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在欧洲刚结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库尔斯克会战。而苏德双方的指挥官更是当时在双方都处于战争巅峰之人。
这两人便是被国内二战迷们不断讨论的朱可夫与曼施坦因。
前者在战争危急的时候被称为“斯大林的救火队长”,后者更是在战争初期为德国争霸欧陆立下汗马功劳。
从默默无闻到迅速崛起,再到突然陨落,为何两人的热度在战后的70年仍然热度不减?
那么二人在战场上谁更胜一筹?
曼施坦因
截然不同的出身1887年,在柏林的一处古老的普鲁士庄园中莱温斯基上校与他的妻子诞下了一名男婴,这是他们的第十个孩子,和当时德国正常的军人家庭一样,这名男婴日后也会追随他们的家族传统,进入军队服役,此人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曼施坦因。
1896年的俄国,一名东正教鞋匠的家庭中也诞生了一位男婴,这边是后来的朱可夫,不过此时的他仍然只是一名地位低下的鞋匠儿子。
身为贵族出身的曼施坦因,此时还姓莱温斯基,在他受洗时,他被过继给了他的叔叔,曼施坦因家族,所以从此他变改姓了曼施坦因,莱温斯基家族与曼施坦因家族都是显赫的家族,祖上有16位普鲁士和俄罗斯的将军。可见曼施坦因出身的显赫。
19世纪末,曼施坦因顺利的考入了军校,1905年走入婚姻的殿堂、在1906年就担任了皇家陆军近卫团的少尉,并于次年升任中尉,于1913年在柏林战争学院深造。
朱可夫
相比之下的朱可夫就显得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在1914年前,他一直作为一位鞋匠的儿子生活,由于当时俄国的内部问题,他的文化水平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以至于被后人评价为大老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也是两人命运交织的开始。曼施坦因以第2近卫预备团的中尉首次参加了战争,并于1915年晋升为了上尉,之后更是快速的晋升,1915年不仅担任了师级参谋,更是被连续的在多条战线上调遣。
而朱可夫也因为俄国在1914年的总动员,以骑兵的身份加入了战争,至此开始了自己的战争生涯,在此期间他战功卓著,融合了两枚勋章。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后,他也在红军中继续服役,内战爆发后,他在当时苏俄红军著名统帅伏龙芝的指挥下战斗,并于1919年朱可夫加入了苏联共产党。
对于他们来说,一战只不过是他们初出茅庐训练营,在两人真正的交锋之前,还有二人还有很短事情要遭遇。
青年时期的曼施坦因
片刻的休息1920年,德国和俄国都进入了混乱时期,战败后的德国也面临军事限制,索性曼施坦因并不是被淘汰的那位,他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继续作为军官留任,从1921年开始,曼施坦因从上尉,到1931年晋升到了中校,有趣的是当时的德国总统兼战的战争英雄兴登堡元帅是曼施坦因的舅舅。
而1920年,朱可夫被派到学习骑兵,随后被保送莫斯科深造,顺利的从一名士兵,转职为了一名军官。内战期间,作为排长参与了与白军的战争,为此他得到了一枚红旗勋章。由于朱可夫的成绩,他所在的团很快就被选中改组为坦克部队。
朱可夫随后也获得了再次深造自己的机会。在列宁格勒深造期间,他结识了日后与自己一同作战的伙伴,这些人在未来也是苏联与德国对抗的主力。在斯大林初期,朱可夫成功躲过了当时的政治风波。随即被任命为驻西班牙军事顾问,指导西班牙内战中无产阶级革命。
