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关键词,解码博世的转型思路

祥缘聊汽车 2024-02-02 05:25:08

身为汽车零部件巨头的博世,每一年的创新体验日都有新花样。2024年,从大刀阔斧调整的新架构,到集体闪亮登场的新班底,再到不断更新迭代的新技术,我们能看出博世那份对于自身变革与长远发展的迫切渴望。

在此,本刊记者详细解读以“共塑智能出行新时代”为主题的2024博世智能出行创新体验日,并以五个关键词解码博世的转型思路,触探其蝶变决心。

架构巨变

2024博世智能出行创新体验日的一大亮点,无疑是徐大全博士履新博世中国区总裁后的首次公开亮相,以及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成员们的闪亮登场。

对于过去10年里所举行的创新体验日,徐大全博士不无感慨。“第一届创新体验日始于2014年,当时谈的是提升内燃机效率,也为电动化出行储备技术。第二届谈电动出行将成趋势,内燃机仍会发挥重要作用。每一年的主题都紧扣时代脉搏,而今,我们谈论智能出行,看到电动化、智能化给汽车产业带来的新变化,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曾停歇,博世亦与时俱进。”

博世中国区总裁徐大全博士

架构巨变,是本届创新体验日不得不提及的重要话题。实际上,博世调整组织架构并非一蹴而就,其在战略转型的道路上逐年加快脚步,这两年更甚。

面对电气化、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及软件定义汽车等技术变革趋势,博世的业务重组和调整旨在更高效地打造跨域解决方案,快速、灵活地服务于客户现有和全新的需求,同时促进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在重组后正式定名为“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全新的事业部和分公司架构包含:电动自行车系统、电驱动系统、智能出行售后、汽车电子、动力系统、车辆运动智控系统、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博世工程技术(包括商用车与非道路系统、科广睿工程技术)、易特驰、两轮车及运动车辆、车辆平台和服务以及车辆软件服务。

与重塑架构并行的“大事件”,还有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的正式成立,该董事会统筹管理在华相关的事业部和团队,给中国市场的灵活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目前,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在中国拥有超过35 000名员工和24家生产基地,销售额规模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总裁王伟良把这场战略变革,称为“博世138年来最大的调整之一”。

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总裁王伟良

赋能为魂

立足于当前的汽车产业,结合宗教、地域政治、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博世的战略调整可谓恰逢其时,但其灵魂内核从未改变,那就是为产业赋能。

汽车生态圈里,只有一家企业是不行的,只有一群企业也是不行的,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构成生态环境,由此,“共塑”成为2024博世智能出行创新体验日主题中的关键词。与此同时,博世对于自身定位的清晰一如既往,它始终把自己视为生态圈中的一员,更将“供应商”这一身份牢记于心。

王伟良指出,博世有着“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使命,并保持赋能产业的核心价值观,所有行动都以技术为出发点。在他的解读下,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围绕产业链变革展开业务和技术布局,“五纵九横”的技术结构包含五个域及九个层次,暗合中国的“九五至尊”。

从底层的智能硬件到第二层次的半导体及传感器,到嵌入式电子控制单元,到计算单元、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后端接口,再到服务、商业化解决方案,九个层次层层递进。五个域主要指五个产业归类方向,如智能驾驶辅助、运动智控、能源动力、车身及舒适、信息娱乐。借由“五纵九横”,博世紧扣产业发展脉搏,同时也将技术创新推向更高的地位。

“虽然博世一直被称为隐形冠军,但冠军这一荣誉只属于博世的用户们。我们是汽车产业的技术提供者,永远不会造车,并且已经用一百多年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全球各地的整车厂都信任博世的原因。博世不会成为整车厂的竞争者,而是以供应商的身份为汽车产业赋能、为技术赋能。”王伟良如是说。

技术为本

试问企业如何从容展翅沧海,技术当为搏击之本。

博世在创新体验日期间深度展示了一系列智能化、电气化交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其中,“动态体验”让参与者直观感受创新智能交通技术解决方案的魅力,包括车辆运动控制系统、动力系统、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电驱动系统、软件及服务等。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软件不仅能打造未来出行的驾乘体验,还改变着汽车的工程设计和开发方式。博世正在加速打造从产品应用端到操作平台各个层级的解决方案,根据客户需求灵活提供软硬一体或软硬解耦的产品。

在创新体验日上,首次亮相的“黑科技”不在少数,譬如博世智能转弯辅助系统。作为车辆动态控制模块的又一创新,该系统可通过轮速、横摆角速度和加速度等传感器信号,依托精准算法对车辆的四个车轮施加不同方向的制动与驱动力,从而产生有利于驾驶员转向期望方向的横摆,减小转弯半径。

