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敦煌大半个月了,还未回神。
这个早已闻名世界的西北城,
带给我的第一波震撼,不在莫高窟,而是一片公共墓地。
它在敦煌城外15公里,茫茫戈壁间,一眼望不到头。
埋葬着的,是1800多年前的西晋显贵,
和这个时代安眠的敦煌人。

▲敦煌西晋壁画墓,比较冷门小众的景点。
敦煌人祖祖辈辈视这为一大福地。
左边三危山,右边鸣沙山。
戈壁和绿洲组成了一片灵魂安息之所。
它的风水,可是老老祖宗们都认证了的。
那一天,我们选在正午,穿过墓地,
就是为了这座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西晋壁画墓。
一栋平房独立于大漠,面朝两个墓室。
左边是西晋官员的,右边是东汉富人的,两者间隔不到50米。

守墓人是一位本地大叔,日常负责售票和接待。
还有一位讲解员大姐。
每每凑个四五七八人,大姐便熟练地拿着电筒下墓地,有种“摸金校尉”的既视感。
墓葬内其实早已空空如也。
留下盗墓贼打的洞,精妙得让人很难不佩服,就此成为了其中一部分。

即便如此,我们仍能在墓里看到,关于生命,一种永恒的延续。
古老的人们信仰“视死如生”。
他们用砖作画,以兽守墓。
上有天庭,中有人间,下有地狱府邸,甚至于倒挂的茅厕、储物的粮仓,以及厨房里炉灶和仆人的画像……无不令人惊叹。

从墓地里出来,
再望着这片鸣沙山脚下的风水宝地,内心的震撼又多了好几分。
初到时以为的荒凉、悲壮,却处处盈满生机。
没有用任何粘合剂,以砖砌筑的墓室依然坚挺着。
跨越千年,一时的消散成就了永恒。
离开时,我问向导,这么大的地方,你们祭拜时要是找不到了怎么办?
姑娘思索了几秒:“那就路边烧纸点香”。
嗯。祖宗会知道的。

这里是敦煌。
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千年敦煌,应该是什么样?
在去之前,我想过。
除了壁画,除了飞天的女孩们,
除了人们排队骑着骆驼叮叮当当地走过。

或许,她更应该是驼铃声声路漫漫下,
两千年前张骞出使西域经过古丝绸之路的重镇,
也是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

或许,她应该是梁思成说的那样:
“像19世纪的上海,不过面向的是戈壁沙海。是阻断,亦是通途。
自东向西去,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最后一座城。
从西而来,这里是他们遇到的第一座城。”

或许的或许……
四大文明体系唯一交汇之地,厚重得超出了想像。
与其想太多,不如去走一遭。
很庆幸,避开了最挤的暑假和国庆,
在9月底,我们飞往了心之神往的敦煌。

01
神在风中“吟唱”
不知道你们会因为什么选择大西北。
是苍茫的大漠,还是历史的回音;是好吃的面条,还是翻滚的河流;是令人惊叹的奇异地貌,还是戈壁滩上肥嫩的牛羊。
西北辽阔,最大的魅惑,是留给人无穷尽的遐想。


只不过,在敦煌,得狂想。
清早10点走出机场,南北的巨大差异立显。
风搅动着白杨,沙沙作响。
带着冷冽与自由,狂往衣袖里钻,是清亮的、开阔的畅然。
这让人清醒,亦让人兴奋。
大巴车拐了几个弯,便往大漠里开。
当鸣沙山就横亘在路的尽头时,我们好像在笔直地闯入这座城市的心脏。

暑假旺季刚过,敦煌城安静了很多。
也正是这个间隙,全国第十三届数字出版博览会首次走出北京,在敦煌举办。
场馆设在鸣沙山月牙泉游客中心附近的展览馆内。
没有来来往往的游客,隔着一片白杨林,眺望不远处的鸣沙山。
风或大或小,山时远时近。

后来才知道,无论你站在敦煌的哪里,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汉唐时,人们就爱来这儿了。
那时的骆驼,也得养足了精神,托起商旅过客的期盼、欲望。

就像如今一样,也,不一样。
比起过路旅客的行色匆匆,
敦煌人从始至终都要更珍视鸣沙山的存在。
鸣沙山的得名,是沙山上能够发出一种独特声音,在几公里外的县城都能听到。
而走进城市,你能明显感觉到,没有一栋高楼大厦能抢过她的风头。
有的人会以为这是因为太穷了,修不起。
实际上,不论以前还是现在,敦煌城的高楼都不会再高了。
为了守护鸣沙山。

这座外人看来不过一座巨大的沙丘,
历经几千年,早已成为某种信仰,且被敬为“神山”。
也许,这里是大漠最接近“神”的地方吧。
她会“吟唱”,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却不是人人都能有幸见证。
她有一汪清泉,像大漠里透亮的眼睛,古今中外都被人们赞誉为“沙漠奇观”。
可鸣沙山的奇,不止于此。
出了敦煌城,除了祁连山,就是广阔的库姆塔格沙漠,而分散在沙漠的沙丘大小不一,它们都有在风中“唱歌”的本事。
却唯有鸣沙山,护住了一个月牙泉。

