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我存进去的一千万,就这么没了?"
阳光透过银行的落地玻璃照进来,却驱散不了李月莹心中的阴霾。她看着对面那个西装革履、面带假笑的银行经理,只觉得一阵反胃。
"李女士,这个我们也很遗憾,但是合同上写得很清楚,您是自愿将这笔资金作为质押的..."
"放屁!"李月莹猛地一拍桌子,整个贵宾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几个路过的客户纷纷侧目,但她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
要说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那时的李月莹刚刚和丈夫张建国一起卖掉了他们经营了十五年的连锁快餐店,手里握着近千万的现金,正愁着怎么保值。
"阿莹,这么多钱放在家里我不放心,要不还是存银行吧。"张建国是个实在人,常年下厨的手上都是老茧,思维也跟他的手一样粗糙。
李月莹其实也这么想。这笔钱来之不易,是他们夫妻俩从一个小摊位做起,一步步熬出来的。她还记得最开始的时候,自己每天天不亮就要去菜市场挑菜,张建国则负责熬汤、切菜。那时候他们租住在城中村的地下室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建国,你说对了,我这两天就去打听打听,看哪家银行利息高一些。"
就这样,李月莹开始了她的"银行考察"。她没想到,这个决定会让她走进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工商银行新兴路支行的大厅里永远都是那股消毒水混合着纸张的气味。第一次来的时候,接待她的是个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戴着金丝眼镜,工作牌上写着"客户经理-陈小婷"。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陈小婷露出标准的职业微笑。
"我想咨询一下存款业务。"李月莹故意穿得很普通,一件米色的羽绒服,脚上是去年买的老布鞋。
"好的,请问您准备存多少呢?"
"一千万。"
李月莹明显看到陈小婷的表情僵了一下,眼神飞快地在自己身上打量了一圈。不到三分钟,支行副行长廖明就亲自出现在了她面前。
"李女士是吧?请跟我来贵宾室。"廖明四十出头的样子,衣着考究,递过来的名片烫金的字体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贵宾室里,真皮沙发的触感让人放松,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角落里的绿植显然经过精心打理。廖明给她倒了杯铁观音,香气扑鼻。
"李女士,我们银行最近正好有个内部项目,年化收益率达到2.175%,这可是普通储户享受不到的。"廖明压低声音,像是在透露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这么高?"李月莹故作惊讶。她在其他银行打听过,最高的定期利率也就1.95%左右。
"是的,这是我们行专门为高净值客户准备的,而且名额有限。"廖明往前凑了凑,"我看李女士气质不凡,一定是做生意的吧?"
李月莹轻轻抿了口茶,心里已经起了疑心。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她深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廖明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她的戒心稍稍放松。
"您看这个数据。"廖明拿出一份精美的投资分析报告,"去年我们这个项目的收益率达到2.35%,今年虽然稍微降了一点,但依然是市面上最好的存款产品。"
报告做得很是专业,彩色的图表、严谨的数据分析,看起来确实很有说服力。李月莹注意到报告的右下角还盖着银行的红章。
"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不对外公开呢?"她状似随意地问道。
廖明露出了一个"我懂你"的笑容:"李女士,您也是做生意的,应该明白。这种高收益产品如果公开,银行成本太高,所以只能定向邀请。"
他说着,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沓文件:"您看,这是其他客户的收益明细。当然,因为涉及客户隐私,具体名字我们做了隐藏处理。"
李月莹仔细翻看着那些收益单,确实都显示着远高于普通定期的收益。她的心里开始有些动摇。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名牌西装的中年男人推门进来。他一看到廖明就热情地打招呼:"老廖啊,我那笔钱的收益又到账了,这次真是太给力了!"
廖明连忙起身:"王总,您来得正好。这位是李女士,也对我们的项目很感兴趣。"
"李女士是吧,我可以作证,这个项目绝对靠谱。"那个王总拍着胸脯说,"我去年存了两千万,光利息就赚了四十多万,比我做生意还稳当!"
