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下曹刘孙三家在赤壁大战前的情况:
1、刘备:诸葛亮在关键的这一年前来报到
2、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
3、孙权:干掉了把守荆州东大门的黄祖。
曹操初始并没有南下的计划,连年的征战,全军都疲惫不堪(从192年收编青州军开始,战袁术、张绣、陶谦、吕布、袁绍、袁谭兄弟、乌桓,这帮老兵几乎没有休整,再强的人也需要休整)
此外,真要与刘表决战,还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军,曹操在邺县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但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
然而一则消息让曹操改变了主意:刘表去世了。
曹操得知此事后,没有太多准备,立即南下荆州,两点原因;
1、刘备有可能再捡到一个大便宜
2、孙权大有拿下荆州之势
便宜谁都是一个大麻烦,必须要快,去晚了荆州就没啦!
此时刘表的次子刘琮已经继位,次月,曹军前锋就抵达新野,文聘率部投降,日后成长为曹魏的著名将领。
围绕打还是投降荆州分成两派。
荆州豪族都想投降,谁想战呢?只有刘琮。
刘琮十分愤慨:现在我们据有整个荆州,守着先君之业,再观望一阵子难道不行吗?(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
荆州豪族们不理睬他,推出傅巽出面做刘琮的思想工作。
傅巽,字公悌,北地郡人。
傅巽名气也很大,曾被朝廷三公辟召为官,拜尚书郎,长安打乱后,他辗转来到荆州,当了刘表的宾客(看出荆州豪族的排外了嘛,中央来的大人物到荆州连个官都当不上)
傅巽字字诛心:以臣下对抗中央,是叛逆之道;以一州之地去对抗整个中原,难以做到,即使凭借刘备也无法抵挡曹操(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以新造之楚而御国家,其势弗当也;以刘备而敌曹公,又弗当也)
这三项您都不足,却想抵抗朝廷军队,是必定灭亡之道(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兵之锋,必亡之道也)
傅巽知道刘琮还想依靠刘备殊死一搏,于是问他:将军觉得自己与刘备相比如何?!
刘琮:吾不若也。
傅巽趁热打铁:刘备打不过曹操,荆州归曹操,刘备打得过曹操,荆州能归您吗?不要再疑惑 ,赶紧投降最合适!(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原将军勿疑)
傅巽表面是替刘琮着想,背后的潜台词是啥呢?
上面领导随便怎么换,都不影响咱们荆州豪族的利益,投降后只不过换个招牌,凭啥要陪你玩命呢?
结合鲁肃的话咱们好好品味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相同的戏码,很快在江东也会上演。
刘琮没有孙权那样的勇气,最关键的是兵权不在自己手里,无奈派人向曹操递上降表,然后才派宋忠到刘备那里传达(子琮代立,遣使请降。琮令其官属宋忠诣备宣旨)
刘备听了又惊又骇,对宋忠说: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
刘备本来的计划是驻守樊城,与襄阳城互为依托,据险以自守,出兵骚扰曹军后路,坚持数月,曹操后方未必不会生变。即使襄樊二城守不住,还可以退到江陵,逐级抵抗。
刘备没有介入刘表二子之争,就是希望在荆州新主的支持下与曹操决一死战。
始料未及的是,刘琮一仗未打,也没有征求刘备的意见,投降书就递过去了,皇叔此刻杀人的心都有,他忍住极大的怒气,才没有砍宋忠(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
宋忠是东汉末年大儒,“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在荆州,可以看出刘表在爱民养士方面做的是真不错,只是真正面对危机时,又有几人能为刘家出谋划策!
刘备召集大家商议对策,有人建议先攻刘琮,刘备拒绝了(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荆州的水和徐州相比,更深,更摸不着底,刘备要是接管襄阳,凭他这点人马,都不要曹操动手,就会被蔡瑁、张允等人拿下。
刘备不同意抢占襄阳,他决定南下,拒守江陵。
江陵,春秋战国时是楚国的郢都。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
为此兵分两路。一路由刘备亲领,由陆路南下;另一路由关羽统领,率水军沿汉水南。
刘备一直驻扎在新野,这支水军是哪里来的呢?
