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跑者每月跑多少公里才是健康的黄金标准?

小方谈跑步 2025-02-22 16:54:11

跑步俨然已经成为了众多普通人热衷的运动方式,但是大家最关心也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每月跑多少公里才是健康的黄金标准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没有一个绝对适用于所有人的固定数字,因为个体的身体状况、运动基础和目标都各不相同。

对于一些初涉跑步领域的新手来说,每月 50 - 100 公里可能是一个较为合适的范围。

这个阶段,重点在于适应跑步的节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就像一位专家曾说:“循序渐进是跑步的关键,一开始就冲得太猛,往往会适得其反。”

比如,我刚开始跑步那会就是每月给自己设定了 80 公里的目标,合理分配,逐渐增加跑量,不仅没有受伤,还感受到了身体的明显变化。

而对于有一定运动基础的跑者,每月 100 - 150 公里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一定的运动强度,可以适当增加跑量来提升耐力和体能。比如我们跑团一个大哥,坚持跑步多年,每月稳定在 120 公里左右,身体状态越来越好,精神也更加饱满。

但要注意的是,无论跑量多少,健康始终是首要考量。

过度的跑量可能导致关节损伤、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有数据显示,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跑量,会使受伤风险增加 30%以上。

如何判断自己的跑量是否健康?

小方用心梳理出了以下 10 条判断标准,倘若您出现了 3 条以上的情况,那就意味着您当下的身体正在逐步超出所能承受的负荷,这时就应当思索适当降低跑量了。

其一,在最近的跑步过程中,积极性不复存在,对跑步的热情逐渐消退,内心甚至产生了不想跑的想法。

其二,虽然每天都在坚持跑步,并且不遗余力、不辞辛劳地提升自我,但是成绩却始终毫无进展。

其三,每次出去跑步,总是感到精疲力竭,跑完之后,困意汹涌,有着强烈的想要入睡的感觉。

其四,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显著减慢,跑步时不再像以往那样敏捷,老是觉得反应迟缓。

其五,晚上睡觉时出现了失眠的问题,睡眠质量也大幅降低。

其六,热完身之后就觉得全身乏力,甚至刚起跑不到一公里,就感到极度疲惫,好像大腿沉重得无法迈开步伐。

其七,静息心率与平常相比有所上升。

其八,近期容易生病,动不动就感冒打喷嚏,尤其是打完喷嚏后,身体虚弱无力。

其九,受伤的概率大幅提高,有时跑完步,不知不觉中身体的某个部位就出现了疼痛的状况。

其十,跑步时毫无动力,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关注自己的跑步状态。

以上这 10 种情况,期望跑友们都加以留意,该休息时就得休息,务必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跑步计划以适应身体状况。

简而言之,别冒进,也别逞强!

0 阅读:21
小方谈跑步

小方谈跑步

脚步所至,皆为所爱,这里只说与跑者有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