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的江湖里,要是问日本人最忌惮的中国车企是哪家,奇瑞那绝对是榜上有名。想当初,日本人曾买走大量奇瑞发动机,满心期待能窥探其中奥秘,就像曾经咱们中国面对日本发动机时一样,满心好奇却难以捉摸其制造诀窍。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奇瑞发动机的性能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怎么都参不透,尤其是近期推出的鲲鹏1.6T发动机,那在全球更是大杀四方,累计销量高达1000万台,还荣获“中国芯十佳发动机”的称号,简直就是发动机界的“猛将”。
那我国的汽车发动机究竟发展到了啥程度呢?先来说说这大名鼎鼎的奇瑞发动机吧。鲲鹏1.6T发动机可是装备在瑞虎8 plus和艾瑞泽8上的,四缸的配置,热效率达到37.1%。就拿瑞虎8鲲鹏版1.6T来说,综合油耗仅仅6.9L/100km,在省油这方面,简直就是汽车界的“节油小能手”。动力更是不容小觑,最大马力197,最大功率145千瓦,最大扭矩转速在2000 - 4000转左右,靠着这强劲性能,奇瑞瑞虎8的最高车速能飙到200码,这动力简直杠杠的。而且在耐久性上也不含糊,汽车行驶10万公里后,发动机下头干干净净,没有漏油漏水的迹象,机体运转正常,也没有烧机油的情况,内部零件磨损也很小,妥妥的发动机中的“佼佼者”。
奇瑞可不止这一款厉害的发动机,还有好多高性能发动机出口海外,赚得盆满钵满。2006年,奇瑞就向意大利菲亚特出口1.6 - 1.8L的发动机,人家意大利客户那是相当满意,每年都订10万台。2013年,日本川崎重工订购7000台SQR372发动机用于农事装备生产,同年美国的约翰迪尔也是大肆采购奇瑞发动机,到了2021年,川崎重工又订了30万台,奇瑞发动机的物美价廉可是深入各国经销商的心坎里了。
再说说奇瑞发动机的崛起历程。上世纪90年代,奇瑞就开始钻研发动机了,当时技术受限,发展的路那叫一个艰难。1995年芜湖的领导干部到欧洲汽车厂考察,在英国看上一套福特生产线,经过两年谈判,3000万美元拿下。可英国工程师不让咱中国人接触核心技术,咱中国人哪能受这气,立马开了他们,自己研究生产线。1998年整出整车厂,1999年5月18日第一台奇瑞发动机问世,这就是国产发动机迈进的一大步。2000年,靠着这发动机造出2000辆小汽车。后来2001年又和意大利AVL公司合作花10亿研发18款发动机,从0.8L到4.2L都有,这基本上算是成功了,欧美的日韩的都点赞。
咱国产车以前的情况也不太好,性能上比不上进口车,像2010年以前的奇瑞A3半坡起步都费劲,再看同时期的BBA等品牌,那叫一个顺畅。因为性能不行,价格也比不过人家。不过咱们可没闲着,国内车企搞起合资企业,学习先进经验,掌握核心技术后搞研发升级,慢慢地汽车质量就上来了。咱们中国汽车从业者那可是很拼的,靠着996的工作态度,以低成本换订单,再投入研发迭代,现在国产车的性能可不比进口车差了,而且还性价比超高,把好多国外车企都逼到寒冬了,有时候国外车企还找咱要零部件呢,毕竟咱们可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电车领域咱们中国更是厉害得不像话。2010年工信部就看好电车了,虽然那时候电车续航也就100多公里,电池还死贵,但咱们一直在发力。经过十多年发展,咱们掌握了成熟的电机、电池、电控技术,国产电车续航能达到500 - 1000公里,宁德时代更是把电池价格拉下来了,成本降了90%,全球三分之一的动力电池都是它生产的,中国和美国在电车领域双雄并立,但咱们是百花齐放。
汽车产业能给咱们带来啥呢?拿日本来说,其汽车产业产值占GDP的10%,能拉动GDP增长,带动500多万就业岗位,这些人有了收入就能消费,促进各行各业发展,这就是经济的正循环。不管是油车还是电车这些高端工业品,都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抓住机会推陈出新才能在世界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不然只能被“卡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