在这篇,刘表二子相争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他有没有想过将荆州托付给刘备?曾介绍过,刘表希望刘备继续替他儿子挡住曹操,为此,他特意将刘备从新野移屯至襄阳一水之隔的樊城,其用意当在保障荆州的安全。
守樊城,最关键的是保障与襄阳的联系,刘表可能交付了一支水军给刘备,这支水军也成了刘备后来与孙权谈判的重要砝码之一(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曹操进入襄阳接受了刘琮的降书,同时得知刘备的去向,顾不上安抚荆州官员,曹操决定领五千虎豹骑,亲自来追杀刘备。
为啥曹操那么急迫?
1、江陵城防坚固,刘表在荆州苦心经营多年,江陵储存了海量物资。
2、江陵有荆州的水师主力(赤壁大战,曹操的作战主力就是这支荆州水师)
一旦刘备拿下江陵,依托坚固的城防和强大的水师,就可以凭借长江阻击曹操。
必须在刘备进入江陵前追上他!
从许县出发,已经长途行军数日的曹操没有停歇,五十几岁的他亲自领队追击!
正常情况下刘备有充足的时间赶到江陵,问题是沿途加入了太多随之南逃的难民,严重拖慢了行军速度。以至于抵达当阳时,整个队伍已经扩张到十几万人,辎重数千两,行军速度更是降低到一日十余里(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
为什么老百姓要跟着他跑呢?
荆州有不少从徐州南逃的百姓,曹操在徐州的屠城让大家印象太深刻了!详见这篇:曹操二征徐州的背景是什么?
相反,刘备这辈子打了那么多仗,从来没有屠过一次城,昭烈皇帝这个谥号是名副其实的。
但是刘备的部下急了:这一天十几里,马上就要让曹操撵上了!(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注意这句,被甲者少,再回顾下这篇,高顺和陈宫是不是一个阵营,他的陷阵营背后是谁提供的财力支持?加深下对铠甲的重要性。
刘备回了一句穿越时代的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刘备坚持和这十万百姓同进退。
领导亲自给我们殿后!历史上底层士兵和百姓谁有这种待遇!随行百姓自此彻底归心刘备,荆州后来为什么迅速归顺刘备,对战江东屡败屡战的荆州军为什么后来战力爆棚!这就是原因。士为知己者死!皇叔壮哉!!!
曹操带着五千虎豹一日一夜急行三百里终于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关键时刻,长板英雄赵子龙现身!
由于蜀汉最终没统天下,这段历史的具体过程没能留下来,只有短短数字记录:先主为曹公所追於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三国演义里的描述很传神,这段大家可以看看演义。当然也不一定有三国演义里面那么夸张,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对面的可是虎豹骑,皆具重甲,要砍死对方很不容易。但赵云敢孤身回到乱军中抢回主母与少主,绝对配得上刘备后来给他的那句评价: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赵云凭借此战就此封神!
赵云立功后,张飞也发威了!
面对紧追的五千虎豹骑,刘备扔出了最后的底牌进行阻击!
张飞率21人站在桥头阻击,看见曹操大兵来后,吼出了那句名震天下的霸气之句:我乃燕人张益德也!谁敢过来决一死战!!!
然后,这支血战官渡、力斩踏顿的精锐部队就此打住了。
张飞究竟凭啥成功阻击了虎豹骑咱们不得而知,咱们只能再品味一下程昱的评语: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
关羽白马斩颜良,张飞长板退精骑。
如此顶级武将,加上王佐之才,皇叔再坚持下,打过赤壁这场大仗,你多年的努力终将得到厚报!
张飞虽然成功阻击了曹军,但刘备也知道从陆路是无法再去江陵了,他收拾残部,向东寻找汉水上的渡口,到达渡口时正好遇到沿汉水南下的关羽,于是合兵一处,乘船去夏口(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上船前,刘备遇到了一个人:鲁肃。
鲁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回到孙权这边,刘表死后,鲁肃第一时间向孙权建言:荆楚之地与我们江东邻接,顺水而往可达北方,外连江、汉,内隔山陵,有如金城坚固,沃野万里,士民富足,如果占有这块地盘,就是打下了建立帝王之业的基础。如今刘表刚刚去世,两个儿子素来不和,军中的将领也由此分为两派。加之刘备是天下枭雄,与曹操存在矛盾,寄身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敢重用。如果刘备与刘表的儿子们协力同心,上下合力,我们则应该安抚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之间离心离德,我们就应另作打算,以成就自己的大事。(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我请求奉命前往荆州向刘表的儿子们吊唁,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下,共同对付曹操,如不速去荆州,恐怕就会让曹操赶在前面(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鲁肃的这段话充分展现他的大局观,他并没有将建议孙权偷袭荆州,反而劝说应团结众人,合力对抗曹操,原因咱们之前论述过多次:
鲁肃自柴桑沿江而来,路上不断接到消息,到了夏口,得知曹操已经南下,进入南郡后,听说刘琮投降,刘备正在往南跑(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
鲁肃精确计算刘备的逃亡路线后,终于在长坂坡见到了刘备(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
见面后,鲁肃直截了当地问:刘豫州下一步想往哪里去?