面向主机厂不同的电子电气架构,博世本土团队研发了泊车软件解决方案。以博世在泊车系统领域10多年的量产经验为基础,该软件方案可实现在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芯片上的灵活部署,并适配第三方传感器系统。该方案的AI模型基于中国泊车场景训练,可对多场景下的泊车功能性能进行优化。由中国本土主导开发的全新第三代多功能摄像头evo版也在创新体验日首次亮相,其AI算力比前一代产品提高近4倍。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在创新体验日上亮出不少本土团队开发、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譬如博世本土团队开发的全新车辆运动智控系统,完整覆盖车辆自由度运动管理的软件及系统解决方案,协同控制所有车辆运动执行器例如制动、转向、动力和悬架。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包括新的开发、系统集成和服务方法,能进行灵活部署,具备支持集成第三方执行器的开放式架构。

低碳转型

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时代,低碳转型推动汽车行业发生根本性改变。无论是乘用车领域,抑或是商用车领域,低碳转型之战都已刻不容缓。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出行,博世加速打造多元创新技术,以丰富的产品组合服务于市场。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博世在中国市场已成为领先的电驱系统供应商。本刊记者曾走访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和博世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其太仓工厂的发展动向。2023年,联合电子的X-Pin电机和800 V电桥在太仓工厂批产下线,使之成为国内最早量产该产品的供应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博世2023年电桥产量同比几乎翻了一番。

随着汽车行业对三电系统的精细化温度控制、对乘客舱舒适性的优化、对续驶里程的提升等多方面的日趋重视,整车热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创新体验日上,博世展出了系统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高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能覆盖市场主流拓扑结构的控制和驱动需求,实现高效能量利用与舒适驾乘体验。

秉持“乘商并举”的策略,博世在商用车领域也能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助力可持续出行。举例来说,博世的电驱动系列产品可以满足多场景的应用需求。面向轻型商用车,博世开发了高效的扁线电机,并搭配了采用博世碳化硅技术的多合一控制单元,提升系统效率,降低用户使用成本。针对重型商用车,博世全新开发了重型商用车电驱桥,该电驱桥相较于中央驱动系统质量更轻、效率更高,并且动力性能强,单桥持续功率可达到196 kW,可匹配纯电、氢燃料电池或串联混动车型。

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博世不断推进氢燃料电池产品的国产化,如电堆、电子空气压缩机、氢喷阀组件、多功能功率控制器等。此外,博世已经相继面向市场推出76 kW、134 kW、190 kW等多款氢动力产品,可全面覆盖城市出行、物流、中重型长途运输等商用车典型场景。目前,300 kW的氢动力模块也已经开始搭载在客户的车辆上投入实验。

开卷有益

中国对博世来说,一直是至关重要的战场。正如徐大全博士所言,博世要进一步植根中国,以创新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助力中国汽车产业打造智能出行新时代。

中国汽车产业的“卷”,已有目共睹。体会到中国速度的博世,持续加大在中国对关键领域本土研发制造能力的投入。2023年3月,博世在苏州投资约7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一期工程将于2024年年中完工。2023年11月,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新工厂正式投入使用,加速推动氢能技术的产业化。此外,博世华域烟台四期项目也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该项目投资额达7亿元人民币,规划新增9条产线,用以生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不惧本土市场之“卷”,并且还要“卷”成技术创新的引领者,这是博世在华发展的雄心。王伟良表示,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在中国区的销售额占全球比例超过四分之一,同时还引领技术的创新、生产和应用。“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在电驱、氢燃料电池、新型制动系统、半导体、软件、车载计算机等关键技术领域深化本土布局,为客户提供更多有竞争力和价值的技术和服务,支持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出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走向海外市场正在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机遇,从国内“卷”到海外,中国车企步履匆匆。凭借全栈式软硬件能力、创新与制造实力以及全球布局与经验,博世具备巨大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积极支持客户开拓海外市场。

举例来说,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事业部在2023年已支持超过60多款车型出海,并助力某主机厂两款车型在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以及安全辅助方面,顺利获得相较产品准入标准更严格的Euro NCAP 2023新规五星安全评级。此外,博世本土开发的解决方案如转向系统和智能座舱也搭载在自主品牌上出口海外市场。

在中国市场开“卷”有益,又积极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卷”向全球的博世,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0 阅读:0

祥缘聊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