李月莹后来才知道,这个"王总"其实是他们请来的托,专门负责在关键时刻出现,给客户吃定心丸。
"要不,我先看看合同?"李月莹提出要求。
"没问题。"廖明爽快地拿出一份合同,"您可以仔细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问我。"
合同很厚,足足有二十多页。李月莹翻到利率那一页,确实白纸黑字写着2.175%的年化收益。她仔细看了看主要条款,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李女士,这个项目我们要定期向总行报名额,如果您决定要办,最好今天就能确定。"廖明适时地施加压力,"您要是回去考虑,我怕名额就没了。"
李月莹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多了。她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张建国在电话那头忙着处理交接手续,只说了句:"你看着办吧,反正是大银行,能有什么问题。"
"行,我现在就办理。"李月莹做出了决定。
接下来的流程走得很快,一个小时后,李月莹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心里还有点小激动。按照这个利率,一年下来就能赚二十多万,确实比普通定期强多了。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合同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藏着一个致命的陷阱。那个下午,阳光明媚,银行大厅里人来人往,没人注意到廖明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
一个星期后的早上,李月莹正在厨房准备早餐,张建国突然从书房冲出来,脸色铁青:"老婆,你快来看看这个!"
"怎么了?"李月莹擦了擦手,跟着进了书房。
张建国指着电脑屏幕:"我想看看咱们的存款利息到账没有,可是你看这个余额!"
李月莹凑近一看,整个人如坠冰窟。屏幕上赫然显示余额:0.00元。
"怎么可能!"她颤抖着手重新登录了一遍,结果依然一样。
"你到底签了什么合同?"张建国的声音里带着责备,"一千万啊,那可是我们大半辈子的积蓄!"
李月莹顾不上解释,抓起包就往银行跑。这个时候她才发现,原来那个熟悉的贵宾室,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银行大厅里依然是那股消毒水的味道,但这次却让她感到一阵恶心。服务台后面,陈小婷还是挂着那副职业性的微笑,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廖行长呢?"李月莹强压着怒火问道。
"廖行长今天出差了,您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
"出差?好得很!"李月莹冷笑一声,"那你给我解释解释,我的钱为什么不见了?"
陈小婷动作熟练地调出电脑记录:"李女士是吧?根据合同显示,您的这笔资金已经作为质押,转入了XX投资公司的账户。"
"什么质押?什么投资公司?我怎么不知道?"
"您看这里。"陈小婷从档案里调出合同,翻到第十八页的一个小角落,"这里写得很清楚,存款人同意将资金作为质押,用于XX公司的投资项目。您当时是签了字的。"
李月莹仔细看着那段小字,密密麻麻的法律术语,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看懂的内容。她这才明白,自己当时只顾着看利率,完全忽略了这个致命的陷阱。
"这不可能!廖明当时根本没有提到这些内容!"李月莹的声音不自觉提高了。
陈小婷依然保持着职业微笑:"抱歉李女士,但是合同上确实有您的签字。这属于您自愿的民事行为,我们银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李月莹感觉一阵天旋地转,扶着柜台才勉强站稳。她突然想起那天的种种细节:廖明的殷勤、王总的"恰好"出现、那份精美的投资分析报告,原来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02
走出银行的李月莹脑子里一片空白,初春的冷风吹得她直打哆嗦。路边的梧桐树光秃秃的,就像她此刻空空如也的内心。
"老婆,你别急,我们去找律师。"张建国一直在外面等着,看到她失魂落魄的样子,心疼地把外套披在她身上。
李月莹突然笑了:"找律师?你以为我刚才是第一次想到这个办法吗?"
她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刚才在银行复印的合同。你自己看看,每一页都有我的签字,每个程序都合法合规。就算打官司,我们也占不到便宜。"
"那...那我们找记者曝光!"
"然后呢?"李月莹冷静下来,"银行会说这是我自愿的商业行为,他们不承担责任。到时候我们不仅要不回钱,还得赔偿他们的名誉损失。"
张建国握紧了拳头:"难道就这么算了?那可是一千万啊!"