刘备说:我准备投苍梧太守吴巨。吴巨是刘表的旧部,刘备在襄阳待了几年,有可能认识他并和他有一定交情。
鲁肃对此不以为然:孙将军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东英豪都归附他,目前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成就大事。现在为君计议,不如派心腹之人出使江东,共创大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
备甚欢悦。
刘备怎么会去交州?他无非试探江东的口风而已。
现在鲁肃表明了孙权的立场,那就有了联手的可能,刘备派诸葛亮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两人自此相识,并成为终其一生的好友,路上鲁肃还告诉诸葛亮他兄弟诸葛瑾的情况(遂到夏口,遣亮使权,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
孙刘即将联手,曹操那边情况如何呢?
当阳击溃刘备后,曹操并没有继续追击刘备,他的主要目标是江陵的水军和物资,于是继续南下,前去占领江陵。
江陵守将蔡瑁、张允在接到刘琮投降的命令后,没有进行任何抵抗,献出了这座荆州重镇。
随后曹操开始了表彰大会,封荆州的15位士人为侯爵,用来收买当地豪族。水军仍由蔡瑁、张允统率,一来表达对荆州降将的信任,二来曹操手下熟悉水军的将领还真不多(这支水师十分强大,舰船数千艘,人数达三万人)
最后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置刘琮。
虽然荆州豪族集体采取不抵抗策略,但刘表毕竟统治荆州时间达18年之久,刘家在荆州有相当的影响力,尤其军队中还有不少簇拥者。
曹操率领虎豹骑追击刘备时,刘琮手下有个叫王威的人看到曹操轻军冒进,秘密建议说:曹操认为将军已经投降,刘备逃走,必然松懈无备,现在又轻行单进,如果以奇兵数千,在险要处埋伏,定可将曹操擒获。那样以来将威震天下,中原可传檄而定。这是难遇之机,切不可失去呀!
如果刘琮放手一搏,曹操将再次上演宛城之败!
只是官二代刘琮缺乏张绣那样的勇气,没有执行这个大胆的计划。但是荆州难免什么时候冒出来个王威那样的人,拉刘琮做大旗叛乱,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刘琮从荆州弄走,于是曹操以献帝的名义改任刘琮为谏议大夫,将其送往许县。
就在曹操摘取荆州果实的同时,孙刘间的第一次会面开始了。
诸葛亮和鲁肃来到柴桑后见到了孙权。
《三国演义》对这段历史花了大笔墨描写,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舌战群儒,但以当时刘备的实力以及诸葛亮的地位,还没到出动江东群雄的地步,外交这东西永远是需要实力背书的。
看看丞相是如何游说孙权的: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讬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孙权反问:刘备为何不降。诸葛亮等的就是这句话: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刘备有气节,难道江东之主就弱了?
孙权大怒,誓言决不向曹操投降(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吾计决矣!)
但孙权很快就说出了他的担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诸葛亮为孙权精算了双方的实力对比:
1、刘备这里还有近万人,刘琦的江夏军亦不下万!(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2、曹军已是强弩之末(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3、曹军不习水战(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4、水军用的都是荆州的投降兵,忠诚度存疑(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随后诸葛亮给出了结论: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
丞相的分析水平很高,他知道在曹操强大的兵力优势下,无论换谁心都会慌!但在繁杂的信息中,丞相精准的发现了两军决胜的关键点:水军!
用江东、荆州擅长的水战去攻打刚归附曹操的荆州水军,曹军必败,三足鼎立之势可成!
就在双方洽谈孙、刘结盟的具体事宜时,江陵的曹操也在考虑着下一步的行动。
摆在曹操面前有两个选项:
1、一鼓作气,解决掉江夏郡的刘备和刘琦,然后沿江东下,攻打孙权;
2、暂作休整,待明年春天再开战事。
大部分人都主张抓紧时间打,毕竟荆州得来太轻松了,贾诩提出反对:打败袁氏,收服荆州,明公的威名远著,以楚地之富饶,安抚百姓,不用兴师动众江东自会臣服(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因为曹操后来大败,验证了贾诩的谋略之高。但这能说明曹操的选择就一定错了嘛?
