要交粮食,但根据粮食生产状况,苏联给出了不同的指标,生产粮食多的地区多交,少的少交,作为“欧洲粮仓”,乌克兰自然要每年交付巨额的粮食。

1932年,工业化到了关键阶段,苏联给乌克兰下了一条死命令:交出770万粮食!

恰逢那年乌克兰遭遇了一些自然灾害,粮食迟迟收不上来。

征粮队只好把乌克兰全境都搜刮了一遍,连百姓的口粮都不放过。

而仅仅一年后,大饥荒爆发了,大量没有粮食储备的乌克兰人饿死。

多数人认为,在这一场大饥荒中,有上百万乌克兰人死亡。

可以说,乌克兰人对农业集体化是十分仇视的。

而开发乌克兰东部,则是出于当地优势的考虑。

苏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也存在着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

但很多地方的问题在于,资源丰富和经济不可兼得。

例如苏联东部石油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但气候严寒、人烟稀少、距离东欧平原很远,开发成本和难度相当之大。

而东欧平原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稠密,却多数地方资源并不丰富。

而相比之下,乌克兰东部地区算是少有的兼顾资源丰富、具备产业基础等多个优势的地区。

因此斯大林决定:开发乌克兰东部地区。

最初,乌克兰也十分高兴,毕竟发展乌克兰地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这是完完全全的好事啊。

然而,随着开发的进行,乌克兰人发现,苏联在乌克兰东部开发资源,一部分用于其它地区的建设,一部分出口赚钱,赚的钱收归中央,乌克兰自己却没有捞到多少好处。

这让乌克兰十分愤怒。

若是苏联一直存在,这些矛盾可能还会被强行压下。

但1991年,苏联寿终正寝,乌克兰的愤怒也正式摆到了台面上。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人,乌克兰将怒火转移到了俄罗斯身上。

而俄罗斯自诩苏联继承人,认定乌克兰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允许乌克兰投靠希望,最终酿成两国战争。

由此可见,两国没有正确而及时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最终导致兵戈相向。

这也启示中国,面对问题,不能依赖旧有思维,要务实地去解决问题。

所幸,中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及时解决与各国边界问题,防止边境冲突。

在2000年到来之际,我国着力解决和邻国的历史遗留问题,避免了很多误会。

发展才是硬道理

说一千道一万,发展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道理。

只有有钱,你才能去发展军事、发展工业、搞好外交,发展始终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议题,俄罗斯的经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随着俄乌战争的拉锯,西方各国下场制裁俄罗斯,冻结俄罗斯资金,撤走在俄罗斯的产业。

俄罗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寒冬。

但深一层思考,西方为何会如此有恃无恐地制裁俄罗斯?根本原因还是俄罗斯经济不行。

俄罗斯经济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的大头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出口和重工业。

但全世界很多国家都以出口资源为生,并非只有俄罗斯。

而俄罗斯的重工业的发展也已落后时代,经济状况可以说是十分堪忧。

而俄罗斯与西方各国的经济联系,则也是少之又少。

西方对俄罗斯的诉求,几乎只有买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但没有俄罗斯的资源,西方各国也可以接受。

试想,若是俄罗斯经济发展,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与西方其它国家有着密切合作,它们还敢如此有恃无恐地制裁俄罗斯吗?答案显然是不能。

再看俄罗斯军事上的受挫,追根溯源其实也是经济不行。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说根本就是打钱,装备更新换代需要钱、装备维护需要钱、研究先进的军事技术也需要钱,没有钱在军事上是寸步难行的。

俄罗斯没有足够的资金,是在这场俄乌冲突中表现拉胯的最重要的原因。

因此,中国也应吸取教训,无论发生了多么严重的事情,始终要坚持发展经济。

针对于西方各国,在政治上可能会有对抗,在经济上也要加强合作,互惠互利。

总之,虽然中国并未参与俄乌冲突,但也要研究战争中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

华语智库《俄乌战事久拖不决,暴露出俄军三大致命问题》

澎湃新闻《俄乌冲突下俄罗斯外交的困境与“亮点”》

北京日报《深度解读两年鏖战:俄乌之战的几个问号》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1 阅读:166

文史江山

简介:专注于历史故事、人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