"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李月莹的眼神变得坚定,"老张,记得我们刚开店那会儿遇到的无良供货商吗?"
"记得,那家伙总是给我们次品,害得我们好几个客人......"张建国说到一半,突然明白了什么,"你是说......"
"对,我们要用他们最害怕的方式。"
接下来的一周,李月莹每天准时出现在银行大厅。她不闹也不吵,就默默地站在那里,手里举着一个牌子:《一千万存款"蒸发",银行推卸责任》。
保安想赶她出去,她就站在银行门口的人行道上。银行报警,警察来了看过合同后也只能表示爱莫能何,这属于民事纠纷。
一开始,银行的态度很强硬。廖明甚至放话说:"随便你们闹,反正合同上都有你的签字。"
但李月莹比他们想象的要有耐心得多。她每天都穿着整齐,面带微笑,对每个进出银行的客户都彬彬有礼。时不时还会有路人停下来问情况,她就把自己的经历详细讲述一遍。
很快,"一千万存款蒸发"的事情在当地传开了。不少准备到这家银行存款的客户,听说这个事情后都改变了主意。
第十天的早上,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李女士,我是省银监局的调查员,想和你了解一下情况。"来人递上工作证,"我们收到了多起类似的投诉。"
原来,李月莹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在她的事情传开后,其他遇到类似情况的储户也纷纷站了出来。
调查持续了一个月。期间,那家所谓的"XX投资公司"也浮出水面,竟然是银行某些内部人员控制的空壳公司,专门用来进行这种"假存款、真质押"的业务。
事态开始失控,银行高层坐不住了。
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李月莹再次被请进了那个熟悉的贵宾室。这次等她的不是廖明,而是银行的分行长。
"李女士,非常抱歉造成了这些误会。"分行长的态度诚恳得多,"我们已经对相关责任人做出了处理,廖明已经被停职。关于您的存款问题,我们也想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李月莹不动声色:"我听着。"
"第一,我们承诺立即解除质押,退还您的存款。第二,考虑到这段时间给您造成的困扰,我们愿意补偿三个月的正常利息。第三......"
"等等。"李月莹打断他,"我要求追加两个条件。"
分行长露出为难的表情:"您说。"
"第一,你们要在营业大厅显著位置张贴声明,警示其他储户提防类似骗局。第二,所有参与这个骗局的员工,必须永久离职。"
"这......"分行长犹豫了。
"不同意的话,"李月莹站起身,"我就继续站在外面。反正我有的是时间,我倒要看看,是我先撑不住,还是你们的存款率先撑不住。"
最终,银行同意了她的条件。
一个月后,李月莹拿回了自己的存款,还额外获得了不菲的补偿。但她并没有感到有多高兴,反而觉得有些疲惫。
"老婆,钱拿回来了,你怎么还不开心?"张建国给她倒了杯热茶。
李月莹看着窗外的梧桐树,不知不觉间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叶:"我在想,这一千万里,到底有多少是灰色的。"
"什么意思?"
"我们开了十五年快餐店,每天早出晚归,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下这笔钱。可银行里那些西装革履的人,只要设个局,就能轻轻松松骗走别人一辈子的积蓄。"
张建国默默地抱住她:"但是你赢了。"
"是啊,我赢了。"李月莹苦笑,"可是还有多少人正在走进他们设下的陷阱?那些穿着光鲜的人,他们的良心,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窗外,春天的风轻轻掠过梧桐的枝头。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或许还有另一个"廖明",正在为下一个猎物精心布置陷阱。
而李月莹和张建国的快餐店,后来开到了那家银行的对面。每天中午,她都能看到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匆匆走过,但她再也不会被那些光鲜的外表迷惑了。
有时候,站在店门口,她会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想起廖明递过来的那杯香气扑鼻的铁观音,想起自己在合同上龙飞凤舞的签名。
生活还在继续,但她知道,自己和很多人一样,在那些光鲜的表象背后,都损失了一些再也找不回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