她有生命力的。积蓄着璀璨的、宏伟的生命能量。
敦煌人都知道,不管前一天,游客踩了多少个脚印,第二天一刮风,便没有一丝痕迹了。
他们望了一辈子的山脊,始终都会像刀锋一样。

关于鸣沙山的民间传说不少,其中一个颇为悲壮。
相传这里以前是一片山区,附近很多寺庙,人们过节在寺庙中闹社火,太过热闹引来在沙漠中沉睡的黄龙太子。
他的到来使得黄沙四起,将人们埋在了沙漠下,而沙丘的“吟唱”便来自被这些被埋的冤魂。
当然,这听听便好。

戈壁下有着根本数不清的墓葬,或千年,或百年。
人们的生死,生活里的三餐四季,都离不开鸣沙山。
而敦煌世世代代的人,不管贫贱或富贵,
在鸣沙山悬壁上寻找精神寄托的期望,从未间断过。

敦煌老一辈有晒沙的习惯。
往往吃过早饭,等太阳将沙子晒得滚烫,大家会将身体埋在沙中,晒晒胳膊,晒晒腿,病痛就会消散了,可理解为“沙疗”。
那是在以前,游客还不多的时候。
尤其端午节,敦煌人有到鸣沙山滑沙听雷的风俗,还有六月六晒腰腿,在泉边采集艾草、煎汤沐浴和举行月牙瑶池蟠桃会等等。

后来,逐渐地,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
叹鸣沙山月牙泉的奇,叹莫高窟的精妙绝伦。
去等一场沙漠日出,开一场万人星空演唱会,
然后骑着骆驼畅想,精心装扮一番与大漠留下最美的飞天照。
默念着,终于圆梦了。

这是一个懂得制造浪漫的时代。
只是恳切地提个建议,
鸣沙山最好早晚去,否则浪漫容易变得狼狈不堪。
中午的太阳实在毒辣,晒得人七荤八素。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敦煌城才好像空了。

02
何为敦煌?
每个出发敦煌的人,免不了要补上几部纪录片。
即便恶补后,脑袋里装满历史画面,
仍旧会因为站在阳关、玉门关外的那一刻失神。


大漠与戈壁,与天地连成一线,
尝试着用王之涣和王维当年的心境,看待这里。
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再是“西出阳关无故人”。
边塞的苍凉和落寞,
将一个人身处天地间的所有情感暴露无余。

今天,人们一波又一波地来到敦煌,行程其实差不多。
莫高窟是一定要看的,鸣沙山是一定要去的。
除此之外呢,大都以东西两线为区分。
东线在莫高窟这边,除了开头提到的西晋壁画墓,还有榆林窟、榆林水库。
另外,可以顺带去看看雷音寺,也在鸣沙山景区附近。

虽是重建,但据说曾经的月牙泉边就有个雷音寺。
玄奘西行曾在此驻留,后来被风沙掩埋。
而今天的寺庙气势恢宏,被白杨树层层包围。
清幽而宁静,不时会有教会活动在寺庙内举办。

敦煌城外往西边儿,是西线,包括古城/丝路遗产园、西千佛洞、阳关遗址、玉门关遗址和魔鬼城——雅丹地质公园。
出行的方式很简单,包一辆出租车,一天约400元,去到最远的雅丹,大约距敦煌市90公里。
不论东西线,说起来,敦煌城外大漠戈壁适合瞻仰。
而要了解一个有古有今、且多面的敦煌,必然少不了去城镇里逛逛。

敦煌的早市,没有什么特别。
但因看多了沙漠而生的孤寂,会因这份清晨的鲜活、热闹,而消散殆尽。
距离敦煌市区6公里外,有座名为七里镇的小镇。
这是一座因油田而诞生的油田工人小镇。
作为青海油田的大后方,小镇生活富足,平静淡然。

早市不大,很是热闹。
最新鲜的瓜果摊在路边,从自家农场刚摘下的桃子、大红枣、葡萄堆成一座座小山。
不少敦煌本地人常来,因为这能买到更新鲜的南方水果,比如山竹。

逛完早市,回到敦煌市区中心,
要穿过一段白杨公路,路的两旁是成片的葡萄园和农家地。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敦煌的路牌,也不一样。
它提醒着开车的司机们,不要试图上演速度与激情。

如果不赶西北大环线,敦煌适合慢慢地品。
避开游客,可以去走走党河风情线。
沿着河边,漫步在垂柳下。
向着鸣沙山的方向,去感受秋天里的敦煌风情。


和奶奶一样静静坐在河边,望着对岸的亭台。
闲了,就去走走贯穿河道两岸的石凳。
似轻功水上漂的步调,只会越走越熟练。
这里是敦煌人日常休闲的场所,也是沙漠绿洲里难得的山水画卷。

