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斯前脚离京王毅后脚接美方特使展中方定力

永玲聊谈 2025-03-28 09:02:28

美国参议员戴安斯的访华行程尚未见成果披露,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已在钓鱼台国宾馆接见另一位美国重量级人物,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执行副主席格林伯格。这场时间线紧密衔接的外交互动,既暴露了美方对华策略的矛盾性,也凸显中方在复杂博弈中的战略定力。

作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首位访华的美国政界人士,戴安斯此行被赋予特殊使命。按惯例,此类高层对话应由国务卿鲁比奥主导,但因鲁比奥被中方制裁无法入境,特朗普不得不启用“替代方案”。

然而,这场备受瞩目的访问却异常低调:官方通报仅提及“坦诚、建设性交流”,戴安斯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面对记者关于关税问题的追问三缄其口。

外媒披露的细节揭示了谈判僵局的核心,美方坚持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试图借此施压中方让步。这种将国内禁毒不力归咎他国的做法,与中方提出的“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原则形成尖锐对立。事实上,中国早在2023年就将芬太尼类物质纳入严格管制,而美国至今未批准《联合国禁毒公约》修正案。

戴安斯空手而归令特朗普陷入双重困境:一方面,美国农业州持续施压要求解除中国反制措施,爱荷华州大豆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已下降23%;另一方面,其力推的“百日元首会晤”计划因高层互动停滞面临流产风险。白宫内部文件显示,特朗普原计划在5月中旬前实现中美领导人通话,如今期限迫近却连基本议程都未敲定。

正当外界猜测中美对话机制可能停摆时,格林伯格的到访释放微妙信号。这位安达集团董事长虽无官方头衔,却在2024年大选期间促成美企对华投资逆势增长12%。与王毅两小时的闭门会谈中,他提出三项建议:重启中美商贸联委会机制、设立跨境投资风险缓冲基金、扩大气候技术联合研发。这些提议直指当前经贸合作痛点,意在为后续高层对话铺路。

王毅的回应展现了中方的清晰底线:“对话须建立在平等与相互尊重基础上。”这句话既是对戴安斯会谈中颐指气使姿态的回应,也为未来接触划出红线。值得关注的是,中方特别强调“解决各自合理关切”,暗示在芬太尼、台湾等问题上不会单方面妥协。

当前博弈实质是两种外交哲学的碰撞:美方延续“施压-妥协”的传统套路,中方则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这种差异在戴安斯与格林伯格两场访问的对比中尤为明显,前者带着预设条件而来,后者携具体方案而至。

历史经验表明,中美关系的突破往往始于民间与企业界的务实推动。格林伯格访华期间,摩根大通、特斯拉等30余家美企宣布扩大在华投资,这种“用脚投票”的商业选择,或许比政治博弈更能定义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

0 阅读:0
永玲聊谈

永玲聊谈

红旗飘扬皆是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