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禅、筷子里蕴含的孔子智慧!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这句话,在王朝更替的两千多年王侯史中,几乎没有人能真的解释对。几乎所有人,理解都局限于《诗经》、礼、乐这个维度,从具体事物去阐述何谓兴?因何立?缘何成?
没人解释对,不代表,没人做到孔子所表达的内涵。禅宗有个广为人知的人生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把古人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解,结合禅宗的人生三重境界,就得到了孔子这句话的精髓——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要理解孔子这句话,需要一个工具:辩证唯物法!
为什么理解孔子这句话需要辩证唯物法?因为孔子的思想是唯物辩证最初的形态。
第一:何谓“兴于《诗》”?
首先,《诗经》是什么?诗经是孔子整理的几百年来,各国的诗歌。是各国全部的诗歌吗?不是,是孔子筛选以后的诗歌,305篇。其次,孔子筛选的标准是什么?是我们筷子的长度:七寸六分——七情六欲。300多篇诗经,个人把100多篇,通读了一遍。这些篇章记录的就是正常人的正常情况的七情六欲,这个正常人包括了王侯将相,也包含士农工商,何谓“兴于《诗》”?——见山就是山——社会的发展,就是源自这最朴素的需求:七情六欲——要安全,要温饱,要繁衍,要情感。。。——欲望,是生产发展的原动力!
第二:何谓“立于礼”?礼是什么?发乎情止乎礼!为什么要止乎礼?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礼的意义,就是让欲望得到约束。约束的目的是什么?是分工协作——只有形成“礼”,才能形成协同,才能共同发展生产力——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拿筷子的三根手指的含义:天地人——七情六欲,要在天地人的规则之下——什么叫天地人?——客观规律、主观意愿!——客观:规律、方法、实践。。。;主观:约定俗成,理念,思想。。。这就是“见山不是山”——你看到七情六欲,但你不能只看到七情六欲,你还要看到“礼”——规律,法则;
第三:何谓“成于乐”?乐是什么?是指角、微、宫、商、羽?是,也不是。就像,理解“兴于《诗》”,你不能只把《诗》理解为诗经,你要去理解,孔子如何整理《诗》,为什么这么整理诗。乐的本质是什么?用一个又一个被规律定义的音符,“无规则”的排列,最后创作出一曲符合“七情六欲”的曲子。这叫“乐yue”!!!这就是“见山只是山”——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筷子的一头方——向内,一头圆——向外;圆是包容,方是规矩;就像乐,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自成规矩——筷子外圆内方——为人包容当有规矩——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从实践(七情六欲——诗经)中来,总结理论(礼),再把理论(规则、规律),付诸指导实践(七情六欲),然后,形成新的理论(礼——规则、规律)”。
所以,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2000多年了,能读懂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的不多。以此文,作为两年多阅读《论语》的汇总,也祝福自己,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喜乐!2025年,1月1日,甲辰年,腊月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