在希特勒就任帝国总后理,开启了12年的统治时期。1933年曼施坦因晋升为了上校,并于1934年担任了国防军第二参谋长,1935年被提拔为了作战部部长,1936年更是被当时德军的代表人物之一贝克将军所选中,担任自己的副手与继承人。
1938年,德国军队内部发生了人事变动,曼施坦因被调任第18步兵师师长,参与了苏台德危机。
而二人所不知的是1939年,将是改变两人的一年。
战争岁月1939年,日军在我国东北对邻国蒙古与苏联发起了挑衅与骚扰,这导致苏联的东部地区一直处于极其不安全的状态,为了解决日军的威胁,朱可夫被征召入莫斯科,随即被任命为原地第1集团军司令,负责远东安全。朱可夫到任后,迅速整顿军备,整顿纪律,在短时间内就制定了作战计划,以至于后来日军发动诺门坎会战时,苏军有所防备,最终在朱可夫的指挥下,日军放弃了北上的念头,稳定了苏联远东的安全,为此朱可夫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
与此同时,欧洲也爆发了战争,以德国突然对波兰从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曼施坦因以南方集团军群总参谋长参加了波兰战争。让德国震惊的是,法国与英国以保护波兰主权独立为由,对德国宣战。
1940年德国为了解决法国战争,德军高层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与法国的战争中失败,所以德军认为对法战争是错误的。
曼施坦因计划图,德国从三处对比利时的联军进行合围
而这时,曼施坦因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即通过坦克等快速部队,从英法与德法边境的马奇诺要塞中间的阿登森林迅速穿插,以完成包围联军的目标。
由于当时英法联军的作战计划是,逼德国借道比利时,从而在比利时拖住德军,以消耗战计划德国。而阿登森林,当时英法认为,这里地势狭窄,路况崎岖,不可能有人会选择从这里进攻。
在希特勒等人的极力支持下,德国以曼施坦因的计划为基础,对英法打了个措手不及,英法联军高傲的进入比利时,在以为自己胜利已定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后方被德军包围。百万军队向着海边溃逃。德军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统治了整个西欧大陆。
朱可夫与曼施坦因二人就此成为了这个时期最知名的将军,很快二人的交锋开始了。
朱可夫元帅
崛起1941年,德国对苏联全境发起了袭击,500万人,近万辆坦克,几千架战机,无数的火炮砸向了苏联,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德军就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土地,苏联的灭亡看似已成定局。而此时一方面德军的铁蹄即将攻克基辅,另一方面列宁格勒与莫斯科也处于战争的一线,而此时斯大林坚持要求不放弃基辅,命令基辅守军不能后退一步,这一命令被朱可夫严厉抵制,朱可夫认为,坚守基辅不如保存实力,以空间换时间。但是在斯大林的严厉要求下,朱可夫的意见被拒绝采纳,朱可夫也被解除了职务,最终基辅的大量苏联军队被全部歼灭。此时的斯大林才意识到朱可夫的能力。随即把他重新调回原职。
曼施坦因则因为上级的意外阵亡,从而担任了第11集团军司令,负责克里米亚的战争,随后在克里米亚大显身手,肃清了当地的苏联军队,由于战功的卓著,被晋升为了“陆军元帅”。
随后他与他的部队被调往了北部参加列宁格勒的战斗。
曼施坦因与希特勒在作战会议中
而与此同时回归原职的朱可夫也立即被投入了中路的斯模棱斯克战斗。并在战斗中为苏军争取到了防御的时间。
在战斗结束后,斯大林问道朱可夫“你有何打算?”
