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比法国更早造出氢弹,“氢弹之父”于敏非常了不起

文史江山 2024-12-24 20:43:49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

在一次座谈会中,杨振宁提到:中国抢在法国前面,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举世震惊。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非常了不起!

于敏究竟做了什么,为何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巨响,举世震惊。

而比这更惊人的是,此后不到三年的时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在国际上,常以原子弹至氢弹试验成功的时间跨度,作为评估各国初期核武器发展速度的标尺。

在这一指标上,中国位居五大核国家之首。

美国耗时87个月,苏联75个月,英国55个月,法国则长达102个月。

相比之下,中国仅用了32个月便实现了这一跨越。

如果以美国氢弹装置试验的标准来衡量,那么中国在1966年12月28日,就已成功进行了氢弹原理验证,仅用时26个月。

在氢弹研制的过程中,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与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不同的是,于敏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核物理学家。

1926年,于敏出生在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

18岁那年,他凭借优秀的成绩,成功考进了北京大学工学院。

然而,1945年美国首次在战场上使用原子弹的消息,彻底改变了于敏的人生轨迹。

自幼便深切感受到民族受欺压之痛的他,很快就意识到:为了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中国亟需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因此,他果断地从工学院转至理学院物理系,立志投身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换了专业,几乎就意味着从头开始。

扎实的基础知识,尤其数学知识,对于学习物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旁人眼里,于敏既是秉烛达旦学习的“努力家”,也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天才”。

光是数学满分的成绩,就震惊了当时北大数学系的所有人。

1951年,刚刚完成学业的于敏,即被钱三强调到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从此,开始了他在原子核理论方面的研究。

他很快就成长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1955年,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带领团队访问中国时,特别要求见一见于敏。

朝永振一郎对于敏没有海外留学经历,却能达到如此高水平的成就感到十分惊讶。

回到日本后,就公开赞誉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全身心投入研制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中国首颗原子弹的轰鸣声响彻天际,氢弹这一战略级核武器的研发也开始了。

不同于原子弹,氢弹以其更为毁灭性的力量,成为了核大国严守的最高机密。

在那个时代,中国科学家对于这一领域的知识近乎空白。

就连钱三强、钱学森、王淦昌、邓稼先等科学家,也说自己是“门外汉”。

钱学森

当时,我国对氢弹的基础理论认知十分薄弱,而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又将其视为绝密,不予外泄。

氢弹研发之路,困难重重。

面对如此困境,于敏毅然决然地做出了选择——放弃自己深耕的专业领域,从零开始,投身于未知的氢弹理论研究之中。

氢弹的研发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包括理论构建、生产制造及实地试验。

其中,理论构建无疑是最基础又最关键的一环。

1965年9月,于敏明确了氢弹研究的方向后,就率领团队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机所,进行数值模拟计算。

当时,中国仅拥有一台每秒能进行万次运算的电子管计算机。

而且,这台计算机95%的时间,都被原子弹研发计算占用。

留给于敏团队进行氢弹设计的,仅有5%的宝贵时间。

面对如此艰巨的挑战,于敏带领团队回归最原始的计算方式:人手一把计算尺,凭借毅力与信念,夜以继日地手工演算。

在那段日子里,团队成员们全身心投入。

以至于有人因长时间高强度脑力劳动,出现了身体不适,甚至呕吐的情况。

在那个年代,计算机输出的并非直观的阿拉伯数字,而是密布着打孔的纸带。

而这些纸带数据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

于敏只是凝视着这些从计算机中缓缓吐出的打孔纸带,就能在脑海中迅速将那些孔洞,转化为精准的数据。

有一次,于敏在仔细研究纸带上随时间波动的物理量时,突然眉头紧锁。

他指着其中一个物理量断言:“这里有问题,数值不对!”

团队随即投入紧张的排查,最终发现,原来是负责该物理量计算的晶体管出现了故障。

爱国主义精神压过兴趣

在理论探索取得关键性进展后,于敏与他的团队再次投身“百日会战”,成功研发出了中国独有的氢弹构型。

这一构型最终被冠以他的名字——于敏构型。

在全球范围内,氢弹构型仅有两种,除了于敏构型,便是美国的T-U构型。

相比之下,于敏构型不仅设计更为精巧,而且在维护方面也展现出显著优势。

更令人瞩目的是,采用此构型制造的中国首颗氢弹,其体积比美国同类产品还要小巧,极大地提升了实战应用的灵活性。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成果,氢弹原理试验势在必行。

1966年12月,于敏一行来到了青藏高原的戈壁滩。

高原反应灵于敏几乎无法进食,夜晚也难以入眠。

试验前的那个冬夜,是零下30多度的极寒天气。

于敏拖着虚弱的身体,一步步攀上100多米高的铁塔,亲自检查和校正测试设备。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响起震撼人心的巨响。

紧接着,一朵壮观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标志着我国首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这一历史性成就迅速传遍全球,引起广泛关注。

美苏两国初时都以为是本国情报外泄,纷纷展开长时间的内部排查。

然而,他们最终也不得不接受事实:中国的氢弹研发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成果。

其背后,是像于敏一样的众多“本土科学家”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其实,于敏自北大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做学术研究。

然而面对国家氢弹研发的迫切需求,他舍弃了个人热爱的学术道路,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核武器研究的伟大事业中。

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已至耄耋之年的于老曾说过:“研究氢弹是很难的,牵扯到很多的学科和工程,也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精神压过了兴趣。”

因氢弹研发工作的高度保密性,于敏的名字一直鲜为人知。

甚至连至亲、家人,都对他的工作所知甚少。

直至1988年,他的身份与贡献终于为世人所了解,于敏也收获了应有的荣誉。

国庆50周年的庆典上,身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于敏,在观礼台上目睹科技方队的浩荡阵容,心潮澎湃。

他感慨道:“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坐在轮椅上的他,头发斑白,依然保持着纯粹的热爱、谦逊淡泊的品格。

作为国防科技事业改革的关键人物、改革先锋,荣誉接踵而至,可他却始终保持低调。

面对“氢弹之父”的称呼,他谦逊地推辞:“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在于家客厅,高悬着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这正是于敏一生的写照。

参考资料

朱礼红《于敏——无名英雄铸核盾》

许琦敏、刘琦《“东方巨响”背后,矢志报国精神赓续长存》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18

文史江山

简介:专注于历史故事、人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