咱们后面还会写汉中之战,曹操拿下张鲁,平定汉中后,蜀中的反应是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
如果曹操一鼓作气南下,刘备就要准备打成都保卫战了!
孙权那边也是人心惶惶,如果不是有周瑜鲁肃,江东真的会不战而下,和荆州一样主动投降,只能说此时的形势对曹操来说太有利了。
曹操拒绝了贾诩的劝谏,沿江而下,目标直指夏口,为了吓阻孙权,曹操还写了一封信: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江东方面收到封后,迅速分成了两派。
压倒性的是投降派(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向震失色)
原因和荆州一样,换了领导,大家日子照过不误,凭啥陪你去和曹操玩命呢?
更令孙权惊惧的是,投降派的代表就是文官系统的一把手,托孤大佬、帮他稳定江东的柱石:张昭。
张昭给出的理由是: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拮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
1、挟持天子以征讨四方,在名义上江东已经输了;
2、抵御北境的长江天险现在也没有了;
3、曹操还拥有了庞大的荆州水军,和江东不相上下。
还是投降了吧(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大臣们都附议张昭,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孙权终于体会到了刘琮的心境,太TM难了,举座都是投降的,这还怎么打!
幸运的是,他还有鲁肃!(鹰派的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军)
孙权上厕所时,鲁肃跟了过去,鲁肃说道:曹操那边能不能投降,要看谁。比如我鲁肃是可以投降的,我投降后,做个太守州牧问题不大。但您呢?您认为您的结局会是什么呢?你真的认为自己能善终吗?(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孙权叹息道:刚才大家说的,很令我失望,只有你的想法和我一样!
这次会议也是一块炼金石,照出了众人的忠心程度,孙权称帝后设立了丞相一职,大家都认为非张昭莫属,孙权不同意,任命了名气小得多的孙邵。孙邵死了,孙权又任命了顾雍。对外虽然还是尊崇着张昭,但不会再信任他了。
鲁肃劝孙权招回领军在外的周瑜。
周瑜回来后,孙权在这个铁杆鹰派的坐镇下又开了一次会。
会上周瑜尽显中流砥柱风采:
首先驳斥主和派的投降理由说: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但实际上是汉朝的贼臣。将军应当模行天下,为汉朝清除邪恶的贼臣。何况曹操自己前来送死,怎么可以去迎降?(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接着周瑜分析两军交战的胜败关键,指出曹操的四个弱点:
1、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还驻兵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2、曹操舍弃鞍马,改用船舰,与生长在水乡的江东人来决一胜负(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3、现在正是严寒,战马缺乏草料,最强的兵种骑兵发挥不了多大的战斗力(又今盛寒,马无藁草)
4、曹军长期征战,早已疲惫不堪(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对众人恐惧的80万大军,周瑜也做了详细分析: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英雄所见略同。
周瑜和丞相一样,都看出了两军决胜的关键点:水军!用江东、荆州擅长的水战去攻打刚归附曹操的荆州水军,即便曹军兵力占优,但不足为惧!
豪迈的周瑜向孙权提出请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敢于夸口生擒曹操的,周瑜还是第一人。
孙权紧接着正式表态:老贼打算废汉自立很久啦!害怕的不过袁绍、袁术、吕布、刘表还有我孙权!现在都没了,就剩下我了,我和这老贼势不两立!”
随后拔出刀来,砍断案角怒吼:谁再说降曹,我就拿他当这桌子砍!
孙权和周瑜的表态代表着江东对曹操正式宣战。
孙权还留了一手,周瑜要精兵5万,孙权只给了3万人,为啥呢?
周围都是投降派,尤其是二把手张昭态度暧昧,不得不防啊!