看过党河风情线,你大概会更感受到敦煌,真的有神在眷顾着。
党河,敦煌的母亲河。
发源于祁连山西部冰川群,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
此外它还是中国唯一一条由南向北流向的地渗河流。
从祁连山余脉的一处山口冲出来,横穿戈壁,向西北方向一直流至鸣沙山。
在鸣沙山西部拐向东北,流入了敦煌绿洲,最终消耗于敦煌西湖。
这条向北的河流,似乎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
滋养着这片绿洲和戈壁,塑造了敦煌柔情、静谧的一面。

而除了党河风情线,还有一些散落在城市边角的细节。
老人们爱坐在街头树下,那像伞一样树,撑起一片阴凉。

在敦煌书局的咖啡店内,沙漠骆驼、莫高窟,和敦煌1900的拉花惟妙惟肖。
街上路灯处处可见飞天女神,井盖和墙壁也是石窟壁画。

再想起当年的莫高窟,前有一条河,景色如画。
僧人以崖壁做庇护,经过一代又一代,以致千百年僧们与俗世,全都寄托于此。
避开尘世,对话神佛,从古到如今啊。
莫高窟的艺术,已是人们心灵里的一处“世外桃源”。

而在某种意义上,
今天的敦煌,何尝不是另一个更鲜活的“莫高窟”呢。

03
活色生香的不夜城
大西北的色彩,相对单一。
沙漠、戈壁留在脑海里,脱口而出的是孤寂,是苍茫,是浩瀚。
而入了秋的敦煌,更加绚烂起来。

敦煌西湖,“醉美”胡杨林黄成一片。
党河风情线,再现大漠水域的梦幻美景。
光是抬头看看天空和沙漠,日出和晚霞彷佛都更加深邃了。

更不用说,山脚下,农家院子里的葡萄熟了。
翠绿的一簇簇挂在头顶,像一颗颗大自然批量生产的绿宝石。
桃子也熟了。

平平无奇的桃子,有着绝对的实力,与南方各大水蜜桃一较高下。
绿色果皮透着一点红,清甜的口感如同大漠里的一捧清泉。
还有啊,什么西瓜、哈密瓜、大红枣子、甜瓜等等。
敦煌的水果,是我们这次最出乎意料的惊喜。

而如果有心种,一片花海也能在沙漠肆意盛放。

西北人就是这样,喜欢把好吃的,做得色彩缤纷,有滋有味。

在敦煌吃面,要大口大口的吃。
清爽的浆水面和随心配的拉条子,吃一顿,管一天。

敦煌人也爱臊子面,这面的身价颇高。
除了沿袭唐代“长命面”的有关习俗,如在生日做寿时必食外,
每遇婚丧喜事,或逢年过节,都要以它来款待客人。
当然最值得一试的是敦煌一绝,驴肉黄面。

因色泽明亮金黄而得名,细如龙须,柔韧耐拉。
口感劲道,而汤汁浇在黄面上,还散发着一股醇香肉腻和香菇甜味。
在敦煌吃肉,也要大口大口的吃。
应该没有比敦煌夜市,更活色生香的地方了。

一盘胡杨焖饼,一只烤羊腿,一叠肚包肉,一盘手抓羊肉,一把烤羊肉串,一份新鲜出炉的烤馕,再来上几杯杏皮茶。
在流光溢彩的夜市里,围上一桌,所有的疲惫和不甘都没有了。

努力吃肉,是在这第一要紧事。
如何选择店铺,最好提前做一点功课。
只能说我们还算幸运,盲选到了一家连续吃了两顿的老店,名叫御禾仓,老板娘很热心。

酒足肉饱之后的夜市,进入下一种模式。

夜市里的集市,汇聚了敦煌不少的手工艺人和工艺品。
他们将“莫高窟的壁画”画在泥板上,将“鸣沙山的骆驼”装进了沙瓶中,将“敦煌飞天”绣在丝巾上。


看得眼花缭乱之际,沙葱牛肉饼的香味儿飘了过来。
这是流光溢彩的不夜城,沙州(敦煌古称)。

——
敦煌,注定是一座要惊艳世人的城市。
也是一个时光如流沙,消逝感浓重的地方。
西晋壁画墓的讲解员说,砖画的颜色在褪色,它们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站在汉长城的土堆前,玉门关的讲解员也有过同样的感叹。
而莫高窟一直传言,为了保护壁画,将永久关闭。
“没有可以永远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是不断损毁“,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自己和无数敦煌学者几乎在用毕生的生命,与毁灭抗争。

可是啊,大概没有人能想象,
如果有一天莫高窟关闭后,敦煌会是什么样子?

但也许如余秋雨说的: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瞋。
而敦煌的每一个场面,每一个角落,只要来过,便足够流连一生。
这才是敦煌,神的所在。
用户14xxx91
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