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年代,在长期的战斗中,我国将领各处南征北战,要说有没有最印象深刻的地方,那自然是有的。
对于耿飚同志,甘肃便是其一。他在那里参与战斗,并找到了相伴一生之人,其中还有一事是关系徐向前徐帅的。

1937年,历经千辛万苦,红军早已顺利抵达延安,而紧接着就是西路军遇险。这一年,耿飚带人在庆阳屯子镇侦察,在茫茫人海中他找到了徐向前。
见到徐向前的那刻,他非常激动,赶忙确认身份:“徐总指挥,是不是你?”

听到那人的一声:“耿飚”,似乎所有的苦楚,他早已了然于心。在耿飚的帮助下,徐帅终于找到组织,并回归部队。
徐向前与耿飚说起徐向前与耿飚的关系,其实他们二人没有多熟悉。

一个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一个则是红一方面军第一师的参谋长,职位上有差距,还不在一个部队,没有什么共同作战的机会,他们之间的了解程度也就不深。
不过无论徐帅还是耿飚,当时也是部队鼎鼎大名的人物,所以名声在外,自然对彼此有所耳闻。

再者徐帅生于1901年,从十岁的时候开始读书,只是几年的时间,家里的贫苦状况便不能支撑。没办法徐向前只能开始学徒生活,但此后他没有放弃继续学习的可能。
身处山西,他有机会考入阎锡山创办的速成班,在这期间,他继续增长了本事,思想还得到了极大的进步。

而在军事上的教育和教训,他开始慢慢接触,渐渐地受革命思想影响,也将义无反顾地参与到这场革命斗争中。
想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不断提高自己是一个方面,他于1924年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生,徐向前将军无疑是军事本领出彩之辈。
加入我党后,徐帅被委以重任,担任要职的同时,率部参与多场反“围剿”斗争等。

1930年,徐帅已经在红一军担任副军长,还兼任了红四军参谋长等要职。经历重重险阻,徐帅的资历显然要比耿飚更高一些。
当然耿飚同志生于1909年,要比徐帅小上很多,相同的是他也出身贫苦农民家庭。

耿飚从小跟随父母颠沛流离,虽然想着劳动生活,可社会处处是欺压,他们的生活又怎会事事如意。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革命思想蔓延,耿飚深有体会,也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将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他为救国救民,也为革命事业而战。

耿飚1928年加入我党,1930年带着游击队加入红军队伍,听从组织安排,为革命战斗。
加入红军部队后,他在红一军团第3军9师担任参谋、作战教育科科长等职务。随着在红军部队的时间拉长,耿飚在我党的地位自然提升。
而且在反“围剿”作战中,场场激战,我军战士困难重重,但总有人冲锋陷阵,机智勇敢地同敌军较量。

耿飚率部参战,便是那机智、果断的一员,他参与的多场大规模战役,无论是硬仗还是恶仗,他都义无反顾地坚持到最后,随后立下赫赫战功。
如此他是我军将才,多场战斗胜利到手,耿飚自然是名声大振,而且事情还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并对其做出赞赏。

红军时期,耿飚主要在红一军展开革命工作,还是第一师的参谋长,不久他也跟随部队参与长征,而在长征途中,应该就是耿飚与徐向前元帅的相识之时。

1936年,耿飚有机会进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这一学习,对于他的参谋工作展开自然是一大提升,随之组织上新的任命下达,耿飚则前往红四方面第4军担任参谋长。
最初耿飚虽有不愿,毕竟对于自己的老部队,他难免有感情,但经过组织的劝说,他只能服从命令,并继续全力投入接下来的战斗工作中。

到第4军上任后,耿飚显然成为徐帅手下一员,而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在1937年逐渐加深。
说到这一年,我们第一反应可能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但这一年西路军的状况也牵动人心。

徐帅是西路军的总指挥,在他的带领下,大部队朝着宁夏进军,可是行军途中逃不过的是敌人势力威胁,在河西走廊更是惨痛的一段革命历史。
我军部队遭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因为兵力、装备等方面的差距,我军几乎是全军覆没,无数西路军战士抱着坚定的革命斗争精神,坚持到最后,尽管生还的机会渺茫,他们也始终没有退缩。
然而真正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而能寻找到组织更是难上加难。

好在徐帅、陈昌浩等活了下来,但此后的路应该如何走,依旧危险重重。
经历沉重打击,徐帅恐怕早已无所畏惧,他拼尽全力渡过黄河,并穿过了敌军的层层封锁,只是危险还是没有消除,那他也将继续谨慎应对。

还有他的身份肯定不能暴露,为此他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商人,但看起来又不只是商人,似乎还有一丝文化人的气息,就这样便减少了敌人对他的注意力。
而且他身上还带有我军军费,就这一点,徐帅便不会放弃。

他走了很久,当然遇到的敌军势力也不少。只要发现敌人的情况不对,他便会迅速做出反应,并冷静应对。在平凉稍微停留不久后,为了隐藏身份,徐帅还是决定继续向东前进。
当看到一家店铺后,他便想着歇歇脚,并打听打听情况、问问路。谁知徐帅被人认出,并出现了开头耿飚遇到“徐总指挥”的一幕。

不由得他已经一身冷汗,当看到来人是“耿飚”,两人也早已热泪盈眶。
其实徐帅能遇到耿飚不能说是偶然,因为西路军遇险后,组织上十分关系,因此组成了援西军,只为能找回失散的红军战士。

耿飚被调到红四军后,也参与了其中。他同样满怀担心,并即刻赶忙,只为红军战士们提供帮助。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耿飚找回了徐帅,而徐帅也终于找到了组织,重新穿起了那身久违的军装。

由此耿飚和徐帅之间的联系更深了一步,而此事作为徐帅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段,无论在徐帅那里,还是在耿飚那里,都将是刻骨铭心的。
此后他们继续投入革命斗争中,为革命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徐帅不用多说继续在解放军部队担任要职,只是经历多场大战,徐帅的身份一直没有多好,但进入国家建设时期后,他坚定的信念始终未变。

而耿飚同志同样被委以重任,而且是在我国全新的外交领域,展开外交部工作,可以说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继续为我国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徐帅是我国开国元帅,他的贡献有目共睹,而耿飚同志一样在革命斗争时期贡献力量,始终坚定跟随我党。

而他不仅自己如此,他的子女也都受他的影响,积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并成为一代栋梁。

革命时期,我军将士经历千难万险,徐帅同样如此。
西路军时期是难忘的一段,尽管是在耿飚同志这里,也深深记得那时的“徐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