曹操兖州全境叛乱的例子令人不得不警醒。
江东这次出征的阵容也很有意思,周瑜为左都督,老将军程普为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
咱们仔细琢磨下。
周瑜;孙策的把兄弟,程普;孙坚的老部下,鲁肃,孙权自己的心腹,三人互相牵制,兵权不会被一人独掌。怎么样,年纪轻轻就会玩弄权术了,曹操后来有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就是对孙权最高的评价。
十月,周瑜逆江而上,与刘备在樊口(鄂州)顺利会师。
皇叔最关心的是周瑜带了多少人,听说江东只出兵三万后,感觉有些失望。周瑜则自信的回答: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
刘备毕竟是北方人,从没打过水战。反观周瑜经历与荆州的多场水战后,手下又有最精锐的江东水师,这才是他豪言壮语的依据。
江东正式出兵后,江陵的曹军也动了。
从江陵出发到夏口有两条水路:长江、夏水。
看上图,长江流至江陵后先往南,绕了一个大圈再往东去,在这个半圆形的圈子里,是著名的洪泽湖区,在古代,这一片湖区就是赫赫有名的云梦泽,北到大洪山区,南界长江,东西400公里以上,南北超过250公里,面积是如今洪泽湖区的数倍。
走夏水穿越云梦泽是可以直达夏口,但有个前提就是只能在夏季用兵,云梦泽河网密布、湖泊纵横,但相比浩瀚的长江,冬季的夏水并不适合大规模水师的用兵。
曹操为了争取速胜,决定沿着长江东下,同时令襄阳的陆军主力同时南下,两军计划在夏口汇合。
曹操这一路包括曹纯统领的虎豹骑以及荆州的水军,大体上有8万人,各式战船数千艘。
北线的陆军包括于禁、张辽、张郃、乐进、路招、朱灵、冯楷等部,将近10万人,这几人资历、战功都大致相当,让谁指挥大家都不会服气(诸将任气,多共不协)。曹操考虑再三,派出善于做沟通协调的赵俨去做监军(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曹家的另一大将曹仁驻扎江陵,除了震慑荆州的异己分子,同时担负监视上游刘璋的任务。
顺江而下的曹军和朔江而上的孙刘军在赤壁撞上了!
以前看三国演义,一直以为双方是在赤壁对峙,其实最终决战发生的地点是乌林,也就是曹军的驻扎之地,所谓“火烧赤壁”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火烧乌林”。
而赤壁应该是孙刘联军与曹操最初遭遇的地点,赤壁从字面理解是指一块红色崖壁,在长江中下游沿岸这种崖壁被称之为“矶”,比如以牛渚矶为代表的“长江三矶”。
双方相遇后,孙刘联军首战获胜,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1、孙权的三次西征已经打崩了荆州水师的锐气。
2、荆州水军新附,尚未完全归心。
3、曹操首次统帅水军,对于如何指挥水师作战完全懵逼。
首战失利后,双方各自退往南北两岸屯守,那么孙刘联军的驻地究竟在哪呢?
乌林东南约5公里处陆口,陆口位于赤壁市陆水湖出长江口,历史上是兵家重地,尤其以三国时期为最。
江东的多位名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潘璋、吕岱前后在此屯兵驻守。
两军开始隔江对峙。
真正的赤壁之战很快就要打响了(后世所称的赤壁之战其实应该分为两场战斗,赤壁遭遇战、火烧乌林。当然这两场战役无论在时间和地点上都很近,将之统称为赤壁之战并无不可)
现下的赤壁战场,有如八年前的官渡战场,只是强弱的双方做了一个转换。
拥有北境加上新得的荆州,曹操的实力自然不是一个江东可以匹敌的,时间拖得越久,对孙刘联军救越不利。
周瑜自然也知道江东士族的想法,他担心孙权在后方不能控制住局面,此外曹操的陆军主力还在向夏口逼近,现在联军都集结在乌林,夏口的守军并不多,一旦夏口被拿下,联军将彻底被曹军包围。
为求速战,周瑜筹划了多种策略,最终采取黄盖的火攻方案(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为啥用火攻呢?因为曹军水师有一个弱点,为了让不习水性的北军能适应长江,曹操下令将船只用船锁连环为营,如此军士在船上也能行走如平地,晕船的问题大大好转。但整个舰队也丧失了灵活性,一旦遭遇突袭,不能做到及时分散。
但用火攻还有两个难点:曹军舰队必须让你近距离扔火把,其次要加速火势,需要借助大风。
第一个难题,黄盖准备用诈降计来解决。
黄盖写信给曹操,表示自己虽然深受孙氏厚恩,但纵观天下大势,江东弹丸之地无法对抗朝廷大军,早早归顺才是正途,这个道理整个江东人士都明白,只有周瑜、鲁肃还在顽抗。
曹操也知晓了江东的内部纷争,正如官渡之战时的袁绍,曹操已经收到了不少江东请降的信件,在这种情况下,黄盖临阵变节并不意外。
不过曹操仍然亲自进行了严格盘问,好在黄盖派来的使者素质过硬,成功过关。
曹操中计后,周瑜着手准备决战之事,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曹操的大军十月占领江陵,赤壁对峙时已经到了冬季,盛行的是西北季风,东南季风还要等几个月天暖了才会来。
作为官渡之战的亲历者,曹操太清楚火攻的威力了,曹操当初之所以把船都连上,就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冬天是刮不了东南风的!没有合适的风向,大火只会烧到施火的那一方。但是经历三征黄祖的江东军对当地气候了如指掌,这个季节,这个地点是有一定可能会刮东南大风得!