朱可夫以坚毅的声音回答道“重返前线。”
随即朱可夫被任命负责组织列宁格勒防御,朱可夫抵达列宁格勒的时候,投降气息浓郁,北部的芬兰已经与德国基本完成了列宁格勒的合围,虽然还有一部分地区被苏军控制,但是整个列宁格勒都认为,战争失败是时间问题。朱可夫随即对军官与军事计划做了巨大的调整,并发布了:
“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永远不要考虑列宁格勒失守怎么办,列宁格勒不能失守”
正是朱可夫,才能为这座城市日后3年的围城战打下了基础。
但是,战局的紧急并无法让朱可夫休息,德军在1941年低,发起了对莫斯科的全面进攻,代号“台风”。朱可夫被紧急调回莫斯科,在朱可夫的评估下,他对莫斯科的防御做出了悲观的结论。
莫斯科之战中前进德军坦克
“德军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已经畅通无阻。”
在朱可夫的极限操作与最大范围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的情况下,苏军成功的把德军阻拦在了莫斯科城外,加之苏联已经转入严寒,德军没有准备充足的过冬准备,由于之前朱可夫在远东确保了日军与苏联的互不侵犯,位于远东的部队可以被调回莫斯科作战,最终德国不得不放弃进攻莫斯科。
1942年,莫斯科战役结束,苏联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但是战争的主动权仍然在德军的手中,德国方面为了阻止苏联位于高加索的石油供应,发动了蓝色行动,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迅速的攻克了乌克兰东部地区,一路抵达斯大林格勒,随后开始了斯大林格勒的围城战。
德国入侵苏联的形势图
由于朱可夫在1941年的表现,朱可夫被调遣斯大林格勒,负责组织反击工作,最终朱可夫发动了天王星行动,对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开始了合围作战,就这这个时候,负责组织营救第六集团军的人正是曼施坦因,他本人率领顿河集团军群成功的拖住了朱可夫的部队的合围脚步,但是由于保卢斯元帅的犹豫不决,以及德军内部要求禁止撤退的命令,曼施坦因不得不放弃对第六集团军的营救行动,朱可夫与曼施坦因的第一次交锋结束。
1943年 苏军开始在乌克兰方向不断的反攻,德军与苏联也反复的拉扯,最终库尔斯克会战(城堡行动)爆发,双方的指挥便是,朱可夫与曼施坦因,这是他们两人的第一次面对面对战。
王牌对王牌“城堡”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坦克战之一,即使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坦克战。”
城堡行动也就是库尔斯克会战,双方交战兵力高达400万人,近千辆坦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的新式武器,虎式坦克,黑豹坦克与费迪南歼击车悉数登场,双方都在前线铺设大量的地雷,挖掘了不知多少的壕沟。双方都紧张的等待着,整个前线都死一般的寂静,最终以苏军得知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以先发制人的炮击,拉开了库尔斯克会战,曼施坦因与朱可夫不分昼夜的指挥着前线的战争。
库尔斯克战役双方形势图,左侧为德军右侧为苏军
最终以德军兵力危急,战局不利,盟军又登陆了意大利,促使意大利投降,德国不得不放弃库尔斯克的作战,最终曼施坦因遗憾离场。在日后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他将战争的失败归结于希特勒等人的干涉。
库尔斯克会战后,双方就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正面对决,曼施坦因在1944年的第聂伯河右岸战役后与德国高层爆发了矛盾,便被勒令“休假”。再也没有指挥过前线的作战,但是1944年720刺杀案调查时,曼施坦因曾以“帝国元帅不会背叛他的元首”,表现了自己忠诚,从而躲过了风波,战后也以北约的军事顾问而安享晚年。
而相比之下,朱可夫则继续担任着苏军作战的主力,1944年开始了波兰攻势,1945年与科涅夫一起开始了对柏林的总攻,并率先进入柏林。
战争后期的朱可夫位极人臣,但是朱可夫糟糕的情商和政治嗅觉,导致他在官场的失败,在苏军大合照时,他坐在了斯大林的位置上让斯大林不满,在作战会议中也多次让斯大林面色难堪,随后1945年德国投降时,他代表苏联接受德国投降,并在胜利日阅兵中骑着白马检阅苏军部队。战争结束后,朱可夫也保持着高傲的姿态,斯大林死亡的时候,错误的站队,被赫鲁晓夫发配边疆,最终被踢出了政治核心。
红场的朱可夫像,是他在胜利日阅兵时的样子
两人出身可谓是天差地别,但是都因为时局的变化,从而交织在了一起,可谓是时势造英雄。但是二人迅速的陨落也令人唏嘘,如果说谁在军事上更胜一筹也很难做出相对公平服众的的结论来。朱可夫作为拯救了苏联存亡,并领导苏军打赢了战争的人之一,可以说是苏联军事史上不可不说的人才。而曼施坦因也以惊人的能力,帮助德国打赢了多场战争,但是德国是失败是注定的。
正是双方很难做出公平的结论,所以在战争结束的70年后,如今仍然是热门的话题。
晚年的曼施坦因右侧戴眼镜者