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副参谋长是我军旅生涯唯一的副职经历,也是非常时期的非常经历

绿拂晓 2024-02-17 05:47:47

作者:陈启军

作者乌龟山留影

师副参谋长是我军旅生涯唯一的副职经历,也是非常时期的非常经历。原本想着紧张辛苦了这么多年,当副参谋长后前边有参谋长顶着,后边有各科室具体干事,可以歇口气了。只要不失职,不越权,一切按主官意图办就行。然而我却无法实现这一想法,这并不是我不愿当牛尾,而是我当副职的头三年,参谋长换了三任。其间,“684 演习”、精简整编、师庆活动、恢复团建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接踵而至,现实总把我推到风风火火的第一线。

1984 年 5 月,我刚担任副参谋长,便赶上 19 军于组织的“684 演习”,即“加强陆军师酒嘉地区坚固阵地防御实兵演习”。演习分向战区开进、组织战斗和战斗实施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开进阶段全师万余名官兵和车辆、装备,分别以徒步、摩托化和铁路输送的方式,从张掖地区各部队驻地,向酒泉嘉峪关地区开进。上级要求 7 日内到达指定位置,做到“天上看不见,地面难发现”。为此,除对人员车辆装备进行严格伪装外,主要采取夜行晓宿的方式组织开进。其间经历了沙尘暴和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道路泥泞坎坷、车辆抛锚、人员感冒多发等,给开进增加了难度。但演习动员深入广泛,组织严密有序,官兵士气旺盛,不怕苦,不怕累,战胜了因天气突变带来的一个个困难。全师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位置,无一人一车掉队。

加强配属这次演习的军兵种部队有兰空歼击、强击、轰炸航空兵各一个团架次,武装直升机大队;军炮兵团、高炮团、工兵营、防化连、坦克 12 师 45 团和 47 团。19 军所属 56 师、57 师首长机关携带通信工具进入现地,按军导演组提供的情况,进入角色,同步完成图上作业。包括其他勤务保障部队和民兵,参演总兵力达到2 万多人。

我在开进中随师基本指挥所前进,协助参谋长工作。当部队到达酒泉以东总寨乡指定位置,完成第一阶段开进任务,第二阶段组织战斗即将开始之际,我的角色突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军长马伟志和政委周悦发指示让参谋长到 164 团代理团长,由我这个副参谋长担任演习中的师参谋长。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角色变化,我一时紧张得理不出头绪。尽管侯金保师长和陈全民政委给了我很多鼓励,但我对自己能不能演好参谋长这个角色,心中无数,压力很大。

首场露面便是在师作战会议上,依据师长口述战斗命令,在沙盘上组织战斗协同。面对兰州军区刘光甫副司令员率领的庞大工作组,军长政委统领的导演组,众目睽睽之下我不免心里有些紧张。

军首长察觉到我的情绪变化后,及时提醒我:“沉着冷静,不要紧张,按平时训练的程序和内容,大胆地演,只要完成过程就是成功。”

于是我便定了定神,一面认真听取师长的决心要点,一面盘算着我的协同动作计划。演习地区北起嘉峪关北山至金塔南山,南到祁连山北麓佛洞庙沟口至冰沟口,正面50公里,纵深 30 公里,远远大于教范规定的地幅。一线阵地在断山口至金塔南山一线;核心阵地为嘉峪关城楼附近的榆树沟南山、药王山和乌龟山;纵深阵地为文殊山。兰新铁路、公路横贯东西,北大河将演习场地天然分割成南北两块。

在马军长对师长决心点评之后,我便从容地手持教鞭,环顾四周,依据师长决心,根据作战区域的地形道路和设防情况,结合沙盘紧张有序地组织了半个多小时的协同动作。对坚守一线阵地、核心阵地、纵深阵地的防御部队,配属和支援作战的装甲兵、航空兵、武装直升机、地面炮兵、高射炮兵、通信兵、工兵、防化学兵以及民兵等各参演军兵种部队,在战斗各阶段各时节的具体任务和行动要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我的协同动作计划,得到军导演组和兰州军区工作组的认可和肯定。当然总导演马军长也指出一些不足,主要是对炮兵的运用,认为在酒嘉这样特殊的宽正面大纵深地域组织坚固阵地防御作战,师组建一个炮兵群不能满足作战要求,应组建两个炮兵分群,南北火力呼应,相互支援配合,对敌有生力量形成有效压制和打击。