不久,周瑜终于等来了最关键的东风。
他下令黄盖迅速出击,充当火船的是数十艘蒙冲大船,每艘船都堆满了干草、干柴,并浸灌油脂,用赤色的幔布盖着,前面插上旌旗龙蟠。
到江中心时黄盖下令升起帆,手持火把让大家齐声大喊:投降了!投降了!
曹营中见几十艘蒙冲斗舰向自己营中驶来,并不怀疑有它,因为之前与黄盖有约定,扔出船上的旌旗龙蟠标记后,曹军将士反而争先恐后的出来观看(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
距离曹军大营还剩两里时,黄盖下令将大船点燃,数十艘燃烧船借助风势迅速冲向曹军水寨。
曹操那边再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几十艘火船撞入曹军水军营寨,很快引发了连片的火情,在东南风的助力下,又延烧至岸上的连营(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曹军被大火烧乱了阵脚,烧死落水者不计其数(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最大的功臣黄盖在江中不幸被流矢所中,堕下水里,被救起时,附近将士居然认不出是黄盖,将他安置在厕床中。黄盖只得大呼老兄弟韩当的名字,韩当这才发现是黄盖(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
放火成功后,周瑜下令总攻击,刘备也亲率部队登岸向乌林的曹军进攻,指挥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四处出击截杀曹军(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
皇叔此时激动啊,苍天啊,大地啊,你曹操还有被我刘备追击的一天啊。
刚归附曹操的荆州军本就人心不稳,开始了大逃亡,带动整个曹军全面溃退(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慌乱间,曹操不敢去找北路军,对他来说现在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曹仁镇守的江陵。
问题是水师已经全部被烧毁,从江上撤退已经不可能了,曹操只得选择从云梦泽中突围,他走的这条路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华容道。
华容道顾名思义,就是前往华容县的道路。
华容县在哪呢?
位于现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春秋时期,楚灵王曾在此筑离宫“章华台”,并留下“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华容道仅是一条在枯水期勉强可以通行的小路,路况相当差,附近到处是河湖、沼泽湿地,泥泞不堪。
曹军又要开始一段堪比北征乌桓的行军,他们不但要穿越茫无边际的云梦泽,还要应付孙刘联军的追杀。
为了加快速度,曹操下令让士兵背着草,遇到有水的地方填上草,让骑兵先勉强通过。其间大家争先恐后,人马相撞,老弱病残的士兵被战马纷纷踩踏。
就这样,曹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走出了云梦泽。
整个赤壁之战,以曹操狼狈逃回江陵结束(曹军的北路军之后的行动史书上没有记载,可能在得知曹操大败后,主动向襄阳方向退兵)
此战对曹操来说的确是大败,但并不是惨败,南路军的主力都是投降的荆州军,曹操的北军损失并不多,这从后面曹仁在江陵硬扛了孙刘联军一年多可以佐证。
但是对于刘备和孙权来说,赤壁之战的胜利太重要了!
江东的孙权彻底奠定了自己南方一哥的地位,自此江东归心,当地豪族不敢再有异心,终曹魏一朝,北境都没能打过长江。
对于刘备则是信心之战,孙刘联军打破了曹军十多年来不可战胜的神话(灭吕布、败袁绍、征乌桓,曹操已经十多年没有尝到败绩),从此他不再害怕曹操这个大敌,即使没有孙权助力,在汉中,他也敢豁出去和曹操对打!
你这三国志夹杂演义,好嗨啊。刘备的水军是关羽从江夏带来的刘琦的兵马,好好看看书吧。
赞,图文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