初次登场得到肯定,对我是个很大的鼓励,也锻炼了我的胆识和魄力。

演习昼夜连续进行。进入战斗实施阶段后,马军长和周政委活导活演,将各种真假虚实情况提供给师指挥所。师指挥员们则根据演习进展情况,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气概,沉着应对,准确分析判断情况,果断处置,及时组织指挥各参演部队,协同一致地按照目标任务行动。

野战指挥所里,应对各个方向的参谋人员和加强配属部队的指挥员们忙得不可开交,根据作战命令、协同动作计划和首长临机指示,通过有线无线通信工具,指挥所属部队作战行动。最为忙碌的指挥员还是我这个参谋长,要不断接收来自一线的情况报告,做出综合判断,向师长政委提出处置意见建议,并将首长指示及时下达部队执行。

战斗实施阶段的演习开始后,首先出现的情况是从陕西武功带弹临空的轰炸机群,一波接一波地将炸弹准确空投到断山口至黄草营西南山地段。接下来是强击航空兵,空中火力突击沿金塔南山至断山口 50 公里正面的敌坦克集群,歼击航空兵则在作战地区空域掩护我步炮坦作战行动。紧接着的是在我一线阵地前山摇地动的炮兵火力拦阻射击。炮火转移后,依次展开的是,配置在断山口至野马湾后墩一线阵地的 164 团,抗击敌集群坦克第一波次冲击,挫败敌之进攻锐气。

配置在榆树沟南山、药王山、乌龟山核心阵地的 165 团,依托既设阵地和阵前网状阵地,抗击敌集群坦克连续冲击,打敌武装直升机和机降之敌,大量杀伤消耗敌之有生力量。

最后的压轴戏是配置在北大河以南文殊山纵深阵地的 163 团,在装甲部队配合下于文殊山组织反击,围歼突入我纵深阵地之敌,夺取战斗最后胜利。

战斗实施阶段的演习从上午 8 时 30 分开始,到 11 时 50 分结束,持续了 3 个多小时。天上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武装直升机遮天蔽日,地面步兵、装甲兵、炮兵、工兵、防化兵密切协同,炮声隆隆、履带滚滚、马达轰鸣、杀声震天!身临其境的我,全神贯注于指挥一场抗击侵略者的神圣战斗。当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宣告演习圆满结束时,我仍沉浸在紧张的战斗气氛中。

1996年,作者与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震将军合影

兰州军区组织全区团以上部队主要领导,邀请陕、甘、宁、青党、政一把手,总部组织全军院校有关人员观摩演习。兰州军区郑维山司令员、肖华政委陪同张震副总长、总政黄玉昆副主任、总后勤部李元福副部长率领的联合工作组指导和观摩演习。

兰州军区刘光甫副司令员率联合工作组自始至终参与和指导演习。演习层次之高,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参演和观摩人数之多,在 19 军和 55 师历史上前所未有。演习安全顺利,取得圆满成功。

演习结束后,师在嘉峪关举行了阅兵式。总部首长在军区和军首长陪同下,检阅了参演部队和民兵。张震副总长代表三总部工作组发表了重要讲话,祝贺演习圆满成功。赞扬“55 师官兵斗志旺盛,精神饱满。继承和发扬了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演习可以看出你们这支部队能打仗,能打胜仗”。聆听首长褒奖,全师官兵深受鼓舞和鞭策,作为在演习中担任参谋长角色的我,内心感到格外的骄傲和自豪。

“684 演习”当年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反响,苏军将这次演习作为我军对苏防御作战最新动态进行了跟踪研究,我军刊物也发表了大量研究评论“684 演习”的文章。其中,由我执笔撰写的“战争初期战区作战可采取要点式防御”的学术论文,刊登在军事科学院主办的《军事学术杂志》1987 年第 9 期上。《解放军文艺》发表了题为《吼师》的报告文学。

30 多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684 演习”的战斗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待续)

5 阅读:1230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